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腱炎:症状、治疗与预防全攻略
肌腱炎:症状、治疗与预防全攻略
肌腱炎是一种常见的肌肉骨骼疾病,主要由于肌肉过度使用或反复强烈牵拉导致肌腱退行性病变。从运动员到老年人,再到产后妇女,不同人群都可能受到肌腱炎的困扰。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肌腱炎的病因、症状、治疗方法及预防措施,帮助您更好地了解和应对这一疾病。
肌腱炎
肌腱炎通常是指由于肌肉被过度使用、反复强烈牵拉,而引起肌腱的退行性病变(可以理解为老化)。除了累及肌腱本身,还可以累及腱鞘(如果肌腱是把剑,腱鞘就是包裹剑的剑鞘)。流行病学:常见于运动员,由于经常反复用某一处的肌肉而又不休息导致,同时会多见于老年人,因为年龄增长后肌肉会退化病因:多是由于肌肉纤维被过度使用、被反复强烈牵拉而导致的。危险因素是肌肉过度频繁牵拉,或者持续性的受力引发肌肉劳损分型:根据患病的部位,本病可分为内上髁炎(高尔夫球肘、棒球肘)、外上髁炎(网球肘)、肩袖炎(游泳者肩、网球肩、投手肩)、肱二头肌腱炎(连接肱二头肌和肩部的部位)、髌腱炎(膝盖处)、腘肌腱炎(膝关节后方)、跟腱炎(足跟后侧)、DeQuervain 腱鞘炎(手腕拇指侧)症状:典型症状是患处关节和附近的触痛,伴有麻木或刺痛(针扎的感觉)。部分患者在疼痛时,会出现患处关节僵硬,限制了受累关节的运动。患处关节偶尔会轻微肿胀,局部压痛明显治疗:主要治疗方法是抗炎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治疗关键点是急性期时,剧烈疼痛应使用冰敷并且休息,停止疼痛部位的一切活动。治疗难点是部分严重的患者需要手术治疗,但是手术治疗创伤大、痛苦大、恢复期长疾病危害:如果不及时治疗,肌腱炎可导致病变部位疼痛与功能障碍,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其他:肌腱是骨骼肌两端的条索状的致密结缔组织。肌腱是连接肌肉与骨骼的桥梁,便于肌肉附着和固定,带动关节运动,使肌肉产生收缩功能
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立即就医或拨打 120:
- 关节刺痛,难以忍受
- 关节活动受限,已经严重到影响正常生活
- 患者由于关节发炎,高热不退
如出现以下情况请及时就医:
- 关节刺痛、肿胀
- 关节受限,活动障碍(动作不灵活甚至不能动)
- 关节发红、发热,并且伴有明显的压痛
建议就诊科室
- 骨科
- 运动医学科
医生如何诊断肌腱炎?
当医生怀疑患者是肌腱炎时,常通过其临床表现、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来确诊,具体介绍相关检查:
- 视诊、问诊:观察患者体格和各项关节运动,询问患者的生活工作和运动情况等,可以做出初步诊断
- B 超检查:如果患者的关节肿胀明显,可以通过 B 超查看是否有积液、是否有囊肿形成,也可以查看肌腱是否断裂
- X 线检查:通过此项检查,可以发现骨质增生和钙化等
- MRI:可以显示肌腱的炎症。但是费用较昂贵,检查的必要性不是很大,除非怀疑患有肌腱断裂等其他严重情况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 什么时候发现有这些关节疼痛的症状的?
- 这些症状是逐渐发生的、突然发生的还是间歇发生的?
- 是否有全身发热等其他伴随症状?
- 是做什么工作的?是运动员吗?
- 平时经常运动锻炼吗?比如打羽毛球、打篮球、跑步等?
- 是否治疗过?有缓解吗?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 我为什么会有这些症状?
- 我如果坚持运动,还会有更严重的症状出现吗?
- 我需要做哪些检查?需要做手术吗?
- 什么治疗方法最有效?我以后会没法做剧烈运动了吗?
- 多长时间能恢复正常?会不会造成运动的障碍或者瘫痪?
日常
日常需要注意什么?
