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新战略:推进“电力-碳-绿证”三大市场协同发展!为什么要推进?
国网新战略:推进“电力-碳-绿证”三大市场协同发展!为什么要推进?
国家电网近日提出推动电力市场与碳交易、绿证交易等市场融合发展的战略思路。这一战略将如何实施?电力、碳、绿证三大市场又将如何实现协同发展?本文将为您详细解析。
日前,国家电网董事长在《求是》杂志发表题为《能源安全新战略引领电力事业高质量发展》的署名文章,明确提出推动电力市场与碳交易、绿证交易等市场融合发展的战略思路。
国网将如何推动电力市场与碳市场、绿证市场交互,三大市场又该如何协同发展?本文将对以上问题进行梳理,并分享了5份专家PPT,希望能为朋友们全面地理解三大市场之间关系及发展趋势提供参考。
5份专家PPT
- 碳交易市场与电力市场协同发展研究.PPT
PPT来自东南大学,共49页,对电力客户的碳监测配置及计算方法、“碳汇”计算评估方法、碳市场对电力市场的价格传导效应、碳市场和电力市场交易的耦合机制四部分内容进行了详细解读。
PPT主要结论如下:
- 碳排放总量限制越高,碳汇资源交易的价格就会越高,对电力企业二氧化碳减排的效果就会越好,抑制二氧化碳排放的能力就会更强。
- 对于碳汇资源碳价的制定,若价格设定的太低,对部分电力客户起不到威慑作用,该客户反而会选择去购买市场中的碳汇资源,而不是主动减排改进技术;若设定的太高,虽然减排效果明显,但是会破坏市场规律,影响碳资源的社会优化配置。
- 碳交易作为一种市场机制,有利于利用市场规律达到资源的优化配置以及碳减排的目标,根据欧盟碳交易市场的研究,在未来免费碳配额会越来越少,碳汇资源会作为社会稀缺资源,价格势必会越来越高,从而使企业自发减排,完成排放目标。
- 碳中和愿景下全国电力市场与碳市场建设问题.PPT
PPT来自国网能源研究院,从碳中和目标提出背景与展望入手,分析碳市场和电力市场建设最新进展和碳市场与电力市场协调发展,最后对碳金融发展进行展望。
主要结论如下:
- 在市场范围方面,碳市场和电力市场都是以试点起步,但试点范围不太相同。因此在全国碳市场配额的机制设计中,要考虑各地电力市场的发展进度,有区别的进行机制设计。
- 在市场空间方面,电力市场是随着GDP增长而实现发展的,碳市场则通过强制碳配额形成,两个市场要能够相互促进,而非相互制约。
- 在价格机制方面,电力市场逐渐由计划过渡到市场,碳成本将影响企业在电力批发市场中的竞争力,碳成本可通过市场传递到用户侧。但对于保留的发用电计划部分,包括下游销售电价部分,一定程度上需要进行联动。
国网如何推进电力市场与碳市场交互?
- 为什么要推进电力市场与碳市场交互?
随着电力市场和碳市场的逐步完善,二者相互影响相互推动的趋势更加明显。
发电企业的生产消费产生碳排放,而碳价也影响着发电企业成本,电力市场与碳市场之间存在着极强的关联性。
南华大学碳中和与核能发展创新研究院院长张彩平指出,由于碳价计入发电成本,影响电价,因此,碳价的变动影响着电力市场的供求关系。而电力行业不仅是参与电力市场交易的主体,同时也是首批纳入碳市场的对象。“可以预见,电力资源会在未来实现更大范围的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碳市场也会随着‘双碳’目标的推进不断扩大市场规模,二者将共同促进电力行业绿色低碳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在实现“双碳”目标及新型电力系统加速构建的背景下,绿电将逐步成为电力供应的主要来源,电力市场中的绿电交易规模也将逐渐扩大。
因此,电、碳两个市场若能打通互认,一方面将提升绿电消费企业的积极性,从而拉动绿电消纳量,供给端也同时受益;另一方面,也将解决宏观层面环境效益重复计算的问题,防止洗绿风险。
- 国网如何推进两大市场协同?
