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习惯》重点心得:如何不靠意志力就变成你想要的人?
《原子习惯》重点心得:如何不靠意志力就变成你想要的人?
《原子习惯》这本书到底在红什么?核心不就是培养一个超级简单好启动的习惯,然后串在现有习惯后面,这样也能写一本书?很多人第一次看完之后可能都会这么想,但这本书真的值得反复阅读。它讲的不只是习惯,而是如何过上更好的人生。
这本书在谈什么?最重要的核心观念
《原子习惯》这本书涵盖两个部分,为什么要培养习惯、以及如何培养习惯。
第一次读时,很多人都会专注在"如何培养习惯",这就像去吃到饱拼命吃炒饭一样,太可惜了。
这本书最重要的是"为什么"要培养习惯?习惯只是手段,目的是:我们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例如说,想要成为可以帮助别人的作家,那绝对不是立志就会马上变成这个身份。必须持续帮助人、持续写作,才会有"帮助别人的作家"这个身份;这个身份是靠无数微小的行动塑造出来的。书上有一个比喻,每次行动都是在为新的身份投票,如果一直写,那就是为作家身份投下一票。
要投足够多,有一天就会突然发现自己已经转变了。要改变你是什么样的人,最实际的方法就是改变做的事。 而要累积足够的微小行动,最好的方法就是让养成习惯,会一直一直被执行的习惯,那就能确保自己走在正确的路上,最后变成想要达成的身份。习惯就是通往身份转变的道路。
重要的不是你现在的成功与否,而是你的习惯是否把你放在通往成功的路上。
你的习惯是否把你放在通往成功的路上?摄影:James Wheeler
《原子习惯》值得记住的 3 件事情
1. 凡靠意志力的,必定会失败
你有没有立志过要认真运动?很多人以前总会规划一周要运动三次,可是每每下班时,都觉得很累,要靠大量的意志力,才能一回家放下东西后不是坐著休息一下,而是跨上自行车去运动。想当然,上班早就消耗光意志力,下班还要靠意志力的结果当然就是没达到原本的目标。
现在很多人已经保持不间断的每天运动习惯,秘诀就是:不要靠意志力让自己运动。比如,一起床,按下煮水开关后,就把瑜伽垫展开,打开瑜伽 App 用预设的课程开始运动。这样做的好处是,趁头脑不清醒时,"预设"就是会执行运动计划。如果有一天突然不做瑜伽了,反而会打乱原本的起床流程,要花精神想一下现在要干什么。
自制力和意志力是一种短期策略,不适用于长期。你也可能抵抗诱惑一次两次,但不太可能每次都让意志力凌驾欲望。与其在每次想要做正确的事情时都鼓起意志力,不如把能量用来优化一套习惯系统,让自己预设就会执行好习惯。
最有自制力的,通常是最少用到自制力的人。当你不需要常常动用自制力,就比较容易自我克制。
2. 让习惯简单到简单没有意愿也会执行
"起床以后运动 30 分钟"比起"起床铺上瑜伽垫然后待五分鐘",哪一个比较容易执行?
想必是后者吧。所以很多人会跟自己说,铺完瑜伽垫,就算没运动,坐上去 5 分钟也算达成运动了。然后就可能会想说好吧五分鐘那就开启一个瑜伽课程,做五分鐘停下來;开始以后,就很容易执行完整组 15 分钟的课程。
曾经听过,跑步最困难的部分,就是穿上鞋子走到体育场。 书上是这么说的"让习惯简单到简单没有意愿也会执行至关重要。若能讓好习惯更方便,就更有可能贯彻。"
这当然不是说只叫你做简单的事情,而是要你尽可能让"长期下来会有回报的事情"发生。例如运动、储蓄、投资等。 有人会问:真得像你说的每天运动五分鐘有用吗?长度还不如一次去健身房运动 2 小时。还真的有用,很像是以前读书时候,每天读半小時,胜过考前熬夜读八小時;重要的是,每天都做,等于用行动替你的未来投票。
执行一项习惯的时间长短,不如执行该习惯的次数多寡重要。
因此,要让习惯简单到简单没有意愿也会执行。
3. 培养习惯最好的方式:习惯追踪器
听起来很像一个需要手动按的计时器,其实只需要拿起一支笔,找一本月历,只要有执行,画个 X 就行。
就這麼简单,重点不是实行多久,而是每天都有执行这个小习惯。例如想要保持房間整潔的習慣,就是在把一項物品物歸原位以後,就劃上大大的叉,代表今天已經完成這個習慣。
习惯追踪器,能协助你培养好习惯。图片来源:Reframing Disability
习惯追踪器有什么好处呢?主要有三个非常实用的好处:
- 有画叉的日子会变得非常明显,等于一直在提醒你,今天执行了没啊。有提醒有差。
- 畫上叉令人满足:如果你用过代办清单,你就知道把一项工作标记为已完成多有吸引力。这个习惯追踪也是类似的作用,整理一个物品就能画叉,比其他的工作都简单多了!
- 连续记录变得有吸引力:当你已经连续三天完成习惯,第四天就不会想让记录终止。这很像数学的归纳法,每一天画叉,都会让明日的習慣更容易达成。
"不要中断连续记录"是个强大的咒语。
不要中断健身的连续记录,就会比喻其更快练出好身材。不要中断创作的连续记录,就会有更令人印象深刻的作品集。不要中断习惯记录,就能成为你想要变成的身份。
总结:你的习惯会决定你变成什么样的人
西洋有一句话:"You are what you eat",套用在习惯上,你的习惯会决定你变成什么样的人。每个行动都是微小的投票,投给你想要的未来。
很多人喜欢书中的一个故事:假如你给人十枚硬币,你不能说这个人有錢。但是如果再添一枚呢?再添一枚呢?再添一枚呢?到了某个时间点,你不得不承认,一枚硬币确实可以让人致富。一个小改变可能颠覆人生吗?再一个呢?到了某个时间点,你不得不承认自己的人生被一个小改变颠覆了。
你想要变成什么样的人,是由你的微小行动决定的;你的每个微小行动,是由习惯决定的。所以,重点是:你想要变成什么样的人?那就培养怎么样的习惯,投下足够多的票,变成你想要的人。
习惯的精髓并非拥有习惯,而是成为什么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