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从战场到道场:日本古武道的历史发展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从战场到道场:日本古武道的历史发展

引用
1
来源
1.
https://www.bilibili.com/opus/1009232287134384133

日本古武道作为日本传统武术的总称,从一开始便具有浓烈的军事层面的应用技术色彩,是古代的武士以生死性命为赌注所提炼出来的战场技巧。它在日本历史上经过诞生与发展,最终形成了包括马术、弓术、剑术、居合术、拔刀术、柔术、炮术等等多种多样的技术,种类繁多。

古武道(古武术)的起源

关于日本古武道(古武术)的起源,其实并没有一个确凿的说法。人类社会一旦形成,冲突和纠纷便难以避免,而武力则是解决一切问题的终极手段。因此,这些诉诸武力的战斗行为经过不断的重复和提炼后逐渐体系化,最终发展成武术。根据《古事记》与《日本书纪》等文献的记载,剑、矛、刀、弓等武器的使用在当时就有记录,可以侧面说明随着从大陆→朝鲜半岛的文化的输入,武器的使用方法以及原始的武术概念也随之一并传入日本。

根据平安时代中期编纂的《和名类聚抄》一书中,也可以找到“古布志宇知”(こぶしうち)和“须末比”(すまひ)等词汇。从这些事例中,可以看到古武道在当时萌芽的蛛丝马迹。其中“须末比”(すまひ)被认为是现今相扑(すもう)的起源。这个行为与如今的相扑不同,完全没有规则,且允许拳击和踢击等打击技,因此可以称为“什么都行”的角力比拼。有人认为,这种技艺与现在的“MMA”有相似之处。

平安后期,当时的世道是武士阶层正在崛起。作为担任地方豪族和重要公家的保镖,他们所赖以为生的就是自身的武艺,加之从平安时代到镰仓时代,战斗的方式逐渐演变为骑马武士之间的单挑决斗,即“骑射战”。因此,骑射作为“术”(具有一定技能的技艺)而传播开来,成为了武士的必备技艺。镰仓时代的弓马术就有“三物骑射”这一训练内容,包括骑马射箭“流摘马”、“犬追物”训练,以及射穿远处的笠子“笠懸”。这些弓马术当时是战场上不可或缺的技能,可以算是能够被追朔的最早的古武道。

需要指出的是,尽管当时的武士也会使用太刀、薙刀等武器,但是并没有形成具体的技术,战场上使用这类武器的情况下,往往是根据体格,力量来最终决定胜负。多数人并未掌握剑技,日常的练习也是仅仅通过假想进行左右横跳劈斩的练习。

战国时代的古武道

应仁之乱后,日本各地战乱频发。战斗方式也从以前的骑射战这样的单挑方式,逐渐转变为大规模的集体战斗,即“白兵战”。随着战斗方式的变化,武士所需要的武技也发生了改变,要求更加适应当时合战环境的技术,古武道因此逐渐细分化、专业化。

首当其冲的便是剑术。当时,剑术作为武士必备的武技开始迅速传播,比如室町时代中期,饭篠家直创立的“香取神道流”,从此之后武术从没有“型”的时期,进入了存在“型”的时期,对后世包括剑术在内的所有武术的传承、教学方法形成极大影响。前者与念阿弥慈恩创立的“念流”,上泉信冈创立的“阴流并称为“兵法三大源流”。

在战国时代的合战环境下,不同作战单位各司其职,从远程兵器(弓/铁炮)开始进行打击,接着再是长兵器,随着战斗的进一步深入,可能会使用太刀/刀来短兵相接,当武器全部消耗殆尽时便是用柔术杀害敌人。因此弓术、马术、剑术、柔术、枪术、炮术等技术因为不同场景作战的需要各自得到了独立发展。比方说面对全副武装的士兵,所谓的打击系技术就完全失效,如何压制住敌人对其要害进行攻击便成为了关键。诸如此类的作战思路是符合当时军事需要的,这便是古武道的滋生土壤和应用前提,使其成为适用于战场的技术体系。

古武道最早能够被追朔的流派被认为是在14世纪后期的弓术流派,而其他诸多武术的流派成立则是200年之后了。这个时间延迟的原因之一可能是当时战国时代“下克上”现象盛的行,社会动荡造成了武士群体的频繁变动,这也影响了武道的传承和发展,比如一旦某位师父传授给弟子高深技艺,就会担心被取而代之,所以对于技术的传承会有所保留,正因如此,在战国时代逐渐接近尾声,进入平稳时期后,许多如今耳熟能详的流派才得以逐步兴起。

江户时代的古武道

在江户时代,剑术、柔术、居合术、枪术、棒术、砲术、弓术、薙刀术、马术、水泳术等被称为武艺十八般。

江户时代总体比较和平,古武道作为一种基础教育融入了武家的教育体系之中,强化了忠君爱国的“武士道“的精神内核,在原本战斗技艺的属性上又增加了人格修养的色彩。并且随着零零总总共计1400个流派的兴起,道场文化开始盛行于全国各地,古武道不再是局限于武士阶层的所有物,包括町人、农民,以及最底层的商人阶级也有机会学习武道,此时古武道逐渐发展为了广泛的民间教育性活动。

然而这些流派到了明治维新时经历了巨大的转型。在1876年,“废刀令”的颁布使得作为武士符号象征的日本刀被禁止使用,武士阶级的解体几乎使得流派武术面临灭绝。然而,在1877年的西南战争中,警视厅拔刀队的活跃表现再次让新政府重新审视古武道的价值。

从明治末期到大正时代,剑道和柔道被引入学校教育中,武道作为人间性教育的一部分得到了复兴。大日本武德会等组织的相继设立,使得古武道以系统化的形式普及开来。

现代的古武道

终战后,GHQ占领日本,为了避免武道激发战斗意志,日本全境内在教育领域全面封杀所有武道。

昭和33年(1958年)起,武道开始了体育化方向的探索,形成了现在耳熟能详的“现代武道”,比如柔道、弓道、剑道等项目就逐渐在国际上传播开来,柔道甚至在东京奥运会上被作为竞技项目正式纳入。

尽管经历了这样的变迁,古武道也仍然存续了下来,昭和53年(1978年),在日本武道馆举行了“第一次全日本古武道演武大会”,次年(昭和54年),日本古武道协会成立。

注:上图表示的仅为体系化的流派/武道的最早诞生时间

迎来21世纪后,人类进入了高速发展的和平时期,科技的进步使得古武道这种源自中世的军事技术似乎已经失去了其生存土壤,但作为泛武术/运动类的行为,修习古武道对现代人的身心养成和提升还是有很大的积极作用,同时作为传统艺能和文化遗产,古武道依然留有不可替代的传承和保存价值。

从古战场上的生死较量,到现在成为一种修身养性传承文化的工具,从战场到道场,古武道历经时代变迁,依然焕发着独特的光彩。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