声音沙哑发不出话恐「声带长茧」!专家教「1招」免开刀:重新练习说话
声音沙哑发不出话恐「声带长茧」!专家教「1招」免开刀:重新练习说话
因工作需求长时间大声说话,小心职业伤害造成声带长茧“失声”。35岁萧小姐是一位幼儿园老师,说话时间长,声音常沙哑,严重时甚至发不出声音,经过检查确诊声带长茧,她接受嗓音复健后,并慢慢调整为“前置共鸣”的说话方式,1个月后渐能恢复正常发音。语言治疗师提醒,日常可从4招来保养声带。
萧小姐当幼儿园老师已经7年,讲述故事、陪伴孩童唱跳、户外游戏都是她的生活日常,班上总是充满热情,要维持活力和管理小朋友,一整天下来,需要不停地讲话,有时又必须提高音量压过孩子的吵闹声。
但2个多月前开始,萧小姐的声音每况愈下,下班时,常常声音沙哑,甚至发不出声音,也常会感受到喉咙非常疼痛,即使服用八仙果、胖大海,喉糖、枇杷膏,没有太大的改善。就医确诊为声带长茧,医师建议她进行显微手术移除声带茧或进行复健,她选择复健,被转介到语言治疗师复健。
长时间大声音说话恐声带长茧
卫福部彰化医院语言治疗师颜婧縈表示,声带长茧主要的症狀为声音沙哑,且说话吃力,发声困难,讲话时间越久,嗓音就越疲勞。她提醒,要从日常生活保护声带,特别是长期需要大声说话、喊叫的人,如老师、摊贩等职业,应注意声带保养,避免过度用声造成伤害。
顏婧縈说明,在医疗上可以手术或服类固醇改善,但在临床上,即使手术移除声带茧,若说话发声方式还没改变,很多病人还是复发。比如,就有市场摊贩动完手术不到1年就复发,因为他的生活就是靠著嘶吼声聚人气,让声带过度疲累。
声带复健2方法练习正确说话
颜婧縈强调,嗓音复健首先要放鬆肩颈肌肉,以减轻喉部压力,还可进行吹水运动来放松声带,减轻声带的伤害。再来要进一步改善发声方式,她说:“一般人说话常会喉咙用力,这是一种费力的共鸣方式,如果改為前置共鸣,也就是共鸣位置在前腔的口腔,这样就可以较不伤声带,发声也較有效率。”
颜婧縈指出,训练前置共鸣的发声方式,可以先将手放在鼻腔上,并发出“ㄇ”的声音,感受鼻腔震動,接著发出ㄇ開头的语词,并慢慢延伸到其他没有“ㄇ”音的语词、句子,当习惯后,就能让前置共鸣成为一种自然而然的发声方式。
语言治疗师颜婧縈表示,可先利用鼻腔震動,确认前置共鸣的正确位置。(左图)平常也要多补充水分,才能保护声带外层粘膜。(图片提供:彰化医院)
日常4妙招保养声带
颜婧縈提醒,声带长茧常发生在特定职业的人,诸如老师、摊贩、业务员、导游等,除了复健及调整为前置共振的说话方式之外,日常生活中也可透过4招来减少对声带的伤害,包括:
- 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以免刺激声带
- 适时补充水分,保护声带外层黏膜
- 不要大声吼叫,才能降地颈部肌肉及喉部剧烈牵动
- 透过运动等方式提升肺活量,因为气流不足,说话就容易压喉咙伤声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