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清泉:未来汽车将不仅仅是交通工具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清泉:未来汽车将不仅仅是交通工具

引用
腾讯
1.
https://new.qq.com/rain/a/20241030A01U2D00

电动汽车是实现这个目标的路径。19世纪末期,电动汽车的发展略领先于燃油车,但是到了20世纪,内燃机步入飞速发展阶段,电池却没有得到较大提升。1912年,美国最后一家电动汽车公司底特律公司申请破产,电动汽车慢慢淡出历史舞台。

矢志造一辆“不冒烟”的汽车

陈清泉院士的电动汽车研究之路始于儿时的一个梦想。他出生在印度尼西亚的一个华侨家庭,父亲从事汽车生意。从小接触汽车的他,看到汽车排放的大量烟气和工人因修车弄得全身油污的场景,便萌生了一个念头:如何让汽车不冒烟也能跑?

20世纪六七十年代,随着全球石油危机的爆发,电动汽车再次引起汽车行业的关注。陈清泉意识到,传统汽车的燃料来源——石油,是不可持续的,于是下定决心研究电动汽车。

1982年,陈清泉博士毕业后留在香港大学任教,开始专注于电动汽车研究。他大胆提出用感应电机驱动电动汽车,并在研究中采用了新的异步电机数学模型。1986年,他带领团队将一辆汽车的发动机换成了异步电机,做出了第一辆电动汽车Mark1。

1993年,陈清泉团队研制出电动汽车概念车U2001,充一次电最多可以行驶160公里,这是当时最先进的水平。U2001率先采用“三合一”动力总成,即电机、电控和变速器一体化集成,这一理念沿用至今,现已发展成“八合一”或“多合一”。

要做跟别人不一样的科研

1988年,陈清泉被推举为世界电动车协会筹备组成员,牵头筹备世界电动车协会。1990年,他在香港主持召开第10届国际电动车大会,并宣布世界电动车协会正式成立。

陈清泉主张将汽车、电机、控制等技术融合成一门新兴交叉学科,为现代电动汽车学科奠定了理论基础。他强调,做科研就要做和别人不一样的,要将科学转化为技术,再转化为产品,造福人类。

国产电动汽车有竞争力

目前,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动汽车市场,产品线覆盖乘用车、商用车、重卡等,技术已涉及智能网联、无人驾驶等前沿领域。在技术研发、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中国已经形成整体优势。

陈清泉指出,国产电动汽车虽然在材料、工艺等方面与国外产品尚有差距,但仍有竞争力。中国在相关政策、技术、市场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多个东盟国家希望借鉴中国经验,发展电动汽车产业。

汽车革命已进入下半场

陈清泉认为,汽车革命的上半场是电动化,下半场是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未来汽车将不仅仅是交通工具,还会逐渐转变为智能移动出行空间。

他提出了“四网四流”概念,即能源网、信息网、交通网、人文网,以及能源流、信息流、物质流、价值流。汽车革命不能孤立进行,需要芯片、软件、操作系统、信息、能源等多个行业协调发力。

致青年科技人才

陈清泉建议青年科技人员要用“六只眼睛”看世界,不断拓宽自己的眼界。第一只眼要有前瞻性,看到前方别人看不到的东西;第二只眼要看到后面,吸取历史教训;第三只眼要向上看,要有整体的思想和全局的思维方法,多交朋友;第四只眼要向脚下看,要能够落地,一定要将科研成果落地;第五只眼要看西方,因为文艺复兴是在欧洲,第一次工业革命在英国,科学也先在西欧发展,然后再到美国;第六只眼要看东方,例如日本、韩国等国家。横向纵向都看,全方位地看,思路才会拓宽。


陈清泉院士 田晶娟绘


图为在位于重庆市两江新区的赛力斯汽车超级工厂,AI智能检测系统在检测车辆关键部位的螺栓松紧程度。新华社记者 黄伟摄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