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文龙:现代设计与传统工艺的完美结合,开创"新晋钧"艺术风格
晋文龙:现代设计与传统工艺的完美结合,开创"新晋钧"艺术风格
钧瓷,作为中国五大名瓷之一,以其独特的窑变艺术和丰富的色彩变化而闻名于世。在河南省禹州市神垕镇,有一位年轻的钧瓷艺术家晋文龙,他将现代设计与传统工艺完美结合,开创了"新晋钧"的艺术风格。
晋文龙,男,汉族,1988年12月生,河南省禹州市神垕镇西大社区人,本科学历,高级工艺美术师,陶瓷装饰二级技师;中国陶瓷工业协会会员,中国陶瓷工业协会陶瓷艺术委员会理事;河南省技术能手,河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河南省工艺美术学会会员;禹州市神垕镇晋家钧窑设计部主任、主创设计师。
擅长技艺:钧瓷器型的数字化设计,钧窑烧成;代表作品:“凤鸣尊”“雪茗壶”等。
他在首届中国陶瓷艺术大师晋佩章的熏陶下长大,自幼随父亲——中国陶瓷艺术大师晋晓瞳学习钧瓷技艺。2009年6月,师从中国陶瓷设计艺术大师、正高级工艺美术师刘志钧学习设计。2012年大学毕业后,回到禹州市神垕镇晋家钧窑工作,经历多个岗位磨练,成长为晋家钧窑主创设计师、晋家钧瓷第三代传承人。2016年10-12月,在景德镇陶瓷大学禹州市钧瓷行业技术人才培训班学习。2018年10-11月,在郑州轻工业学院参加“中国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钧瓷烧制技艺》研修班”学习。2019年10月,拜西安美术学院副教授、著名陶艺家杨志博士为师,学习陶艺创作,他将所学知识融汇到钧瓷的设计、烧制等工艺中,形成了学院派设计与传统工艺烧成相结合的“新晋钧”!
掌握并总结数字化设计规程
作为陶瓷设计师,晋文龙在初学陶瓷设计时,就开始自学数字化设计辅助软件,如Adobe Illustrator、CorelDRAW和3DMax等。他认为,数字化设计可以为钧瓷设计提供更便利、更精准的数字化图形,同时也能够明显降低设计成本。经过多年积累,总结出一套数字化设计的创作规程:首先是考虑钧窑工艺的要求,如泥料的收缩和变形、流釉、粘接交界面的处理、结构件的支撑等。以对称造型为例,通过手绘草稿,在平面设计工具中绘制造型的二分之一的主体轮廓,然后对轮廓线进行精细调整,调整的过程保留多个数字方案稿,但是数字设计的线条会存在机械生硬的情况,他将其打印后通过二次手绘,并对比选取其中最合适的,再次制作数字定稿。他认为,数字设计稿和手绘稿结合运用,可以进行多次反复的尝试,虽然延长了设计时长,但是能够得到相对理想的结果。其次,结合造型主题和手绘草稿,开展装饰与细节设计。装饰设计通常参考传统纹饰,或描摹自然物,通过手绘的提炼创作,形成有个人风格的新纹样,根据纹样和主体造型的结合,确定立体结构,并绘制标准三视图。最后,通过3D建模,获得器物的立体形态,加入造型装饰建模构件获得整体效果,并与设计手稿相互印证,进行对比调整,就能获得比较准确和理想立体造型,通过3D打印直接进行翻模制作。“数字化设计仅是辅助工具,还是应该和手绘、手工技法相结合,始终要'道在我心,一以贯之,以人为本。’”他在设计过程中,部分结构比例采用黄金比例1:0.618、白银比例1:1.414,对装饰和造型进行调整,亦不能为了设计而生搬硬套,要结合适用空间、实用功能、使用对象进行有机结合。晋文龙注重器物的实用性和审美性,在设计杯壶类等实用造型时,多参考《容积分格计算表》(《陶瓷设计》李正安著,第166页)对容积进行计算,并按比例进行调整,往往能使之符合实用的规格要求。
熟练运用多次转火及分段保温烧成法
文龙不仅长于设计造型,还在烧制实践中总结出一套科学实用的办法,他初学烧制是在他父亲和老师的指导下烧制炉钧,完成了1:40快速烧制炉钧的技术挑战。他说,烧窑不只是单独的操作工艺,要和施釉方式,窑内高、中、低温度区紧密结合,根据窑炉的位置,温差及产品的造型,选定施釉的器物和施釉的方案,对釉的浓度,釉的厚薄,尽力做到定量,并完整记录。施好釉的器物应当分类分区放置晾干,然后根据窑位进行适配装窑,尽量保证温差适配到位。在烧制过程中,为了能够有效地避免釉面气泡,提升釉面质感,他将前火分为两个阶段,排水阶段和熔出阶段,在熔出阶段延长一定的烧制时间,如通常升温曲线规定烧制3个小时,那就延长至3.5-4个小时,多出的时间尽量安排在700℃左右。后火时,在1120-1230℃的温度区间适当地数次转换气氛,可以有效避免“吃烟”的现象;停火前的30-50℃,以及停火后的50-120℃,以多段20分钟保温的方式延长烧成时间,能够较好地提升釉面质感,尤其是炉钧绿釉发色更加鲜活温润,部分红釉器物的口沿或薄釉起筋处能够出现金属色,形成铜口铁足或金银边口的烧制效果。
文龙的作品融合了传统的工艺范式,现代的设计思维,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兼具人文与创新,表现出明显的“新钧瓷人”的风格,是一位颇具潜力的青年陶瓷艺术家;2012年7月,作品《莲花苞》在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主办的第二届大地奖陶瓷作品评比中获铜奖。2013年7月,《柳叶瓶》在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主办的第三届大地奖陶瓷作品评比中获银奖。2015年3月,《祥云瓶》获第十届全国陶瓷艺术设计创新评比银奖。2016 年7月,作品《石榴尊》在中国陶瓷工业协会主办的第六届大地奖陶瓷作品评比中获金奖;同年,作品《祥云瓶》获中国陶瓷工业协会第九届中陶奖中国产品设计大赛铜奖。2018年11月,作品《将军罐》在第十一届中国陶瓷艺术大展获铜奖。2021年10月 ,作品《一统尊》获第十一届中国陶瓷产品设计大赛银奖。2022年11月,作品《凤鸣尊》在第十二届中国陶瓷艺术大展中获银奖。
作品款识:甲骨“龙”字,篆书“文龙”款,花押款“晋文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