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近期呕吐、胃肠道疾病高发!中医有妙招~
【健康科普】近期呕吐、胃肠道疾病高发!中医有妙招~
近期,天气转凉,气温波动较大,医院里因呕吐、胃肠道不适前来就诊的患者明显增多。无论是大人还是小孩,都深受这些疾病的困扰。在这一高发季,我们该如何应对呢?中医又有哪些独特的见解和治疗方法呢?
一、为何近期呕吐、胃肠道疾病高发
寒冷刺激:近期气温下降,人体受到寒冷刺激后,胃肠道的血管会收缩,导致胃肠道的血液循环不畅,影响胃肠道的正常蠕动和消化功能。这就好比给胃肠道的“工作机器”泼了冷水,使其运转变得迟缓,食物在胃肠道内不能充分消化吸收,容易引发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
饮食因素:天气寒冷时人们的饮食往往偏向火锅、烤肉等,但食物煮得不够熟会加重胃肠道的负担。同时,近期也是各种节日集中的时期,聚餐频繁,若饮食不节制,暴饮暴食,胃肠道在短时间内承受过多食物,就像小马拉大车,不堪重负,从而引发疾病。
病毒感染:近期是诺如病毒、轮状病毒等肠道病毒活跃的时候。这些病毒通过污染的食物、水源以及密切接触传播,一旦进入人体,就会在胃肠道内“兴风作浪”,破坏肠道黏膜,导致胃肠道功能紊乱,引发剧烈呕吐和腹泻。
中医视角:中医认为,呕吐、胃肠道疾病与脾胃功能密切相关。脾胃是人体的“后天之本”,负责运化食物和水液。当脾胃功能正常时,食物能够被顺利消化吸收,转化为营养物质滋养全身。但如果脾胃受到外邪侵袭,如寒邪、湿邪,或者因饮食不节、情志失调等因素影响,脾胃的运化功能就会失常。
二、中医治疗方法
中药调理:中医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体征以及舌象、脉象等进行辨证论治,例如对于脾胃虚寒型的呕吐、腹泻,常用中药药物如人参、白术、干姜、附子等,能够温暖脾胃,增强脾胃的运化功能。
艾灸疗法:艾灸是中医传统的治疗方法之一,通过艾条燃烧产生的温热刺激穴位,起到温通经络、散寒除湿、调和气血的作用。对于胃肠道疾病,常用的艾灸穴位有中脘、神阙、足三里等。
推拿按摩:推拿按摩也是中医治疗胃肠道疾病的有效方法。对于小儿胃肠道疾病,推拿更为常用。如补脾经,就是在小儿拇指的螺纹面进行顺时针旋推,能够健脾和胃、补益气血。摩腹,即围绕小儿的肚脐进行顺时针按摩,可以促进胃肠蠕动,帮助消化。对于成人,也可以按摩腹部,以掌心贴于腹部,沿着顺时针方向轻轻按摩,每次10-15分钟,每天1-2次,有助于缓解腹胀、腹痛等症状。
三、中医预防方法
1.饮食有节
中医强调饮食的均衡与规律,这对预防胃肠道疾病至关重要。除了避免暴饮暴食、多吃温热易消化食物外,还应根据个人体质选择食材。例如,体质偏湿寒的人可适当多吃一些温热性食材,如党参、陈皮、当归、羊肉等;体质偏湿热的人则应多吃一些清热利湿的食物,如薏米、冬瓜、牛大力、苦瓜等。此外,定时进餐,避免过饥过饱,给脾胃足够的时间进行消化和休息,也有助于维持脾胃的正常功能。
2.注意保暖
要注意腹部的保暖,尤其是老年人和儿童,可在睡前用热水袋热敷腹部,促进腹部血液循环,增强脾胃的功能。在寒冷的天气外出时,要戴上围巾,防止寒邪从口鼻侵入体内。同时,注意居住环境的温暖与干燥,避免潮湿阴冷的环境,防止寒邪与湿邪侵袭人体。
3.调节情志
保持心情舒畅,避免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可以通过听音乐、看电影、散步等方式缓解压力,调节情绪。中医认为,情志舒畅则脾胃功能正常,能够有效预防胃肠道疾病的发生。
4.适当运动
适当的运动能够促进气血运行,增强脾胃的运化功能。中医推荐一些温和的运动方式,如太极拳、八段锦、散步等。这些运动可以调节呼吸,增强身体的柔韧性和协调性,有助于提升脾胃功能。
5.穴位按摩预防
日常进行穴位按摩,也能起到预防胃肠道疾病的作用。除了艾灸常用的中脘、神阙、足三里穴位外,还可按摩内关穴和公孙穴。内关穴位于手腕横纹上两寸,是治疗呕吐、胃痛的常用穴位,用拇指轻轻按压,每次1-2分钟,每天可多次按压。
公孙穴位于足内侧缘,第一跖骨基底部的前下方,按摩此穴可调理脾胃、通调冲脉,对胃肠道疾病有很好的预防效果。
四、中医食疗方推荐
山药红枣粥
材料:山药 100 克、红枣 10 颗、大米 50 克
做法:将山药去皮洗净切成小块,红枣去核,大米淘洗干净。把所有材料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清水,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煮至粥熟烂。
功效:山药具有健脾益胃、滋肾益精的功效;红枣能补中益气、养血安神。此粥对于脾胃虚弱、食欲不振、腹泻等症状有很好的调理作用。
芡实薏仁粥
材料:芡实 30 克、薏仁 30 克、大米 50 克
做法:将芡实、薏仁提前浸泡 2 - 3 小时,大米淘洗干净。把所有材料放入锅中,加适量清水,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煮至粥稠。
功效:芡实能益肾固精、补脾止泻;薏仁有利水渗湿、健脾止泻的作用。适用于脾胃虚弱、湿气重导致的腹胀、腹泻等胃肠道问题。
生姜羊肉汤
材料:羊肉 200 克、生姜 30 克、葱段、料酒、盐适量
做法:羊肉洗净切块,焯水去腥;生姜切片。锅中加入适量清水,放入羊肉、生姜、葱段、料酒,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炖煮 1 - 2 小时,至羊肉熟烂,加盐调味。
功效:羊肉性温,能温中健脾、补肾壮阳;生姜可散寒解表、温中止呕。对于脾胃虚寒引起的呕吐、胃痛等有很好的缓解效果。
在呕吐、胃肠道疾病高发的时期,我们要了解疾病的成因,积极预防。如果不幸患病,也不要惊慌,请及时到医院就医。希望大家都能远离胃肠道疾病的困扰,在生活中“吃嘛嘛香”
本文原文来自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