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称NASA想“合规”研究中国月壤,“确保与中方交流不违反沃尔夫条款”
美媒称NASA想“合规”研究中国月壤,“确保与中方交流不违反沃尔夫条款”
在中国探月飞行器嫦娥六号实现世界首次月球背面采样返回后,嫦娥六号任务向全球发布了机遇公告,欢迎世界各国参与研究月球样品。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1日报道称,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局长比尔·纳尔逊表示“很高兴”听到这个消息,还说NASA正在研究与中方可能的交流会不会违反沃尔夫条款。
“中国政府现在拥有了其他人从未拥有过的东西——来自月球背面的岩石和土壤。”CNN在报道中写道,作为地球之外的物质,月壤一直吸引着世界各地的科学家们。报道称,珍贵的月壤样本对于了解月球的起源、演变过程乃至太阳系的历史都具有极其重要的科学价值。中国国家航天局上周在新闻发布会上宣布,欢迎各国科学家申请样本并分享成果。对此,纳尔逊称:“很高兴听到中国国家航天局打算分享。”
NASA局长纳尔逊接受采访。美国“太空”网站
纳尔逊在表示欢迎的同时,不忘提及美国曾经的功劳。他说:“让国际社会可以使用它(样本),就像我们之前带回更多样本时一样,就像半个世纪前,我们从6次阿波罗登月任务中获得样本后做的一样。”
CNN称,美国获得中方这些样本可能会受到2011年生效的一项名为“沃尔夫条款”的阻碍,该法律禁止NASA在未经国会或联邦调查局授权的情况下,使用政府资金与中国或其机构进行双边合作,这实际上禁止了NASA与中国同行的常规合作。
在这种情况下,纳尔逊通过向NASA资助的研究人员“开绿灯”,来确保他们能够申请获取样本。CNN提到,去年8月,中国宣布嫦娥五号月球科研样品将面向国际开放申请后,纳尔逊就是这么做的。纳尔逊还对CNN“保证”,NASA的科学家和律师一起参与这一过程,确保与中方的交流不违反法律,“到目前为止,我没有看到违规行为”。他还强调,任何类似的样本研究申请,都必须通过同样的审查程序。
航空专家张宝鑫2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美国之所以对这次嫦娥六号带回的月球样本如此感兴趣,是因为这份月球土壤样本是从月背取回的,从各国已经公开的分析资料来看,这跟此前取回的月球样本存在较大的不同。通过分析不同区域的样本,研究人员可以更全面地认识月球,纠正以往研究中的偏差。对美国来说,这一样本也能为其“重返月球”计划提供宝贵的研究材料。
提到中美所谓“登月竞赛”时,纳尔逊对CNN表示,中国目前的目标是“在2030年之前”将航天员送上月球,而美国“重返月球”的时间预计是“2026年下半年”。报道称,尽管中国的机器人登月任务最近取得了成功,纳尔逊仍然相信,NASA的“阿尔忒弥斯计划”将在第二次太空竞赛中击败中国,将人类送上月球。
CNN称,在机器人探月方面,中国占据优势,“自1968年以来,美国政府就没有成功地使机器人航天器在月球上着陆。”报道称,NASA目前正在通过其“商业月球有效载荷服务”计划资助私营公司开发月球着陆器。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6月27日下午举行新闻发布会。当被问及这次月球样品的研究和申请机制以及是否向国外科研团队开放申请时,国家航天局国际合作司负责人刘云峰表示,在月球与深空探测之初,中方一直积极推动国际合作,为了有效地促进月球与深空探测领域的国际合作、联合研究和应用,促进科学成果的国际共享,中国国家航天局先后制定了月球样品管理办法和月球样品及科学数据的国际合作实施细则,详细公布了月球样品研究的申请流程和开展月球样品国际合作的具体信息。中方欢迎各国科研人士按照有关流程提出申请,共享惠益。
在7月1日举行的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有记者提问,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发言人费斯·马可28日称,中国与法国、意大利、巴基斯坦和欧洲航天局合作开展从月球背面采集样本的任务,但并未寻求NASA的参与。虽然中国欢迎世界各地的科学家参与研究月壤,但中国没有直接邀请NASA。发言人对此有何评论?
外交部发言人毛宁表示,中国政府对中美航天交流合作持开放态度。嫦娥六号任务向全球发布了合作机遇公告,我们也欢迎世界各国参与研究月球样品。
“美方似乎忘了‘沃尔夫条款’等国内法的存在,不知道美国科学家和相关机构会不会被本国政府允许参与对话交流合作。”毛宁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