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曹植: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及其文学成就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曹植: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及其文学成就

引用
1
来源
1.
https://m.qulishi.com/article/202204/607272.html

曹植,字子建,是魏武帝曹操与武宣卞皇后所生的第三子,也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文学家,被视为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与集大成者。他生前曾被封为陈王,去世后谥号“思”,因此又被称为陈思王。

作为三国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曹植在两晋南北朝时期就被推尊到文章典范的地位。他的代表作包括《洛神赋》《白马篇》《七哀诗》等。后人因其卓越的文学成就,将他与父亲曹操、兄长曹丕合称为“三曹”。其诗以笔力雄健和词采华美著称,虽然原有的三十卷集已经散佚,但现存的《曹子建集》是由宋人编纂的。曹植的散文同样具有“情兼雅怨,体被文质”的特色,加上其品种的丰富多样,使他在散文创作方面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南朝宋文学家谢灵运曾评价:“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文学批评家钟嵘也在《诗品》中称赞曹植“骨气奇高,词彩华茂,情兼雅怨,体被文质,粲溢今古,卓尔不群。”并将他列为品第最高的诗人。王士祯则将曹植与李白、苏轼并称为汉魏以来二千年间堪称“仙才”的三位诗人。

文学成就

曹植的创作以220年(建安二十五年)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前期诗歌主要歌唱他的理想和抱负,洋溢着乐观、浪漫的情调,对前途充满信心;后期的诗歌则主要表达由理想和现实的矛盾所激起的悲愤。他的诗歌,既体现了《诗经》“哀而不伤”的庄雅,又蕴含着《楚辞》窈窕深邃的奇谲;既继承了汉乐府反映现实的笔力,又保留了《古诗十九首》温丽悲远的情调。曹植的诗又有自己鲜明独特的风格,完成了乐府民歌向文人诗的转变。

曹植的作品收录在《曹子建集》中。《曹子建集》共10卷,收录了曹植的诗文辞赋。其中收录较完整的诗歌有80余首,一半以上为乐府诗体。其代表作有《七哀诗》《白马篇》《赠白马王彪》《门有万里客》等。其中《洛神赋》写洛川女神的仙姿美态,是文苑奇葩。

书法

据《书断》记载,“曹植亦工书。”《宣和书谱》上亦记载曹植少年聪慧,记忆力惊人,万言不忘,其胸中磊落之气发于笔墨闲。曹植以章草书写的《鹞雀赋》乃书法中一极品。

画论

曹植著有《画赞序》,是中国画论史上流传下来的第一篇专题论画的文章。它可以同汉代的《毛诗序》相提并论。《毛诗序》是中国历史上第一篇专谈诗歌的文章,阐述诗歌的伦理教化作用;《画赞序》则主张绘画在"教化"方面应具有的功用。这当然是儒家思想。但曹植在这里明确了绘画艺术的社会价值和意义,肯定了绘画艺术的地位,则是很重要的。

曹植明确提出画能“存乎鉴戒”。而且这种“鉴戒”还不是图解式的进行,而是通过绘画艺术形象引起观画者的感情共鸣产生的。他谈到绘画引起观画者的感情反应,有“仰载”“悲惋”“切齿”“忘食”“抗首”“叹息”“侧目”“嘉贵”等等。这是不同的人物画像所引起的不同的如此丰富多样的感情反应,这就接触到了绘画艺术的特征。这是中国绘画史上第一次接触这一问题。它与曹丕《典论·论文》第一次讲文章要有作者的性情是一致的。两者在理论上可说都是开启以后那个文艺自觉时代的先声。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