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专栏】为什么会有便秘?便秘怎么办?专业医师详解"秘"!
【医师专栏】为什么会有便秘?便秘怎么办?专业医师详解"秘"!
便秘是许多人常见的困扰,但往往因为难以启齿而延误治疗。本文将由专业医生为您详细解析便秘的成因、症状以及预防和治疗方案,帮助您正确认识并应对这一健康问题。
便秘是什么?
一提到便秘,大家想到的会是:排便次数变少、排便需要比较用力,或者是需要借助一些外来的物质帮助排便,但其实便秘有更多值得深入讨论的问题。
便秘是一种常见的症状。根据统计,全台湾有超过530万人有便秘困扰,几乎有这样情况。而其中,女性以及65岁以上年长者发生率更高。
便秘的定义
便秘在医学上是有明确定义的,一天排便三次至三天排便一次,都是属于排便正常的范围内,也就是说,当我们超过三天没有排便,就需要注意便秘的可能原因。
粪便的形成
每个天真浪漫的小孩子,吃饭时一定都想过一个问题:"我吃下去的这口饭,多久以后会变成便便呀?"
其实从食物吞下肚,到最终粪便的形成时间大概是1018小时。我们每天都进食,这些食物会停留在胃及小肠713小时,先将大部分的养分消化吸收后,剩余的残渣送入大肠,经过3~5小时吸收水分、形成粪便,最后送入直肠并经由肛门排出。
为什么会发生便秘?发生便秘的原因
排便不顺的时候,通常会是大肠直肠的问题。肠道的蠕动变缓,使粪便停留在肠道的时间变长,在水分不停被吸收的情况下,粪便变硬,以至于更难以推动,进而造成了便秘的状况。
那有什么原因会造成肠道蠕动变缓,进而造成便秘呢?大致上分为生理及心理因素:
1. 生理因素:
(1) 生活习惯:现代人在生理因素中最常遇到的情况,不外乎就是长时久坐加上精致饮食的习惯,导致膳食纤维以及水分的摄取量过少。
(2) 肠道的结构改变:当发生肠道狭窄或者肿瘤疾病,会使粪便的排空受到阻碍;还有一些年轻女性,较常有肠道过长的问题,造成大便不能顺利地往下推送,会使大肠排空时间延长;直肠膨出症则容易出在中老年之妇女,此症会造成粪便无法顺利排出。另外,肛门括约肌失调,在排便时会无法放松,也是便秘的原因。
(3) 其他生理症状/疾病:除了肠道的直接结构上的问题外,其他像是自体免疫、神经以及内分泌系统疾病等,如硬皮症、甲状腺功能低下、多发性硬化症、帕金森氏症、中风以及脊椎受伤,也都可能是造成便秘的原因。
2. 心理因素:
(1) 在心理因素上,升学、考试、怀孕等等的生活压力,也会造成便秘。
发生便秘时该怎么做?吃什么有效改善?
其实不严重时,只需要达到以下几点"小撇步"就可以改善不少:
- 改变生活型态:当呈现坐姿连续6小时以上时,就是"久坐"。久坐不仅可能造成便秘的问题,而且可能造成其他疾病;
因此,第一步我们应该避免久坐的生活型态。
运动:养成规律的运动习惯,可以增加肠道的蠕动,避免粪便在肠道停留时间过长、降低便秘的风险。
饮食:摄取充足水分以及适量油脂,再加上膳食纤维的补充,可以增进粪便的品质,以达到较轻易排便的目的。
良好排便习惯: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除了可以降低便秘的发生,也可以降低痔疮发作的机率;此外,不要过度依赖泻剂及浣肠药,当需要长期靠药物才能顺利排便时,建议应该要做更进一步的检查,以排除更严重的消化系统问题。
寻求专业医疗协助的时机
当便秘的状况不能经由改善饮食、放松心情等等方式缓解时,且状况持续时间超过三周,务必要到医院做进一步的检查。
便秘的检查
首先,由医师执行专业的指诊,来排除基本的直肠肛门疾病。
进一步的影像学检测,包括:
(1) 大肠钡剂摄影,用以排除肠道结构性的问题。
(2) 吞入X光显影环,用以测定肠道的排空能力是否正常。
(3) 排便即时X光摄影,用以评估排便生理学上是否异常。
大肠镜检查,用以排除肠道狭窄及肿瘤的问题。
其他的疾病可以经由与其专科医师深入讨论并安排适当的检查。
简言之,大部分民众都不太好意思让别人知道自己有这个不能说的"秘"密,常常推迟了改善的时机,造成生理上跟心理上很大的负担,甚至可能导致痔疮等其他较为严重的疾病。
其实只要早点透过日常生活及饮食的改善,就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