国网作为我国能源体系的关键参与者,其对于推动电力市场与碳市场的协同发展具有重大的责任和影响力。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 加强政策研究和倡导:应深入研究电力市场和碳市场的政策,提出两者融合发展的政策建议。通过行业报告、政策研讨会等形式,向政府提供决策支持,推动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实施。
- 优化电力系统调度:应采用先进的调度技术,优先调度清洁能源,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通过电力系统的智能化升级,提高对可再生能源的接纳能力和电力系统的灵活性。
- 促进碳市场价格信号内化:可以探索将碳市场价格信号引入电力市场定价机制,使电力价格反映环境成本。通过市场机制激励发电企业减少碳排放,提高电力系统的绿色低碳水平。
- 加强碳资产管理和交易能力:应建立完善的碳资产管理体系,对碳排放进行监控和优化。积极参与碳市场交易,提高碳资产管理效率,争取碳减排收益。
- 推动技术创新和基础设施建设:应加大对清洁能源和能效技术的研发投入,推动电力系统的技术创新。加强电网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可再生能源并网和储能设施的建设,为电力市场和碳市场的协同发展提供物理支撑。
国网如何推进电力市场与绿证市场交互?
国家电网在绿证市场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作为我国能源体系的关键参与者,其对于推动电力市场与绿证市场的交互发展具有重大的责任和影响力。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可以从以下角度出发:
- 市场机制创新:可以探索将绿证作为一种新的市场产品,通过电力市场与绿证市场的联合运营,形成互补的市场机制。开发绿证与其他能源衍生品的组合产品,提供多元化的交易选择,增强市场的流动性和效率。
- 系统集成和技术融合:应推动可再生能源的系统集成技术,如储能、智能电网等,以提高可再生能源的并网能力和系统稳定性。通过技术融合,实现电力市场和绿证市场数据平台的互联互通,提高信息共享和交易匹配的效率。
- 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建设:积极参与制定和完善与绿证市场相关的法律法规,明确绿证的法律地位和交易规则。建立健全绿证的标准体系,包括绿证的生成、验证、交易和注销等环节,确保市场的规范运作。
- 市场参与者和利益相关者的协同:促进电力市场与绿证市场的参与者和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协同,包括发电企业、电网企业、电力用户、金融机构等。通过合作共赢的模式,激发各方的参与热情,共同推动市场的健康发展。
- 长期规划和战略布局:从长远角度出发,制定电力市场与绿证市场协同发展的长期规划和战略。
三大市场如何协同发展?
电力市场与碳市场
碳市场与电力市场通过市场机制深刻影响发电企业等市场主体的行为决策,通过电价和碳价产生联动,借由发电量、装机容量、碳配额等中间变量实现市场状态交互传导,燃煤等传统化石能源在供应电能同时产生碳配额购买需求,发电量越多,碳配额需求越大;随着碳配额需求增加,碳市场中的供需关系趋紧,碳价随之升高;当碳价升高时,发电企业碳成本增加,进而拉低企业总体利润水平,当碳价高到一定程度时,导致化石能源发电企业装机投建趋于收缩、发电量减少、碳配额需求减少,最终达到动态均衡。电力市场与绿证市场
类似地,绿证市场同样能够通过影响市场主体决策行为与电力市场产生联系。市场主体在以自身收益最大化为目标的同时,也应同时满足用电(售电)约束和消纳责任权重约束的双重要求,因此会统筹考虑绿证交易、电量交易等进而制定最优购(售)电决策,绿证市场与电力市场呈现动态均衡,伴随着新能源装机规模上升、发电量上升,新能源企业能够向市场提供的绿证数量增加,绿证市场供需关系趋于宽松,绿证价格随之下降,进而拉低新能源装机利润空间,促使新能源装机投建趋于回落。电力市场、碳市场、绿证市场之间相互影响机理
电力市场、碳市场与绿证市场之间通过市场机制的作用深刻影响市场主体决策,通过价格联动和供需关系等产生交互影响。下图为电力市场、碳市场与绿证市场交互影响的因果环路图,多个环路之间相互影响的方式如下:
在左侧的绿证市场反馈环中,随着绿证价格的升高,新能源利润空间增加,促使新能源投资增加,导致新能源装机容量、发电量上升,进而绿证市场中的绿证供应量更加充裕,绿证价格趋于回落;随着电力价格的升高,新能源装机利润空间增加,促使新能源投建装机增加、发电增加,促使电力供给增加,电力市场供给更加充裕使得电价回落。
在右侧的碳市场反馈环中,随着电价上升,化石能源利润空间增加,化石能源发电企业加大装机投资,导致化石能源装机容量、发电量上升,电力供应增加促使电价下降;随着碳价上升,化石能源利润空间被压缩,反过来抑制装机投建,化石能源装机容量、发电量趋于下降,进而碳市场中配额购买需求下降,导致碳价降低。
结语
国家电网在推动电力市场与碳市场、绿证市场的交互和协同发展方面扮演着关键角色。通过融合市场机制、优化能源结构、加强碳资产管理、促进政策衔接等举措,国家电网不仅能够推动电力市场与碳市场、绿证市场的深度融合,还能够促进整个能源体系的绿色低碳转型。希望通过本文,大家能更了解国网如何在能源转型的浪潮中发挥引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