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怎么办?失眠原因、失眠看什么科、改善方法这里一次看!
失眠怎么办?失眠原因、失眠看什么科、改善方法这里一次看!
你是否经常翻来覆去难以入睡?或是半夜频繁醒来,怎么躺都不舒服?早上起床时,感觉没睡饱,依然疲惫不堪,甚至白天精神涣散、无法专注工作?你并不孤单!根据统计,台湾约有 20
30% 的成年人受到失眠困扰,而65 岁以上的长者失眠率更是年轻族群的 56 倍。此外,根据健保数据,每年有超过400 万人使用安眠药,总消耗量高达 9 亿颗,显示失眠已成普遍的健康问题。
一、什么是失眠?症状与分类
睡眠对人休至关重要,平均而言,我们一生中有三分之一的时间花在睡眠上。良好的睡眠能帮助我们恢复体力、增强记忆力、调节情绪,并维持免疫系统的正常运作。
失眠(Insomnia)则指的是难以入睡、无法维持睡眠,或睡眠质量低落,导致日间疲倦与功能下降。
失眠的类型
根据睡眠问题的表现,失眠可分以下几种类型:
- 入睡困难型失眠:上床后长时间无法入睡,通常需要超过 30 分钟才能睡着。
- 睡眠维持困难型失眠:夜间频繁醒来,且难以再次入眠。
- 早醒型失眠:清晨过早醒来,且无法继续睡眠,导致睡眠时数不足。
- 非恢复性睡眠:即使拥有足够睡眠时数,仍然感到疲倦,无法恢复精神。
此外,根据持续时间,失眠又可分为:
- 短期失眠(急性失眠):持续数天至数周,通常与压力、环境改变或突发事件有关。
- 慢性失眠:每周至少发生 3 次,并持续超过 3 个月,通常与心理压力、疾病或不良生活习惯有关。
二、失眠的常见原因
失眠可能由多种因素导致,以下是几个主要的影响因素:
1. 心理与情绪因素
- 压力:工作压力、学业压力、财务问题、人际关系等都可能导致焦虑,影响入睡。
- 焦虑与抑郁:长期焦虑与抑郁会使大脑持续处于警觉状态,难以放松进入睡眠。
- 创伤经验:过去的心理创伤、创伤后压力症候群(PTSD)等,可能导致夜间惊醒与睡眠障碍。
2. 生理与健康因素
- 疼痛或疾病:如慢性疼痛、关节炎、胃食道逆流(GERD)、哮喘等,都可能影响睡眠质量。
- 睡眠呼吸中止症:患者在睡眠中会短暂停止呼吸,导致夜间频繁醒来。
- 荷尔蒙变化:例如更年期、怀孕或甲状腺功能异常,可能影响睡眠调节。
3. 生活习惯与环境因素
不规律的作息:晚睡晚起、轮班工作、时差变化会扰乱生理时钟。
过度使用电子产品:睡前滑手机、看电视会影响褪黑激素分泌,降低睡意。
饮食影响
咖啡因与尼古丁:晚间摄入过量咖啡、茶、可乐、巧克力等,可能影响入睡。
酒精:虽然可能帮助入睡,但会影响深度睡眠,使人半夜醒来。
晚餐过量:睡前吃太多可能导致肠胃不适或胃食道逆流。
三、失眠对健康的危害
许多人认为失眠只是睡不着,顶多影响隔天精神,但长期睡眠不足其实对身体有极大的危害,甚至可能提高罹患多种疾病的风。
1. 免疫力下降,容易生病
睡眠是人体修复与恢复能量的关键时刻。当睡眠不足时,免疫系统会变得脆弱,使身体更容易受到病毒和细菌的侵害,增加感冒、流感等疾病的风。
2. 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
研究显示,慢性失眠与高血压、心脏病、中风风险增加有关。这是因为睡眠不足会导交感神经长期兴奋,进而影响心血管健康,使血压上升、血管收缩,增加心血管疾病的机率。
