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园:从8000元到20亿,中国股市的传奇投资人
林园:从8000元到20亿,中国股市的传奇投资人
从一名医生到中国顶尖的投资人,林园用30多年的时间在股市中创造了属于自己的传奇。他以8000元起家,通过精准的投资策略和对市场的敏锐洞察,成功跻身国内头部私募行列,被誉为"中国股神"。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这位传奇投资人的成长历程和投资哲学。
早期经历
林园,1963年出生于陕西汉中,毕业于汉中市卫生学校临床医学专业。1984年毕业后,他被分配到深圳红十字会医院担任医生。由于不习惯医院体制和通宵值班,1986年调至深圳博物馆工作。博物馆的工作相对清闲,这让他有更多时间关注当时刚刚兴起的股市。
进入股市
1989年,林园带着全家人共同筹集的8000元进入股市。他以86元每股的价位全部买进了当时面值100元的深发展。在1990年底,深发展一股拆成32股让林园的投资增值到12万元人民币。
1990年12月19日,上海证券交易所成立,股市开放,林园利用这个机遇继续炒作深发展,投资资产逐渐积累到100万。1991年初,深圳证券交易所成立,林园运用他的100万元,在之后两年里,收购并炒作深发展、深原野、深锦兴、琼民源、深华新等原始股,在其上市后实现了十几乃至几十倍的增值,到1992年,林园的股票市值已超过1000万元。至此,林园基本完成了他的资本原始积累。
灵活应变
1992年年底,股市回落到400点左右。到1993年2月份,林园基本撤离股市转战西安的房地产市场,期间担任过西安华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到了1994年下半年,上证指数跌落到了326点。1994年底,股市在超跌后迅速反弹,林园变卖地产转战已经复苏的股市,1995年以12元每股的价格买进的深发展在1996年底以40元每股的价格出手;1996年底以22元每股买进的四川长虹在1997年以60多元的价位卖出,单次交易获利在4000万以上;1997年林园利用新股发行的巨大涨幅再次获得丰厚利润。2000年以后,林园开始从股市撤出资金,2001年年初,伴随着股市的大幅回落,林园已经撤离股市并在无锡进行了其他行业的生产经营,期间担任过无锡锡东汽车广锡开发公司总经理。
股市封神
2003年,林园再次转行股票投资市场。林园借鉴了欧美成熟市场价值投资的理念,主要采取组合投资的方式,每种组合的投资规模高达千万,所投资的股票数量也明显上升。在这轮投资中,他的重仓股主要是贵州茅台、五粮液、铜都、云南白药、招商银行、宝钢、武钢、万科和中原高速等“准龙头”股以及可转债。2005年,林园股市资产已达4亿元;到2006年,林园在股市上净赚4倍,总资产翻了5倍,市值超过20亿元,堪称股市神话。
股海沉浮
2006年底,林园在深圳注册成立了深圳市林园投资管理有限责任公司。2007年3月1日,深国投和林园共同建立并以他的名字命名了一款信托产品——林园信托。此后,林园投资管理公司与深圳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合作推出深国投·林园证券投资集合资金信托计划,林园以3%的出资额获取17%的投资收益。2008年,林园投顾产品净值暴跌近60%,林园也因此备受各方质疑。2011年开始,林园逐渐销声匿迹,2011年二季度-2017年二季度期间,林园仅在2014年出现在一家上市前十大流通股东榜单上。
2017年,林园在股市上重新活跃起来,并引进了基金经理马骁雷,累计发行了84只股票,遍布中信证券、国泰君安、华泰证券和中泰证券等头部渠道。2017年,林园投资收益率排在全国证券类私募第六名,位列在管理资产10-20亿元以上的私募公司第二名。同年,林园投资旗下产品及公司雄踞多类榜单年度冠军。2018年3月份,林园称未来将长线布局医药股。但2018年的“黑天鹅”事件致使医药行业出现波动,同年10月,林园管理的部分产品净值出现“断崖式”下跌,月内净值回撤超20%。
2019年,林园投资的35只基金中的14只基金实现了翻倍,占比40%,业绩增长在30%以上的基金数量达到了25只,仅有2只基金的业绩涨幅不足10%。2021年3月5日,林园投资基金中的77号、78号基金近1个月的累计单位净值增长率下跌幅度都超过了20%。2022年初,林园投资的31只基金中29只亏损,其中2只基金跌幅超10%。截至2023年5月底,林园投资旗下的“林园投资309号”产品已经巨亏50%。
主要事迹
法国路透社、英国金融时报、美国CNN、中国中央电视台……媒体对林园进行报道。在许多人看来,林园的投资哲学与美国“股神”沃伦·巴菲特有很多相似之处,中央电视台称之为“中国股神”。2006年6月《北京青年报》还颁发给林园“中国巴菲特”的美誉,但林园不服气。“我没有效仿任何人的策略,反而是人们在模仿我,”林园在接受英国《金融时报》采访时表示,“我为什么要关注巴菲特?他是个外国人。”从8000元到超过20个亿,林园的年均复合回报率在98%以上。
