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人生是旷野,不是轨道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人生是旷野,不是轨道

引用
1
来源
1.
http://www.womenofchina.com/jiatin/2024/0812/15105.html

最近,“阿勒泰”的风也吹进了家庭教育圈。一部《我的阿勒泰》,不仅展现了治愈系美景,同时也治愈了很多人的教育焦虑。这个暑假,有多少人把出游目的地选在了新疆阿勒泰?电视剧《我的阿勒泰》热播,让阿勒泰成了今夏最热旅游目的地。在一趟亲子旅行或者“身不能至心向往之”中也让我们对家庭教育进行反思。领略到新疆的广袤,就能领会到心灵的广阔,原来人生是旷野,不是轨道。让孩子拥有自己的“阿勒泰”,有往任何方向走的自由,也有任何时间出发的勇气。

教育观察

@ 甜辛:这碗草原“鸡汤”滋养了我

《我的阿勒泰》开播时,正是读初三的女儿决定放弃中考不再上学的时候,我眼前一片灰暗。被诊断为抑郁症的她已经努力了很久,但还是败下阵来。此时播出的这部剧就像专门为我而来,剧中母女温馨而真实的瞬间感染了我:一起经营小卖部,一起在草原上漫步,一起围坐在篝火旁,分享着彼此的心事……正是这种亲密而放松的关系让女主角重获事业和爱情。我因此受到启发,当孩子在外面“混”不下去时,父母是可以“投奔”的最亲密的关系,虽然我家没有草原,但要像草原一样有足够的包容度,这样孩子才能获得心灵的力量,或许就能寻回失去的一切。

@ 恩妈:和孩子一起做大自然的孩子

《我的阿勒泰》最引起我共鸣的是母女二人的关系,不是管教与被管教的关系,不像母女,也不像朋友,而是都像大自然的孩子。养育孩子的过程是我们重新审视自己、养育自己、修整自己的绝佳机会。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我家老二是女孩,或者是我在养育老大的过程中觉醒了,我会经常和孩子一起做“没用”的事,出门捡石子、户外找虫子、下雨天踩水坑、挖泥巴、收集各种各样的叶子,不定义她的成长,而是与孩子一起体验,一起感受,一起成长,在自由中共同迎接每一个晴雨,在一起探究世界中让孩子学会自信、强大和善良,用心去感受这个世界。

@ 萤火夏:“无为”育儿有更多可能性

曾有一段时间,我陷入焦虑中,现在想来背后的根源是对未来的焦虑,担心孩子现在若不努力拼命,未来会不如别人。也会以担心为名,想让孩子按照我的完美规划一步步发展。张凤侠在有意或无意中展现了最省力的境界——无为。她给女儿自由探索人生的机会,没有强烈的控制欲,无论女儿想去做什么,她都接纳和支持,她相信,理想的人生就是在跌跌撞撞的摸索成长中向孩子张开双臂的。正如剧中第一集那位作家给李文秀提的建议:去爱,去生活,去受伤。李文秀最终成功实现愿望,成为作家,这离不开妈妈张凤侠一路看似“无为”的帮助与支持。

“侠妈”式教育,给孩子一个“阿勒泰”

二刷《我的阿勒泰》,第一次看风光与爱情,第二次主要跟着张凤侠学教育。虎妈、猫妈、兔妈……当妈的这些年历经了很多“流派”,这一次我将其总结为“侠妈”式教育。李娟原作中妈妈的名字是“霞”,剧中改成了“侠”,可能是以此呼应一个强悍的不被生活打倒的女性形象。在我看来,母亲对待孩子也应该有一些洒脱松弛的侠气。

不管是剧中的主角李文秀,还是作家李娟个人的成长经历,都是一个很好的教育样本,打破我们固有的一些认知,让我们在家庭教育的方寸之间里豁然开朗。

安全感来自“你可以没有用”