肌腱炎的患者的日常注意事项主要是:要妥善固定患肢于功能位(肢体发挥最大功能的位置),必要时抬高患肢,以减轻肿胀;积极地进行功能锻炼;注意保护关节功能,避免关节受到反复的冲力或扭力。
术后注意事项
术后,患者应接受康复指导训练。术后第 3 周开始主动锻炼(如上臂外展或爬墙运动等)。从术后 6 周开始,肩关节应进行适度的肌力锻炼(如抗阻力练习等),可以利用拉力器、哑铃等器械辅助,以增强力量和灵活性。
合理饮食
可以多食用高热量、高蛋白、富含维生素、高钙的食物,如牛奶、鸡蛋、肉制品等。避免食用生、冷、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如海鲜等。忌烟酒。
定期复查
定期去医院进行复查。一般 3~6 个月复查一次 CT 或 X 线检查,主要目的是查看患者的恢复情况,观察肌腱的炎症是否消除完全等。
其他
- 临床上多采用糖皮质激素和利多卡因(一种局部麻醉药物),进行局部的封闭治疗,打入皮下组织后,可导致局部皮肤、皮下组织萎缩和发白。这些表现通常可自行恢复正常,患者不必过度担心
- 日常注意保护关节功能,避免关节受到反复的冲力或扭力。可以佩戴护膝或者护肘之类的保护工具
肌腱炎介绍
肌腱炎通常是指由于肌肉被过度使用、反复强烈牵拉,而引起肌腱的退行性病变(可以理解为老化)。除了累及肌腱本身,还可以累及腱鞘(如果肌腱是把剑,腱鞘就是包裹剑的剑鞘)。
- 流行病学:常见于运动员,由于经常反复用某一处的肌肉而又不休息导致,同时会多见于老年人,因为年龄增长后肌肉会退化
- 病因:多是由于肌肉纤维被过度使用、被反复强烈牵拉而导致的。危险因素是肌肉过度频繁牵拉,或者持续性的受力引发肌肉劳损
- 分型:根据患病的部位,本病可分为内上髁炎(高尔夫球肘、棒球肘)、外上髁炎(网球肘)、肩袖炎(游泳者肩、网球肩、投手肩)、肱二头肌腱炎(连接肱二头肌和肩部的部位)、髌腱炎(膝盖处)、腘肌腱炎(膝关节后方)、跟腱炎(足跟后侧)、DeQuervain 腱鞘炎(手腕拇指侧)
- 症状:典型症状是患处关节和附近的触痛,伴有麻木或刺痛(针扎的感觉)。部分患者在疼痛时,会出现患处关节僵硬,限制了受累关节的运动。患处关节偶尔会轻微肿胀,局部压痛明显
- 治疗:主要治疗方法是抗炎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治疗关键点是急性期时,剧烈疼痛应使用冰敷并且休息,停止疼痛部位的一切活动。治疗难点是部分严重的患者需要手术治疗,但是手术治疗创伤大、痛苦大、恢复期长
- 疾病危害:如果不及时治疗,肌腱炎可导致病变部位疼痛与功能障碍,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
- 其他:肌腱是骨骼肌两端的条索状的致密结缔组织。肌腱是连接肌肉与骨骼的桥梁,便于肌肉附着和固定,带动关节运动,使肌肉产生收缩功能
美国肌腱炎治疗
如何治疗肌腱炎?
肌腱炎的主要治疗方法是抗炎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多数患者可通过药物治疗控制病情,部分严重的患者需要手术治疗。
药物治疗
糖皮质激素类抗炎药物:如曲安奈德、倍他米松,可以控制炎症、减轻疼痛。然而不推荐反复多次注射类固醇激素,因为多次注射类固醇会减弱肌腱的强度,导致肌腱断裂。
手术治疗
- 纵行切开狭窄腱鞘术:主要针对药物治疗和物理治疗无效的患者,尤其是患处产生粘连时
- 手术的目的是切除一小条患处腱鞘,从而根除疼痛来源
- 缺点是创伤大、痛苦大、恢复期长
- 临床上,不到极其严重的程度,不需要手术治疗
其他治疗方法
- 冰敷:急性期应使用冰敷,每小时冰敷 20 分钟。主要目的是减弱患处的血流循环,减轻局部的症状
- 休息、石膏固定:休息是缓解肌肉紧绷的最好方法。同时,可以抬高并固定患肢;对于上肢的肌腱炎,可以使用支具或石膏固定于合适的位置;其他部位的肌腱炎,可以用弹力绷带包扎,减轻水肿
- 理疗:若肌腱炎发生在膝盖部位,可用温湿的毛巾热敷,或者洗按摩浴,可帮助提高体温,并促进血液循环
肌腱炎的发展与转归
- 如果及时治疗,并且避免剧烈的运动和重复的肌肉拉扯,患者一般恢复较好,不会影响正常生活
- 如果不及时治疗,可导致病变部位疼痛与功能障碍,例如抬不起胳膊、无法正常走路等,影响患者的工作及生活。因此,本病需要早发现、早治疗,避免病情加重
导致肌腱炎的因素
肌腱炎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 内源性因素:主要与患者的自身身体因素有关,如肌肉力量较差等
- 外源性因素:包括训练错误、装备和技术差等,其中训练错误包括在训练时强度过大等
哪些人容易患肌腱炎?
有如下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的人群,容易患该疾病:
- 老年人:老年人由于年纪过大,骨质疏松,肌肉老化,会比年轻人更容易患肌腱炎
有如下可改变危险因素的人群,容易患该疾病:
- 运动员或者喜爱运动的人群:因为经常运动,会导致肌肉过度频繁运动,或者持续性的受力,反复牵拉,更容易患肌腱炎
- 产后及更年期家庭妇女:因为这类人群的手部劳动很多,需特别注意,很多人因长期抱小孩而得此病
肌腱炎症状
肌腱炎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 关节疼痛:关节或关节附近的触痛,尤其肩腕或肘外侧(网球肘),出现麻木或刺痛
- 关节僵硬:关节僵硬常伴有疼痛,限制了受累关节的运动,导致活动受限。关节僵硬在活动后加重,感觉使不上力气,甚至提东西的时候可能因为没有力气而掉落
- 局部明显压痛,伴有肿胀、发红、发热等
肌腱炎可能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常见并发症包括滑囊炎、腕关节综合征、静脉炎。
肌腱炎预防
如何预防肌腱炎?
肌腱炎的最主要预防措施是去除病因,不要长时间地重复劳动,如抱小孩、打羽毛球、长期提重物等,劳作间隙要适当休息。
对于可改变的危险因素,预防方式如下:
- 对于运动员,由于需要长时间的训练,因此要佩戴护具,以适当地限制关节的活动,防止拉伤
- 对于产后和更年期的家庭妇女,不要长期地进行劳动,如长时间地抱小孩、举重物等,要在劳作间隙适当地休息
对于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如下方式也有助于疾病的预防或防止疾病复发:
- 对于老年人,可以多吃钙片来补充钙质,避免骨质过早过快地出现疏松。同时可以适度地进行锻炼,如去公园晨练、打太极拳等,增强身体的免疫力和骨骼的韧性。合理饮食,规律生活,避免过度的劳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