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常头晕发白「贫血」吗?一次了解贫血所需5大营养!吃哪些食物能补血?
常常头晕发白「贫血」吗?一次了解贫血所需5大营养!吃哪些食物能补血?
贫血是许多人面临的问题,尤其是女性。除了常见的缺铁性贫血,还有维生素B12缺乏、叶酸不足等多种原因导致的贫血。要改善贫血状况,需要补充多种营养素,包括铁、维生素B12、叶酸、维生素C和蛋白质。本文将详细介绍这些营养素的作用和食物来源。
贫血的症状与原因
贫血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常见症状包括头晕目眩、脸色苍白、嘴唇指甲缺乏血色等。贫血的原因多种多样,包括失血性贫血、缺铁性贫血、维生素B12缺乏性贫血、叶酸缺乏性贫血等。成年男性血色素低于13.0 g/dL、女性血色素低于12.0 g/dL可能就是贫血。如果发现贫血症状,应及时就医,确定贫血的具体原因。
贫血所需的五大营养素
铁
铁是血红蛋白的核心成分,参与氧气的运输。人体中的肌红蛋白也是由铁质合成,负责在肌肉组织中携带和储存氧气。自然界中的铁分为二价铁(Fe2+)和三价铁(Fe3+)两种形式,人体只能吸收二价铁。食物中的铁又可分为血基质铁和非血基质铁两种,血基质铁主要存在于动物性食物中,吸收率较高;非血基质铁主要存在于植物性食物中,吸收率较低。
铁的食物来源:
- 血基质铁:牛肉、羊肉、猪肉等红肉,以及猪肝、猪血、鸭血等内脏。
- 非血基质铁:紫菜、红苋菜、全谷类、坚果。
维生素B12
维生素B12是B族维生素的一种,分子中含有钴这种特殊的金属离子,呈现红色。维生素B12与叶酸共同作用,帮助红细胞的形成。当体内维生素B12含量过低时,会引起巨幼细胞性贫血。
维生素B12的食物来源:
维生素B12主要存在于动物性食物中,如肉类、内脏、鱼、蛋、牛奶等。素食者容易缺乏维生素B12,需要特别注意通过营养品补充,或从紫菜、蘑菇、天贝、绿藻、蓝藻等植物性食物中摄取,但这些植物性来源的吸收率较低。
叶酸
叶酸是B族维生素的一员,与维生素B12共同参与红细胞的合成,因此被称为“造血维生素”。叶酸与维生素B12作为辅酶,参与红细胞前体“巨幼红细胞”的合成,缺乏叶酸会导致红细胞DNA合成障碍。
叶酸的食物来源:
叶酸的食物来源广泛,包括动物性和植物性食物:
- 肉类:肝脏。
- 蔬菜类:西兰花、毛豆、菠菜、芦笋、羽衣甘蓝、红薯、大麦若叶。
- 水果类:草莓、牛油果、橙子。
- 其他:纳豆、坚果、杂粮、蛋黄、牛奶、酵母。
维生素C
维生素C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具有强大的抗氧化能力,有助于维护皮肤和黏膜的健康。维生素C能够促进铁转化为更容易吸收的形式,提高铁的吸收率,有助于预防贫血。同时,维生素C的抗氧化作用对红细胞也有良好的保护作用。
维生素C的食物来源:
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包括:
蔬菜:彩椒、西兰花、卷心菜、菠菜、马铃薯、红薯
水果:柠檬、樱桃、猕猴桃、草莓、柑橘、菠萝、番石榴
其他:绿茶或抹茶
蛋白质
血红蛋白是红细胞的主要组成部分,负责携带氧气。如果蛋白质摄入不足,将无法制造足够的红细胞,可能导致贫血。
蛋白质的食物来源:
建议每人每天摄入每公斤体重1至1.2克的蛋白质。优质蛋白质来源包括豆类、鱼类、蛋类、肉类以及牛奶。
贫血应避免的食物
某些食物成分会影响铁的吸收,如草酸、植酸、单宁酸会与铁螯合,降低吸收率。因此,在补充铁时应避免过量食用富含这些物质的蔬菜、坚果或茶。此外,钙、锌等矿物质会与铁竞争吸收,最好分开食用。不是所有贫血都是缺铁性贫血,在未确定原因前不要随意补充铁剂,以免造成身体负担。
结语
贫血的治疗和预防需要综合考虑多种营养素的补充,同时要注意饮食搭配,避免影响铁吸收的食物。如果怀疑自己贫血,应及时就医,通过专业检查确定贫血类型,再进行针对性的营养补充。
“幸运小铁鱼”计划解决发展中国家儿童铁摄入不足问题。(图片来 源:韦恩的食农生活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