剧中张凤侠最出圈的一句话是当女儿失业回到家,帮母亲成功追回一笔小卖部的欠款后说:“我还是有用的,对不对?”张凤侠说:“啥叫有用?生你下来是为了让你服务别人的?你看看这个草原上的树啊草啊,有人吃有人用,便叫有用。要是没有人用,它就这么待在草原上也很好嘛,自由自在的。”

我不知道这句话戳中了多少人的心窝,或者治好了多少人的精神内耗,有多少父母能对孩子说“你可以没有用”。这场“有用”与“无用”的价值探讨,不是说我们就是要当没用的人,而是每个人都有自己存在的意义,不必局限于外界的标准。为什么我们总是处于不断的焦虑和迷茫之中?那是因为我们总是急于证明自己的价值,急于成为“有用”的人,但什么是“有用”,则来自外界的评价。

最近有一种流行的说法,为什么有些父母对孩子要求比较宽容,因为 他们有实力给孩子托底。但不是说你有多少财产就可以给孩子托底,财富自由的家庭孩子出问题的比例并不比普通人家低。“你可以不满足别人的有用”,能说出这种话的父母就是给孩子最大的托底。

松弛感来自“允许一切发生”

全网沸沸扬扬点赞张风侠的松弛感教育:人生大多时候都是拼心态,教育孩子也是。文秀在集市上把奶奶弄丢了,张凤侠说:“弄丢就弄丢嘛,又不是没丢过,捡回来不就得了。”半夜突然床塌了,文秀惊慌失措地喊妈妈。而张凤侠眼睛都没睁,“床塌了,又不是天塌了,还能影响我睡觉?”

很多人把松弛感等同于不在乎,所以就容易流于表面,表现出对什么 都无所谓的样子。其实,松弛感的内在支撑是积极和乐观,是确定未来一定会更好。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正是高考中考出成绩的时候,面对分数的松弛感来自对成绩的正确认知,就是认为没有任何一次考试能够决定孩子的一生。

现在把国内散文奖几乎拿了个大满贯的李娟,上学时候好像一直没“对”过,没有因寒门而特别拼搏,却因寒门而退学,她理解不了为什么十几岁的年龄紧绷得“好像要为一生负责似的”。去乌鲁木齐打工受挫,去编辑部工作,边打工养活自己边坚持写作,无论女儿想做什么,母亲都在自己能力范围内支持着她,最后就在跌跌撞撞中试到对的路了。

所以,父母的松弛感不是什么都不管,而是内核稳定,照顾孩子的情感、情绪,让他们在确定被爱的环境中长大,孩子们才有可能养成一种从容不迫、自然放松的状态。

幸福感来自“生活要闪亮地过”

“真正的教育是通往幸福的”,这是我看过《我的阿勒泰》后更加确定的事情。怀揣着文学梦的李文秀,被周围的人嘲笑和质疑,回到家乡阿勒泰,跟着母亲在草原上开小卖部。这样的生活肯定不是大多数人对于幸福的标准答案,甚至连成为一个选项的资格都没有。“再颠簸的生活也要闪亮地过啊!”这是她们转战夏牧场时,蒙古族奶奶布加森登听到张凤侠说,因为路途遥远一路颠簸所以穿着破旧时说的一句话。这句话其实不是对她的批评,恰恰是借他人之口对她的点评。张凤侠的前半生可谓颠簸,摊上这样的人生,你就只能用灰头土脸来匹配吗?她可能在打扮上是这样的,但她过生活的劲头给女儿做了“对弈生活绝不认输”的示范。“再颠簸的生活,也要闪亮地过呀”,如果草原上有幸福密码,这句话就是了。

我们有时会感慨现在的人,幸福感阈值越来越高,孩子们更是好像过够了好日子,对追求幸福兴致寥寥,《我的阿勒泰》也给出了一个思路:“我曾见过许多人,他们都很优秀,很努力,但他们的生活却总是缺少了一些什么。而在阿勒泰,我找到了答案,那就是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