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黄庭坚《史翊正墓志铭》,温文尔雅,收放自如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黄庭坚《史翊正墓志铭》,温文尔雅,收放自如

引用
搜狐
1.
https://www.sohu.com/a/818822749_121124793

黄庭坚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与苏轼齐名,时称“苏黄”。其书法独树一格,自成一家,与苏轼、米芾和蔡襄并称为“宋四家”。本文将详细介绍黄庭坚的书法艺术成就及其代表作《史翊正墓志铭》。

黄庭坚生平与书法成就

黄庭坚(1045年6月12日—1105年9月30日),字鲁直,号山谷道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

黄庭坚在上溯晋唐、学习前人经典书法时,对其影响最大的莫过于苏轼。黄庭坚作为“苏门四学士”之一,深受苏轼书风的影响。从黄庭坚的行帮手札墨迹看,其撇捺开张、字形扁阔、字势向右上扬等,都明显表现出苏轼书法的特征。

黄庭坚行楷大字书风的形成当为其于京口见断崖《瘗鹤铭》之后并不断师法孳乳而自成家法的。黄庭坚师《瘗鹤铭》有一个误会,即他把《瘗鹤铭》看做右军所书,且深信不疑,故而倾力揣摩师习。不过也算是歪打正着,这倒促进了黄庭坚长枪大戟、绵劲迟涩书风的形成。

黄庭坚草书的成熟还得益于其书外功的参悟。除其上述“于燹道舟中,观长年荡桨,群丁拔棹,乃觉少进,喜之所得,辄得用笔”外,他还有一段自道可说明因缘:“余寓居开元寺夕怡思堂.坐见江山。每于此中作草,似得江山之助。然颠长史、狂僧皆倚而通神入妙。余不饮酒,忽五十年,虽欲善其事,而器不利,行笔处,时时蹇蹶,计遂不得复如醉时书也。”

《史翊正墓志铭》赏析

《史翊正墓志铭》又名《宋故泸南诗老史翊正墓志铭》,是黄庭坚晚年的代表作之一,书于黄庭坚55至60岁之间,与《王长者墓志铭》合为一卷,现藏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



《史翊正墓志铭》展现了黄庭坚独特的书法风格。其用笔从容娴雅,虽纵横跌宕,亦能行处皆留,留处皆行。黄庭坚所作《诸上座帖》等佛家经语诸草书帖,乃真得其妙理者。也正由此,黄庭坚开创出了中国草书的又一新境。

结语

黄庭坚的书法艺术成就在中国书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其独特的书法风格和艺术成就,不仅体现在《史翊正墓志铭》这件作品中,更体现在其一生的书法创作中。黄庭坚的书法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欣赏。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