3. 影响记忆力与认知功能
当我们睡觉时,大脑会进行信息整理与记忆存储。如果长期失眠,可能导记忆力衰退、思考迟钝,甚至增加失智风险。
4. 影响情绪,导致焦虑与抑郁
失眠与情绪问题有双向关系,长期睡眠不足会导致情绪不稳、焦虑与抑郁,而焦虑与抑郁反过来又会影响睡眠,形成恶性循环。
5. 影响新陈代谢,导致肥胖
研究发现,睡眠不足会影响体内的饥饿荷尔蒙(Ghrelin)与瘦素(Leptin),导致食欲增加,使人更容易摄入高热量食物,长期下来可能导体重增加,甚至提高糖尿病风险。
四、运动与睡眠的关系
适当运动不仅能帮助提升体能,也能改善睡眠质量。根据研究,规律运动的人,较少出现入睡困难、睡眠中断的问题。
1. 适合促进睡眠的运动类型
- 瑜伽与伸展运动:能够放松肌肉、舒缓压力,帮助大脑进入放松状态。
- 快走与慢跑:适度的有氧运动有助于释放压力,提升夜间睡眠质量。
- 游泳:能有效放松身心,同时不会对关节造成过大负担。
2. 运动时间的建议
- 最佳时间:下午 4~6 点,此时体温最高,运动效果最佳,且有助于提升晚间睡眠质量。
- 避免时间:睡前1~2小时内,因为剧烈运动可能会让交感神经兴奋,影响入睡。
五、如何建立良好的睡眠习惯
睡眠质量的提升,不仅仅是“睡得久”,更重要的是“睡得好”。以下是一些科学证实有助于提升睡眠质量的方法:
1. 每天固定时间睡觉与起床
生理时钟(Circadian Rhythm)是影响睡眠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每天固定时间睡觉与起床,能帮助身体建立规律的作息,让大脑知道何时该休息、何时该清醒。
2. 睡前避免使用3C产品
手机、电脑、电视等电子设备所发出的蓝光(Blue Light),会抑制褪黑激素(Melatonin)的分泌,使大脑误以为“现在还是白天”,导致难以入睡。因此,建议睡前1小时关掉屏幕,改做阅读或冥想等放松活动。
3. 睡前不喝含咖啡因的饮品
咖啡因具有刺激中枢神经的作用,可能导致入睡困难与浅眠。如果容易失眠,应避免在下午3点后饮用咖啡、茶、可乐等含咖啡因饮品。
4. 适当运动但避免睡前剧烈运动
运动有助于释放压力并促进睡眠,但若睡前进行过于剧烈的运动,可能会让交感神经保持兴奋状态,影响入睡。因此,建议在白天或下午进行运动,并在睡前选择温和的活动,如瑜伽、伸展、冥想等,帮助身心放松。
六、如何打造适合睡眠的环境
许多人忽略了睡眠环境对于睡眠质量的重要性。一个安静、舒适、凉爽的环境,有助于提升睡眠质量。
1. 保持卧室黑暗与安静
光线与噪音是影响睡眠的重要因素,建议使用遮光窗帘来阻挡外界光线,并避免使用会发出蓝光的电子设备。如果居住环境较吵杂,可使用耳塞或白噪音机来减少干扰。
2. 调整合适的室温与湿度
研究显示,最适合睡眠的温度约为 18~22°C。如果房间太热或太冷,可能会影响睡眠质量。另外,适当的湿度(约50%)也有助于维持呼吸道舒适,避免夜间因干燥而影响睡眠。
3. 选择合适的床垫与枕头
一张适合自己身体曲线的床垫与枕头,能够减少翻来覆去的情况,提高睡眠舒适度。建议选择能够支撑脊椎的中等硬度床垫,以及符合个人睡姿的枕头。
七、常见助眠迷思与误区
许多人对于助眠方法存在一些迷思,这些错误的认知可能反而影响睡眠。
