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二孩妈妈成养生博主,一条视频收入1.6万,揭秘其成功秘诀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40+二孩妈妈成养生博主,一条视频收入1.6万,揭秘其成功秘诀
引用
1
来源
1.
https://www.yunyingpai.com/content/1052579.html
一位40多岁的二孩妈妈通过在小红书上分享"吃吃喝喝变漂亮"的养生内容,一条视频就能获得1.6万元的广告收入,每月有6-7条合作机会,如果再开通小清单带货,变现能力将更加强劲。本文将为你揭秘这位博主的成功之道,以及不同年龄段如何成为养生博主的策略。
在小红书上做养生+变美内容确实能带来不错的收益。这位40多岁的二孩妈妈通过"吃吃喝喝变漂亮"的主题,一条视频就能获得1.6万元的广告费,每月有6-7条合作机会,如果再开通小清单带货,变现能力将更加强劲。
一、选题围绕简介来
很多创作者不知道如何撰写简介和选择选题,这位博主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榜样。一个优秀的简介不仅有利于吸引粉丝,打破"只有阅读没有粉丝"的尴尬局面,还能帮助自己确立选题方向,在选择内容时更有主心骨,避免杂乱。
这位博主的简介只有短短五句话,但每句话都富有深意:
- "40岁养生姐姐,二娃宝妈"——简要刻画出自己的年龄和身份特征;
- "家有爱养生闽南婆婆"——介绍身边与养生相关的关系人物,侧面说明自己为什么如此精通养生;
- "内调|补气血|去黄|养发"——明确分享哪些方面的养生内容,相当于内容大纲;
- "吃吃喝喝变漂亮,学到手软"——点明自己能为观众带来的价值;
- "13年化妆师……"——如果有其他账号矩阵,可以简明扼要地关联起来。
除了"闽南婆婆"这一点暂时没有在她的内容中找到对应,其他几点都是她内容创作的出发点。
二、内容节奏紧+密
除了几个能够触动大众情绪的选题外,这位博主数据表现良好的内容,通常都是将多个方法的干货进行整合,而且话语节奏和画面节奏都非常紧凑。以"老中医没骗我,三个睡姿一觉到天亮"这个视频为例:
- 开篇:3句话以内,说清楚问题和预期效果;
- 正片:分成3-5个部分,每一部分都包含:小标题、具体方法、5-6句话说明如何操作、1-2句说明效果。
这样的结构设计能够有效提升完播率和收藏率。
三、不露脸做视频的2种方法
对于不想露脸的创作者来说,这位博主提供了两种不错的解决方案:
找综艺里明星的养生变美方法
例如"跟着大小S学古法变美"这个视频非常有趣,用明星的变美方法和效果作为开头,更容易吸引流量。视频的正片部分通常包含3-5个干货,上半部分使用明星综艺素材,下半部分是自己跟练的视频,通过声音和身体部位出镜,效果很好。拍摄穴位按摩视频
例如手部、腿部、肩颈穴位按摩,只需要身体部位出镜和声音露出,不需要露脸。
四、不同年龄段怎么做养生博主
养生是一个刚需赛道,不同年龄段的人有不同的困扰,每个年龄段的人都可以成为养生博主。具体来说:
- 如果你是20多岁就开始养生,可以强调"25岁退休养生"的概念,激发他人的羡慕和向往,或者以"大学生在校养生"为切入点,吸引眼球和好奇心;
- 如果你是30多岁开始养生,"养生+抗初老"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 如果你是40多岁开始养生,"保养+抗老+育儿"是一个很好的方向,特别是如果你40多岁还能保持年轻的状态,这种状态本身就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热门推荐
作家笔下那些关于年味的描写,找回童年记忆
龙蛇交替,这些吉祥话让你新年鸿运当头!
日日是好日,时时是好时:释惟清的新春祝福
总胆固醇偏高需要注意什么
吃对蔬果 健康加倍
全球含油量最高!我国培育含油量66%油菜种质资源
保持指甲健康和强壮的8种重要维生素和营养素
夏天从不敢露脚的人,都有这个难言之隐(不是脚气,还传染)
别让黑指甲毁了你的PB!医生跑者的4个防治攻略分享
甲沟炎会致脚趾麻?真相揭秘!
指甲亮度透露睡眠状况!中医:指甲出现4外观恐泄健康危机,3保养重点护甲也护肝
指甲被夹黑了,到底要不要放血?专业解答来了
新车第二年年检攻略:交管12123 vs 车千秋
土茯苓茶:中医祛湿神器?这些人要慎用
金价高位震荡,与1998年暴跌有何本质不同
1998年金价80元/克,亚洲金融危机如何重塑黄金市场
回光返照:临终前的假象与生命最后的告别
临终回光返照:是生理反应还是灵魂告别?
骨皮质皱褶:定义、成因、症状与治疗全解析
骨皮质皱褶是什么?成因、症状与治疗全解析
全球最新癌症数据发布!我国癌症发病率增加,死亡率则呈持续下降趋势!
咳嗽“咳断”三根肋骨!不是开玩笑,这种病症一定要提前预防
家庭电器保养指南:清洁、检查与故障预防
食物的储存方法有哪些
遵从本心的选择:青年人如何面对人生岔路口
农民自己杀自己养的猪,为什么可能违法?这几个要点务必要注意!
从播种到收获:家庭种植杏仁树实用指南
研究证实:杏仁富含营养,每周4份护心又降糖
杏仁润肺止咳功效佳,两款养生饮品这样做
每天10颗杏仁守护心血管,科学证实可降低疾病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