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研究揭示:暴力接触如何影响青少年网络攻击行为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研究揭示:暴力接触如何影响青少年网络攻击行为

引用
搜狐
1.
https://www.sohu.com/a/813136277_121124571

近日,广州大学窦凯课题组与香港教育大学黎建斌课题组合作,在美国心理学会(APA)权威期刊《Psychology of Violence》(SSCI-Q1)上发表了一篇重要研究论文。该研究从一般攻击模型(General Aggression Model, GAM)视角,揭示了中国青少年非暴力/暴力压力生活事件、道德推脱与网络攻击行为之间的纵向关系。

什么是网络攻击行为?

网络攻击行为(Online Aggression, OA )是指人们通过电子产品或网络媒介(如社交媒体),有意伤害他人的行为。大量研究表明,网络攻击行为与一系列消极结果有关,如自卑、药物滥用、抑郁甚至自杀。因此,揭示网络攻击行为的成因和发生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从一般攻击模型理解网络暴力的发生过程

一般攻击模型(General Aggression Model, GAM)认为,人类攻击行为的产生往往包括三个阶段:

  1. 输入阶段(Iuputs):个体和情境因素是诱发攻击冲动的诱因。例如,受到他人挑衅的人更有可能为了报复而进行攻击。
  2. 内部评估阶段(Routes):当个体或情境因素输入后,会改变个体的认知、情感、唤醒度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这些“重塑”后的内部状态是决定个体是否会采取激进行为的关键因素。
  3. 结果阶段(Outcomes):基于前两个阶段的分析,个体将最终做出是否攻击行为的决策。

基于GAM的观点,研究者推测经历暴力或非暴力压力生活事件的个体会改变或重塑内部道德判断标准,进而影响他们在网络环境中的攻击决策。

揭秘压力“塑造”网络攻击行为的内部过程

  1. 压力生活事件:暴力 vs.非暴力

压力生活事件是日常生活中可能导致个体感到压力和沮丧的事件,既包括非暴力的(如家庭事务和人际问题),也有暴力的(如遭受暴力侵害)。根据GAM的观点,暴力/非暴力的压力生活事件均可作为情境输入,可能会“扭曲”或“扰乱”个体的道德认知功能。

  1. 道德推脱:网络暴力的“隐形推手”

道德推脱是一种道德认知过程,指的是个体扭曲内部的道德标准以满足“自我保护”需要,并为自己从事不道德行为进行辩护。研究发现,当道德推脱程度增加时,会增加网络攻击行为发生的概率。

  1. 暴力与非暴力生活事件如何影响网络攻击行为?

研究者基于一般攻击模型,构建了暴力/非暴力压力生活事件影响网络攻击行为的理论模型图。该模型采用了纵向研究设计并控制了中介变量以及结果变量的基线,从而提高了结果的内部效度。

研究方法

采用三波纵向追踪设计(每个时间点间隔3个月),调查了569名大学生的非暴力生活事件(T1)、暴力压力生活事件(T1/T2)、道德推脱(T1/T2)和网络攻击行为(T1/T3)。采用Mplus 8.0进行路径分析,检验非暴力/暴力压力生活事件、道德推脱和网络攻击之间的关系。

研究发现与启示

  1. 暴力压力生活事件会助长道德推脱

控制基线后,只发现暴力压力生活事件能正向预测道德推脱,而非暴力压力生活事件则无法预测。

  1. 道德推脱是网络攻击行为的风险因素

在控制网络攻击行为初始水平后,道德推脱水平越高的青年人越倾向于从事网络攻击行为。

  1. 道德推脱仅在暴力压力生活事件和网络攻击间起中介作用

研究发现,道德推脱在暴力生活事件(而不是非暴力压力生活事件)与网络攻击行为之间起中介作用。

  1. 暴力压力生活事件是否调节道德推脱与网络攻击间的关系

当前的研究结果并未支持这一调节效应。

教育启示

  1. 营造安全校园环境,遏制暴力生活事件的发生

高校需联合多方力量为大学生创造一个安全的校园环境,减少学生与暴力压力生活事件接触的机会。

  1. 重点关注暴力压力生活事件和道德推脱的风险性

大学心理健康问题筛查中除了重视非暴力压力生活事件的风险外,还应重点关注暴力压力生活事件和道德推脱的风险性。

  1. 鼓励开设“预防网络暴力”的选修课程

通过选修课程或课程渗透的方式,在课堂上增强大学生网络安全意识和道德品质素养。

该研究得到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和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一般项目的资金支持。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