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中国科学院大学研究团队揭示沙门菌流行分布特征和疾病负担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中国科学院大学研究团队揭示沙门菌流行分布特征和疾病负担

引用
1
来源
1.
http://hias.ucas.ac.cn/life/info/1451/2071.htm

沙门菌(Salmonella)是一种全球广泛传播的病原菌,可导致人类食源性沙门菌等疾病,对全球公共卫生和动物养殖业构成巨大挑战。沙门菌的多样性和广泛宿主谱使其防控更加复杂,特别是在抗生素耐药性日益严重的背景下。

近期,中国科学院大学杭州高等研究院生命与健康科学学院乐敏课题组通过系统收集、梳理中国范围数据集和元分析等多种研究方法,探讨了沙门菌在中国及全球的时空分布、主要血清型特征及抗菌药物耐药趋势,揭示了沙门菌的流行规律、抗生素耐药性发展及疾病负担,为制定更有效的防控政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研究发现

研究团队从“同一健康”(One Health)理念出发,系统梳理了1967-2021年间562项高质量研究(涵盖超五百万个样本,其中NTS阳性样本超八万),揭示了沙门菌在中国的流行特征:

  • 中国非伤寒沙门菌(NTS)总体平均流行率为7.35%,其中北方地区(8.19%)高于南方地区(6.94%)。
  • 在不同家畜中,特定血清型的流行情况各有差异:家禽中S. Enteritidis和S. Indiana在北方流行率较高,猪和反刍动物则是S. Typhimurium和S. Derby的主要宿主。


不同来源非伤寒沙门菌的时空流行规律

抗生素耐药性研究

研究还发现,自2020年饲料抗生素禁用后,NTS总体耐药率虽有所下降,但仍高达73.63%,凸显合理用药和强化监测的必要性。数据显示,禽类与人源NTS分离株的耐药模式高度相似,强调食物链上游控制对减轻人群感染负担的关键作用。


沙门菌耐药性研究结果

血清型流行趋势

研究揭示了不同地区主导血清型的时间动态:过去十年,S. Enteritidis和S. Typhimurium的流行率显著上升,而S. Derby和S. Agona逐渐减弱。这些发现不仅为NTS流行病学研究提供数据支持,也为制定精准防控政策和优化食源性疾病管理策略奠定基础。

研究意义

该研究成果近日发表于《Journal of Global Health》,并得到了浙江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3C03045)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2YFC2604201)等项目的资助。研究呼吁通过持续监测和有效干预,实现更高效的疾病控制和健康保障。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