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古都文化研究会:二十年坚守 守护杭城历史文脉
杭州古都文化研究会:二十年坚守 守护杭城历史文脉
12月22日,杭州古都文化研究会在西湖湖畔召开成立20周年大会。会议总结了20年的工作历程,评选出"20周年·20大事",并表彰了20位"杭州古都文化研究保护突出贡献者"。
20位"杭州古都文化研究保护突出贡献者"获表彰 杭州古都文化研究会 供图
尊重遗迹 保卫古宅
杭州是一座历史与现代融合交汇的城市,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其中,孩儿巷98号古宅的保护行动是研究会成立的重要契机。20世纪80年代末,孩儿巷被列入拆迁范围,古宅面临被拆除的危险。在专家学者、新闻媒体、法律界人士、市民以及政府的共同努力下,这座建筑最终得以保存,成为全国民间力量依法保护历史建筑的典范。这场保护行动直接推动了《杭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修改,使杭城数百座历史建筑得以保留。
传续薪火 传承文脉
2004年9月29日,一群热爱杭州历史文化的人士在金都·杰地大厦共同见证了杭州古都文化研究会的成立。研究会以吴越、南宋都城文化为重点,开展基础性学术研究,向市民宣传普及杭州古都文化知识,并为保护历史文化名城建言献策。
杭州古都文化研究会首届会员共同合影留念 杭州古都文化研究会 供图
20年来,研究会积极跨部门合作,举办杭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论坛,推动多个非遗代表性项目的保护和传承;邀请八大古都专家学者研讨古都保护与发展,发表《杭州行动纲领》,倡建"名城研究合作联盟";参与西湖、大运河和良渚古城遗址的研讨、座谈会,为世界文化遗产持续助力。
据统计,研究会成员共向杭州市委、市政府及有关部门提出建议150余条,多数得到相关部门采纳,获评市人民建议金点子奖2个、优秀奖4个、热心市民3人。2024年5月,研究会被杭州市信访局授予"杭州市人民建议征集直报点"。
寻觅宋韵 文旅融合
2022年11月,南宋皇城遗址德寿宫正式对外开放,成为市民游客体验宋韵文化的热门场所。2011年,研究会得知德寿宫遗址面临商业开发的消息后,迅速采取行动,向相关部门提出保护建议,最终遗址得以完整保留。
德寿宫遗址 王乃召 摄
2009年,研究会秘书长戎玉中提出恢复西溪湿地花朝节的建议,该建议荣获杭州市人民建议金点子奖。2011年,这个被遗忘的节日在西溪湿地重现光彩。
在推动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进程中,研究会与杭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合作举办"南宋文化与旅游"研讨会,出版《南宋文化与旅游》论文集,为南宋文化的保护与旅游开发提供理论支持。同时,研究会的专家学者们通过开设"红楼讲堂"、编印"南宋一百问"等教育材料,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种子播撒到市民的日常生活中。
杭州古都文化研究会会长、杭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一级调研员华雨农表示,未来研究会将继续做好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文章,继续为杭州发展提供智力服务,继续做好杭州历史文化的研究保护传承工作,永远做杭州历史文化研究保护传承的"薪火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