- 喝酒助眠:酒精可能让人较快入睡,但会影响深层睡眠,使人半夜容易醒来。
- 周末补眠:平日睡眠不足,周末补眠无法真正弥补睡眠负债,反而会打乱生理时钟。
- 长时间赖床:长时间躺在床上可能降低睡眠驱动力,建议每天固定时间起床,维持规律作息。
八、帮助入睡的食物推荐
1. 富含色氨酸的食物
- 香蕉:富含色氨酸与镁,能帮助肌肉放松,缓解焦虑感。
- 鸡肉与火鸡肉:含有丰富的色氨酸,搭配碳水化合物(如糙米、燕麦)能促进色氨酸进入大脑,提高助眠效果。
2. 富含镁的食物
- 核桃、杏仁:含有镁与健康脂肪,可帮助稳定血糖,促进神经放松。
- 菠菜、南瓜籽:富含镁、铁与其他矿物质,有助于放松神经与肌肉,降低夜间抽筋的风险。
3. 适合睡前饮用的助眠饮品
- 洋甘菊茶:具有舒缓作用,能减轻焦虑并放松神经,帮助进入深度睡眠。
- 薰衣草茶:能舒缓焦虑与压力,使心情平静,帮助入睡。
- 养眠汉方茶:使心情平静,帮助入睡。
💡 牛奶内含助眠的【色氨酸】,不过含量不足以影响睡眠,多半是心理作用,不妨改喝温热开水,避免过量乳糖摄入影响肠胃。
九、失眠看什么科?如何选择合适的医师?
1. 一般内科 / 家庭医学科(适合初步检查)
✅ 针对短期失眠,帮助排除健康问题,如贫血、甲状腺异常等
✅ 可能开立短期助眠药,或建议改善生活习惯
👉 适合:偶尔失眠、不确定病因者
2. 神经内科 / 神经科(适合神经功能异常)
✅ 可进行脑波检查、自律神经测验、睡眠监测
✅ 针对神经失调、睡眠呼吸中止症等进行诊断
👉 适合:半夜常惊醒、梦游、打鼾、窒息感者
3. 精神科 / 身心科(适合焦虑、压力导致的失眠)
✅ 针对压力、焦虑、抑郁相关的失眠进行治疗
✅ 可能提供心理治疗(CBT)或开立助眠药物
👉 适合:因压力焦虑失眠、影响情绪与生活者
4. 中医科(适合调理体质,改善慢性失眠)
✅ 依体质开立中药方,如酸枣仁、百合、黄连等
✅ 透过针灸、推拿、食疗改善睡眠质量
👉 适合:希望用天然方式调理,不想依赖安眠药者
5. 耳鼻喉科 / 睡眠医学中心(适合打鼾、呼吸道问题)
✅ 检查是否有睡眠呼吸中止症,可能需佩戴 CPAP 呼吸机
✅ 针对鼻塞、过敏、呼吸不顺导致的失眠进行治疗
👉 适合:睡觉打呼、窒息感、早晨仍觉得疲倦者
十、结论
失眠问题影响的不只是夜晚的休息,还可能导致免疫力下降、情绪不稳、记忆力衰退,甚至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然而,透过建立良好的睡眠习惯、适当的运动、健康饮食,以及打造合适的睡眠环境,许多失眠问题其实都可以获得改善。
若你的失眠问题已经影响到日常生活,建议针对不同状况寻求专业医师的协助,如内科、神经内科、精神科、中医或睡眠医学中心,进行更深入的评估与治疗。同时,也可以透过中医体质调理,找出根本原因,从源头改善睡眠质量。每人的体质不同,适合的助眠方式也有所差异,如果你不确定自己的体质,或想要找到更合适的睡眠改善方案,现在就来免费体验登义的体质检测,透过专业的分析,让你更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为健康打下更稳固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