林园资产配置
主要有17只股票,按所占比重大小分别是:贵州茅台(600519)、招商银行(600036)、五粮液(000858)、黄山旅游(600054)、云南白药(000538)、铜都铜业(000630)、上海机场(600009)、深发展(000001)、瑞贝卡(600439)、马应龙(600993)、江中药业(600750)、赣粤高速(600269)、云天化(600096)、工商银行(601398)、千金药业(600479)、丽江旅游(002033)和宇通客车(600066)以上资料来自2006年12月《证券市场红周刊》林园,一个中国式的证券奇迹。有人说,在道琼斯,巴菲特赚钱并不意外,而在中国股市,像林园这样从不失手地赚钱,要么他是神,要么他就是个放卫星的托,此外别无可能。没错,这是个躁动的市场,它单向存在,只能买涨不能买跌,生或死,熊或牛,泡沫或是蒸发,谎言或是重典。
尽管他的创富传奇后来引发不少质疑,但他的股票投资理念还是得到了相当多股民的认可。就像之前的几次牛市一样,领涨的上市公司往往会被流言击中,不幸的是,很多流言最终会被证实。这次似乎也不例外。5月10日,各大财经媒体头条新闻的内容只有一个:贵州茅台股份公司的高管有变。仅仅几个小时过后,网络媒体便曝出茅台总经理乔洪被双规,“贵州茅台”随即停盘。对于因持有1700万股“贵州茅台”而名满江湖的林园来说,这关系到他的核心利益,然而在接到记者电话时,他仍然表示自己的对应策略是满仓持有。用他的话来说,他买的是茅台集团的长期效益而不是管理层的精明。林园曾放过这样的“狂言”:“我的一个选股方法,就是傻瓜能够经营的公司,才是好公司。”他有自己的一套标准:“你一去这个企业(调研),他老给你谈困难,我们逆境中怎么挣扎,怎么赚钱,他老说他的管理,这一看,我至少把这个公司作为一个二流的公司。”林园说,自己喜欢的公司就是“来了(指他去企业调研而言)吃,来了玩,从不给你谈工作”。“这种公司你不用怕,他吃那么点算什么,能把这几十亿的盈利吃穷?我才不信。但这种公司肯定是能赚钱的。好的公司都是吃吃喝喝的,这不会错。”乔洪被双规的传言出现后,茅台酒公司和贵州国资委先后出面进行澄清,但外界关于乔洪被调查的传闻仍未平息。
出席活动
2007年4月,在北京大学金融投资研究生班上演讲
2017年12月,参加主题为“财富自由你”的雪球嘉年华并发表演讲
2018年,赴奥马哈参加巴菲特股东大会
2019年11月30日,在第七届雪球嘉年华上发表演讲
2020年6月18日,现身五粮液2020年年度股东大会,作为股东代表担任计票员
2020年7月23日,出席中国私募“探寻牛市”论坛并作主题发言
2020年12月20日,参加“价值•新思”2021红周刊投资峰会并进行了演讲
2021年6月27日,参加由《红周刊》举办的以“下半年投资机遇展望”为主题的高端私享论坛
2022年12月19日,出席由《红周刊》企划的“前瞻2023优质资产牛途再现”线上投资策略会
2023年3月16日,出席了由私募排排网、易方达基金主办,永安期货联合主办,万和证券、英大证券、东证期货、高临咨询、亚马逊云科技、希施玛、宏锡基金、津博基金、东英资管、牛资管协办,和讯为特邀媒体的“第十七届中国(深圳)私募基金高峰论坛”
2023年4月11日,参加了由每日经济新闻主办的2023第八届中国酒业资本论坛暨中国酒业金樽奖颁奖盛典
2023年6月12日,出席茅台股东会晚宴
2023年8月17日,出席金龙鱼路演活动
社会活动
公益慈善
2019年1月,林园举办了慈善拍卖晚宴,该活动总计出价293次,最高竞价为19.01万元。
书籍作品
《中国股神林园炒股秘籍》
获得荣誉
2018年3月,2017年度十佳基金经理,《投资快报》
2021年3月31日,中国证券私募华曜奖年度领军人物,新浪财经以及东方证券
2021年,《红周刊》名誉顾问,证券市场《红周刊》
私募榜单
2020年1月,2019年五年期十佳基金经理排行榜
2022年12月底,2022年十年期私募基金经理年化收益榜
2023年3月8日,人气私募基金经理热搜榜
2023年7月13日,百亿私募“百亿级”基金经理榜、十年期私募基金经理年化收益TOP20榜
人物评价
2006年,《北京青年报》将林园称为“中国巴菲特”。
57岁的林园,30多年前怀揣8000元冲进股市,几进几出,到现如今传言已超过百亿元的身家,与中国资本市场共同成长的超级“牛散”,缔造了一个“中国股神”的传奇。(澎湃新闻评)
作为A股设立以来的首批市场参与者,林园30多年的投资历程,曾经几次穿越牛熊。大浪淘沙下来,不仅没有被市场淘汰,反而实现了财富滚雪球般壮大,跻身国内头部私募行列,也获得股市常青树之称。(21世纪经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