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治愈系文化,为何总能在瞬间触动人心?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治愈系文化,为何总能在瞬间触动人心?

引用
东方财富网
1.
https://caifuhao.eastmoney.com/news/20240825063839080013950

在当代年轻人的生活中,治愈系文化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从下班后去夜校寻找诗和远方,到"公园20分钟效应"主动营造治愈瞬间,再到收看《我的阿勒泰》这类治愈系短剧……这些治愈系文化为何能戳中年轻人?

治愈系文化的表现形式

焦虑是现代生活的后果,也是现代生活的动力,正在成为现代生活症候,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面对焦虑"黑洞",年轻人没有选择逃避,他们不"躺平",不"丧"不"佛系",而是选择勇敢面对,从而催生出新型治愈文化。治愈文化的表现形式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通过"软物依恋"心理、投射和移情、具象化表现,依托"捏捏解压本""按动解压笔"等消除不安、恐惧和焦虑,抚慰心灵。陪伴型毛绒玩具成为年轻人缓解焦虑的"安抚神器",人们通过赋予"安抚神器"心情和故事,建立一种能引发广泛共鸣的精神寄托,达到治疗焦虑的效果。

通过日常生活泛娱乐化,依托购买情绪产品,实现情绪价值的满足,进而消除焦虑。例如,有些年轻人订购晚安短信感受陌生人的温馨问候,还有些年轻人购买"云监工",专门雇人来提醒自己学习、上进……事实上,这些表面看起来毫无逻辑的虚拟服务,却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年轻人对于情绪价值的强烈需要。

通过多元艺术化生活,依托音乐、绘画、创作、运动等疗愈技术,治愈和滋养心灵。当前,一些年轻人以一种新的方式开启夜生活模式,"夜校风"正在席卷各大城市。年轻人"白天上班,晚上学艺",在"夜校"里寻找精神远方,乐器课、舞蹈课、书法课、手艺课、戏剧鉴赏课……各类艺术课程常常座无虚席,有的课程甚至一分钟内便被抢光。年轻人通过解构并重写生活叙事,重燃对生活的热情,经由艺术美学消除释放工作中的压力、消除焦虑。

治愈系文化为何能戳中年轻人?

在社交平台上搜索"治愈"会出现一系列相关话题,这些话题都有着很高的讨论度,青年人群体有着很强烈的"治愈"需求。作为一种青年亚文化,治愈系文化为何如此吸引青年人的目光?

一是当代青年情绪调节的需要。随着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当代年轻人面临着多种压力和挑战,更需要情绪的调节和"治愈"。治愈系文化刚好切合了这种群体心理需要,以一种轻松活泼的干预方式,起到一定程度的"心灵按摩"作用,激发愉悦的积极情绪,是当代青年需要的心理自助的情绪调节方式。

二是当代青年情感补足的需要。在城市快节奏的生活中,网络虚拟社交的普及和现实人际交流的匮乏,使得当代青年更容易产生孤独感,需要在生活中寻求情感补足,缓解城市孤岛下的人际关系疏离,从而进一步满足归属与爱的需要,获得情感上的安慰。"治愈"体验能够很好地满足情感补足的需要,为当代青年提供心理支持。

三是当代青年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治愈系文化的流行,本质上反映出人民群众,尤其是青年群体对美好生活的更高层次向往。青年人处于人生的十字路口,成长与迷茫并存,会思考自我的存在、未来的方向、人生的意义等问题。在追求"治愈"体验的过程中,青年向往更有趣更丰富的生活和理想的生活节奏。

治愈系文化并非"万能良药"

当下我们的日常生活充满了忙碌、压力、计划、思虑,由此引发了焦虑、抑郁、失眠等各种情绪和生理问题。一些人总是在思考过去的错误、应付眼前的事情、计划未来的蓝图,却忽略了对当下生活的体验。

治愈系文化虽然在青年群体的成长过程中起到了一定的抚慰心灵作用,某种程度上缓和了他们在个体发展中面临的心理困境,促进其健康成长,但其作用毕竟是有限的。对于青年群体来说,尤其需要避免把这种选择当作释放压力的主要手段,从而忽略了从现实生活中汲取能量和勇气。要引导青年避免被消费主义所裹挟。在商业资本助推下,各种形形色色的文化商品都被贴上"治愈系"的标签进行售卖。不少商家为了营销,先是制造焦虑,为消费者不断植入虚假需求,然后再贩卖被夸大了治愈功能的产品,不少人陷入为消费而消费的怪圈。

很多年轻人热衷于心灵治愈、舒缓解压,但对治愈系作品,还需用更理性的眼光来看待,因为再完美的作品也不能代替真实生活。真正的治愈之道永远要在真实的生活里寻找。

本文原文来自人民论坛网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