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服拖延症:6大实用方法助你告别“最后一刻”魔咒
克服拖延症:6大实用方法助你告别“最后一刻”魔咒
拖延症是现代人常见的问题,它不仅影响工作效率,还可能导致心理压力和自我怀疑。本文将深入探讨拖延症的成因,并提供六种实用的解决方案,帮助你克服拖延,提升工作效率。
Cast Of Thousands/shutterstock
你是否也常在截止日前才匆忙完成工作?拖延并非单单纯的时间管理问题,可能涉及心理因素,如害怕失败、追求完美、任务过于庞大等。本篇文章将解析拖延症的6大成因,并提供6种实用方法,帮助你摆脱拖延的束缚,提升专注力与执行力,让工作更有效率。
你可能也有过这样的经验:你被主管交派了一项工作,需要在一周内完成。你制定了一份计划,却不断被其他事情分散注意力,总是想“还有时间,等等再做”,一直拖到最后一天才匆匆忙忙赶工,最终交出一个不甚理想的报告,让你感到十分后悔。
上述例子其实就是“拖延症”(Procrastination)在作怪!拖延就像一个隐形小偷,悄悄偷走你的时间和效率,让你陷入焦虑与自责的循环。因此,如何战胜拖延的坏毛病,不再被时间追着跑,成为现代工作者极为重要的课题。
拖延症为何发生?
拖延发生的原因错综复杂,有时并非只是单纯懒惰或时间管理问题,而可能是更深层的心理因素所导致。以下列举几个常见发生拖延的原因:
- 害怕失败:担心结果不如预期,因此选择推迟行动。
- 追求完美:过分追求完美导致迟迟无法开始。
- 任务过于庞大:面对庞大的任务时感到不知所措。
- 缺乏动力:任务本身缺乏吸引力或奖励机制。
- 负面情绪:过去的失败经历导致自我怀疑。
- 自我控制力不足:难以抵制即时满足的诱惑。
当你厘清拖延症发生的原因,了解自己为何拖延后,就能提出更好的解决方案,进而提高工作效率。
克服拖延症的6大方法
拖延虽然是许多人共同的困扰,但并非无法克服的难题。只要掌握正确的方法和技巧,人人都能战胜拖延。以下提供6种解决方案,协助你有效应对拖延症:
1. 建立外部约束,让你不再分心
如果拖延的起因是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那么首先你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主动限制这些会干扰你的因子。就如同前微软大中华区副总裁蔡恩全曾经提过,“当我需要专注做事时,我会把自己关在一个安静的地方,不收信息、不看邮件,专心地处理完工作。”如果你也是容易分心的人,那么或许你也可以尝试用同样的做法,关掉让你分心的手机,让自己身处在一个安静的环境中专心处理事务。
当你将外界干扰因素去除后,接着你应该养成习惯,以一致的方式安排“深度工作”(deep work)。也就是说,你每天需要预留一段固定时间,全神贯注地完成你最重要的任务,并持之以恒地进行。久而久之,当这件事情成为你的习惯后,你就能快速地进入专注状态,不再受到外界影响。
现在市面上也有许多专注工具,能够帮助你集中精神、提高效率,有效地运用这些工具,也能帮助你更好利用时间,不再拖延工作。
2. 龙大的工作不知从何下手?设立明确的目标
当你被指派的任务过于庞大模糊,让你无从下手,这时回归到基本原则就很重要。你应该向指派任务的人提问,询问清楚工作的内容、方向等细节,确保自己了解这个项目。
接着,你必须设定好具体明确的目标,因为这能让你清楚知道,怎么样才算成功完成任务。当你知道自己的目标是什么,就应该思考你该采取哪些具体的行动,才能达成你的目标。举个例子,如果你想要减重,那么你的目标比起“变瘦一点”,“减重公斤”会更明确。至于行动方面,比起“少吃一点”,“七点后不吃东西”、“一个月内不喝手摇”,这些更加具体的规范,才能让你明确了解自己该做什么。条列清楚目标及方式,能够持续激励你完成任务,直到成功。
当然,你也可能在厘清所有任务及解方后,因为没有经验而退缩、犹豫不决。这时比起自己埋头苦想,你可以参考过去成功的案例、请教有经验的同事,或是咨询专业顾问,帮助你制定可行的计划,安排任务具体的步骤及进程,才能不拖延,按照计划实行下去。
3. 困难的工作好想逃?拆分成小任务更容易!
如果你因为任务过于困难,导致难以开始,那么首先你必须先转换思维。你可以利用“重新构建”(reframing)的技巧,尽可能思考你拖延的那项工作,与你能够轻易做好的工作之间,有哪些相似,或是可以链接的地方。
接着,你可以将庞大的复杂任务拆分成一个个小步骤,并从简单的工作开始着手,逐步建立信心和动力。正如斯坦福大学的福格(BJ Fogg)教授所言,就算只是采取微小的行动,也能产生正向的动能,让人更容易完成整个任务。例如,寄出电子邮件、查询资料等等,从这些微小的步骤开始,都可以帮助你打破僵局,继续前进。
最后,你应该学习接受困难的任务,让自己习惯应对挑战,就能减少拖延的心态。你可以尝试每天安排一小段时间,努力进行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当你越能够接受困难的工作挑战,就越不容易拖延。
4. 工作无趣不想做?短期奖励引起动机
我们常常会拖延,可能是因为距离完成目标太遥远,或是任务本身太无趣,导致人丧失冲劲,拖延任务。要解决这个问题,短期奖励是一个好方法。你可以将整个项目分成不同阶段,并为每个阶段订下短期目标,当目标达成后,就犒赏自己一个奖品。通过短期奖励的方式,不但能够让人产生对任务的急迫感,还能够因获得奖赏而提起动力继续前进。
虽然奖励是好方法,但要注意这个奖励不应该与你的目标相冲突,不然只会让你前功尽弃。例如:订下每月减重两公斤,却在达成后大吃大喝。
5. 负面情绪好痛苦?学会自我疼惜(self-compassion)技巧
害怕再次犯下过去失败的经验,或是想要追求完美结果而焦虑,如果你是因为这些负面情绪而踌躇不前,那么你应该养成自我对话的习惯,觉察内在情绪与想法,并练习正念思考,以更友善、包容的心态对待自己。举个例子,你可以寻找其他优秀的人过去失败的经验,来告诉自己人人都会犯错,不要被过去的失败困住。当你学会调整自己的心态,接纳自己的不足,才能采取行动,不再被负面情绪拖累。
6. 自我克制好困难!向外寻求支援
除了自己尝试解决问题外,向外寻求他人的帮助,也是克服拖延的好方法。就如同教授雷吉娜·康蒂(Regina Conti)所言:“其他人是外在动力的重要来源。”你可以寻找值得信赖的朋友或同事,告诉他们你的目标,请他们定期监督你的进度。你也可以加入一些共同工作的小组,让自己保持动力,克服拖延。当你把目标与他人分享后,你的动力以及自我督促性也会加强,因为你会为了向他人证明自己,你就越会更加努力达成它,而不是拖延。
有时拖延症的发生,可能是源于其他心理疾病。如果你的拖延始终难以克服,或是已经严重地影响你的生活,那么你就应该要寻求专业人员的协助,尽早治疗。
结语
拖延是现今职场工作者普遍存在的问题。虽然看似无伤大雅,但长期下来却会影响工作效率、生活品质,甚至是心理健康。因此,我们应该要正视拖延问题,了解自己拖延的原因,并采取有效的方法应对,才能战胜拖延症,提高工作成效,摆脱后悔自责的牢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