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香港特殊教育需要(SEN)学生:九大类别及社会支援体系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香港特殊教育需要(SEN)学生:九大类别及社会支援体系

引用
1
来源
1.
https://www.socialcareer.org/blogs/what-are-special-educational-needs

香港,一个多元且充满活力的城市,致力于满足各种学生的教育需求。根据香港教育局的定义,特殊教育需要(SEN)的学生通常面临一项或多项目学习困难,因此需要接受特殊教育服务。这些学生所面临的挑战范畴广泛,涵盖从智力障碍到语言沟通障碍等九大主要类别。本文将探讨这九大类别的特殊教育需要,并阐述目前政府在学校及校外为这些学生分别提供的社会支援,同时探讨义工服务对于支援SEN学生及其家长的重要性。

香港SEN学童数量

根据平等机会委员会的报告所引用的香港政府数据显示,近年来香港的SEN学童数量持续增长。从2016/17年度的约四万三千名学童,增加至2021/22年度的接近约六万名。其中约四成学生患有特殊学习困难的学童,其余则有其他不同类型的SEN。

认识特殊教育需要九大类别

(一)智力障碍(Intellectual Disability)

智力障碍(智障)指的是学生的智能显著低于一般水平,发展也较其他学生慢。即使成长后,他们的智能通常也无法与成年人相比。有智力障碍的学生在学习和生活适应上均面临很多挑战,例如抽象、逻辑思考和记忆力较弱、注意力短暫、语言表达能力不足、肢体协调欠灵活,以及社交能力较弱。

(二)自闭症(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自闭症是一种发展障碍,征状通常在幼童三岁前出现,与脑部功能异常有关(如先天受损、发展异常)。这些学生在认知、思维、注意力和专注力方面与其它学生有显著差异,表现出被动、难以理解他人的想法和感受、行为偏执等特征。因此,有自闭症的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人际关系和社交沟通上均会遇到不少困难。

(三)专注力不足/过度活跃症(Attention Deficit/Hyperactivity Disorder)

注意力不足/过度活跃症的主要表现为专注力弱、过多活动量和冲动行为等。这些特征会导致受影响的学生在学习或社交方面会遇对困难。专注力不足的学生难以集中精神和专心学习,而过度活跃的学生则难以静坐专注于一项活动。

(四)精神病(Mental Illness)

精神病是一种影响学生日常生活的疾病,表现为认知、思想、情绪、感知、行为或生理功能的异常,从而影响学生的学习、社交和工作表现等。儿童和青少年常见的精神病包括焦虑症、抑郁症、强迫症等,也有更严重的情况,如思觉失调和躁郁症。

(五)特殊学习困难(Specific Learning Difficulties)

特殊学习困难涵盖一系列学习异常,例如阅读、数学、写作或动作协调上的困难。最常见的是读写障碍(Dyslexia),表现为认字和书写的困难,其学习字词的能力和与读写相关的认知能力也相对较弱;动作协调障碍(Developmental Coordination Disorder)则表现为动作不灵活,影响日常活动、自理和和学习表现。

(六)肢体伤残(Physical Disability)

肢体伤残是指中枢和周围神经系统发生病变,外伤或其他先天性骨骼肌肉系统发病所造成的肢体残障,引致某方面或多方面的日常活动受到障碍或限制。常见类别包括脑麻痹、脊柱裂、脊髓性肌肉萎缩症、肌肉萎缩症、截肢、脆骨症和少年类风湿关节炎等。

(七)视觉障碍(Visual Impairment)

视觉障碍是指即使配戴眼镜或经手术矫正后,学生视力较佳的一只眼睛仍低于正常标准,即代表有视觉障碍(简称“视障”)。眼科医生会根据个别人士的视觉敏锐度和视野角度等情況进行评估,以决定学生是属于轻度、中度、严重视障或是完全失明。一般來說,有視障的學生可能表現出視覺識別困難,如閱讀和書寫上的挑戰。

(八)听力障碍(Hearing Impairment)

听力障碍影响学生的听觉和言语沟通能力。有听力障碍(听障)的学生通常会表现为难以理解轻声对话、无助听器协助之下要依赖唇读,以及在嘈杂环境中的沟通困难等。

(九)言语障碍(Speech and Language Impairment)

