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宝”翻红,一次对抽象“沪爷”的具象化呈现
“海宝”翻红,一次对抽象“沪爷”的具象化呈现
“海宝”表情包因与上海世博会的关联而成为网红,与“沪爷冲击”梗意外融合,产生1+1大于2的化学反应。
“沪爷冲击”梗的起源
今年8月末,在上海某高校(疑似)的树洞板块出现了一个帖子,楼主分享了一个男朋友dirty talk的段子,里面出现了“沪爷冲击”这个关键词。由于描述过于离谱但极具画面感,帖子的截图很快传到了各大社交平台。最初对这个梗,网友的评价大多是“又恶俗又好笑”,哪怕是凭空编,能想出这种词的也是神人了。
海宝表情包的走红
海宝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吉祥物,有人给各种姿势的海宝,P上上海话里贱贱语气的短语,用来表达日常心情。8月中旬就有很多海宝表情包了。
到了9月5日,一位叫@初霁chuki的博主,在抖音发了个配音视频,用上海话演绎了海宝表情包的配文。这一波堪称点睛之笔,视频头几天就破了400万播放,带起了短视频平台的传播,也彻底将海宝+沪爷冲击的组合推向大众。
也就说,这本来是两个梗,在传播的过程中意外融合在了一起,产生了1+1大于2的化学反应。初霁chuki也说,在做第一个配音视频的时候,她并不知道“沪爷冲击”的含义,而一些网友在跟风喊了半个月“冲击”后,被告知梗的来源时,多少还是有点害羞的。
海宝表情包的文化意义
但总之,海宝系列表情包成了最大的赢家。系列图里,讲究的服化道、生动的姿势、嚣张的语气,非常符合外界对上海特定人群、市井生活的刻板印象,带有一定的“地域黑”色彩,成了大家解构“沪爷”的新符号。
在过去几年里,沪国、沪爷、沪币等称呼的出镜率不低。无论使用的场景是真的歧视,还是类似“爷吉祥”捧杀式的轻蔑,还是“为什么我不是沪爷”的自嘲,“沪爷”都缺乏具体的形象投射。直到海宝表情包出现,完成了具象化的任务。
而海宝的翻红,看似是一个意外出圈的地域黑笑话,但也有迹可循。首先便是它吉祥物的身份。事实上,在2022年,海宝就再次被提起过,当时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被全网追捧,周边抢购热潮到了顶峰,于是有不少人都拿出了十几年前的海宝周边拍视频,播放量有大几十万。
评论区里,有人感叹,因为某个活动红极一时的顶流吉祥物,终究会有完成历史使命的一天,被扔在角落,蒙上厚厚的灰尘。现在的冰墩墩,过去的海宝,都是如此。
但海宝也有特殊的地方。相比北京奥运会对于全国人民、各行各业非同寻常的意义,上海世博会其实有着相对强的地域属性,对于上海的区域规划、一代本地人的影响很深,如果需要一个吉祥物来承载对“上海人”的印象,那海宝确实是合适的。
海宝在网上火了之后,很快有人跑到世博板块的地铁站、公园,找到尚存的海宝雕像,摆出表情包里的姿势,合影留念。
虽然海宝表情包,是被黄段子带火的,也有很多刻板印象的成分,但许多上海年轻人也非常喜欢,以至于“沪爷冲击”很快登堂入室,成了本地媒体号的流量密码。
顺着这个思路,各地也开始收集自家的盛会吉祥物,造出不同版本“XX冲击”表情包。当然,需要说明的是,用吉祥物指代某个地方的人,依然没有逃出地域黑的范畴,只是表现的方式更加娱乐化了。就像在不喜欢新式海宝表情包的评论里,有人会说,海宝曾经是上海包容热情的象征,现在海宝的意义被解构了,城市精神也不像从前,这未尝不是一种讽刺。
当年理所当然的better city better life,如今还要思考,我们是不是太城市化了
对于海宝的追捧,也有着浓厚的复古怀旧滤镜。事实上,在海宝刚诞生的时候,只能算是“多半好评”,当时还引发过一些争议。现在看着俏皮抽象的海宝造型,放到十几年前都可以叫儿童鞋垫了。
地域梗的传播与认同
而海宝表情包之所以能广泛传播,是因为它没那么强的攻击性,而一个地域梗有没有过度的恶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玩梗、传播的主体是谁。“沪爷冲击”是上海高校梗,又搭上了上海的吉祥物,由上海人强化演绎,其身份认同感是要强于刻板印象的部分的。
举个反面例子,在论文《地域偏見中的他者與社會記憶:自媒體語境下的東北人形象研究》中提到,自媒体传播中,对于东北人的描述,非东北自媒体的内容量是本地自媒体的7倍以上,也就是说我们在网上看到的东北人描述,绝大部分来自外部视角,因而会有较多的负面刻板印象。
这个话题和地域的经济、文化、人口流动都有关系,这里就不展开了。但用游戏圈类比下,如果中国文化的题材都是欧美国家在做,那难免会有更多的刻板印象,甚至曲解的情况发生,而如果我们有更多自己人来做自己的文化,那文化细节的呈现、哲学认同感则截然不同。
从这个角度看,海宝表情包能“良性”走红,依然是“沪爷”的余裕吧。
与海宝翻红的情绪类似,最近B站上出现了一大批“XX少女乐队”的二创。它们主要都是基于乐队番《哭泣少女乐队》的第一集改编,给对话、配乐、剧情加入浓重的地域色彩。
除了最开始的《北京乐队少女》,广西、香港、东北版也颇受好评,而它们做得好的地方,并不是简单放大了地域的刻板印象,把黑梗当乐子,而是大量融入了真正的在地文化,甚至通过改编加入了更多深刻的立意。
图穷匕见喽,等你看完这些二创,国庆假期差不多也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