学生常见的言语障碍可分为以下四大类:发音问题、语言问题、流暢问题(口吃)和声线问题。这些障碍影响学生的沟通和表达能力,例如发音不正确而导致说话混淆不清、难以理解句子的意思、组织句子能力较弱,以及错误运用声带而引致声音沙哑或失声。

目前的社会支援(学校与校外)

现时,香港政府透过不同政策局和部门的合作,包括医务卫生局、医院管理局(医管局)、社会福利署(社署)及教育局等,为有特殊教育需要(SEN)的学生提供多元化的支援。这些支援大致上可分為「学校支援」和「校外支援」两大类,旨在帮助SEN学生克服个人限制,促进他们的成长发展,并发展其学习潜能。

学校支援|SEN学生

目前,在香港的中小學阶段,教育局實行「双軌制」,为SEN学生提供学习支援。在专业评估和家长同意的基础上,教育局会转介有需要的学生入读资助特殊学校,接受更全面的支援服务。同时,教育局也推行「融合教育政策(Integrated Education)」,让更多的SEN学生能够就讀普通学校。

学校支援|特殊学校对SEN学生的支援

截至2023/24学年(以2023年9月为准),香港共有62间资助特殊学校,涵盖智障儿童学校、视障儿童学校、听障儿童学校、肢体伤残儿童学校、群育学校和医院学校等类型。这些学校会根据学生的特殊需要提供小班教学(一般为8至15人一班),并配备专业人员,例如职业治疗师、物理治疗师、言语治疗师、职业治疗助理员、护士、教育心理学家、社工或点字印製员等,以跨专业方式协助和照顾SEN学生。

学校支援|公营普通学校对SEN学生的支援

教育局在公营普通学校推动「全校参与」、「家校合作」和「跨界别协作」的融合教育模式,并为学校提供额外的人力、资源和专业支援。这包括特殊教育需要统筹主任、特殊教育需要支援老师、「学习支援津贴」、「有特殊教育需要非华语学生支援津贴」、「校本教育心理服务」和「加强校本言语治疗服务」等,帮助学校能够灵活地结合校内和社区资源,更有效地支援SEN学生。

学校支援|幼稚园/幼稚园暨幼儿中心对SEN学生的支援

对于六岁以下SEN的儿童,社署提供多种服务支援,包括到校学前康复服务为参与服务的幼稚园/幼稚园暨幼儿中心就读的六岁以下轻度残疾幼儿提供训练服务,也為教师、家长和照顾者提供支援等。

校外支援|SEN学生

香港政府透过不同部门为SEN学生提供校外支援服务,以协助他们在学校以外的生活中得到必要的帮助和资源。这些服务包括:

(一)社署的「课餘託管服務收費減免計劃」为因工作或其他原因无法在课后照顾小学子女的家长提供援助,包括SEN学童的家长。根据家庭的经济状况,提供全费、半费或三分之一费用减免的资助,以协助低收入家庭。

(二)社署为低收入家庭的六岁以下正轮候资助学前康复服务的SEN儿童提供「学习训练津贴」。这项津贴旨在帮助家庭为他们的SEN儿童提供适当的學習和发展支持。

(三)医务卫生局推出的「跃动同行先導計劃」为患有或怀疑患有专注力不足/过度活跃症及其相关合并症的儿童及青少年提供综合跨专业的评估、治疗及支援服务,以促进他们的整体发展。

(四)医管局推行的儿科与儿童及青少年精神科跨专业协作服务模式:专为情况较轻微和稳定的患者提供服务,透过多专业团队合作,为他们提供全面的医疗和心理支援。

(五)精神健康咨询委员会的「精神健康项目资助计划」旨在为SEN儿童和青少年提供额外支援,帮助他们克服学习困难,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

义工服务对SEN学生和其家长的重要性

除了政府提供的校内外支援之外,香港亦有一些关注SEN学童发展的非牟利机构(NGO),致力於为SEN学童和其家长提供持续的支援服务。可是,由於资源所限,这些机构需要义工的协助。对SEN学生及其家长而言,义工的参与和支持是非常重要。透过义工服务,市民不但能帮助SEN学生在学業和社交方面取得進展,也為他們的家長提供適切的支持,進一步促進社會的包容和理解。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