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数据传输接口的汇总
各种数据传输接口的汇总
本文将简要介绍一下可能会遇见的各种接口,包括VGA、DVI、HDMI、DP、雷电接口和USB Type-C等。这些接口在日常生活中广泛应用于各种设备的数据传输,了解它们的特点和优劣有助于更好地选择和使用相关设备。
VGA接口
VGA(视频图形阵列)于1987年由IBM公司推出,用于将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进行传输、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进行显示。
VGA优势在于其广泛的兼容性和简易性,缺点在于其容易造成画面的失真、不支持音频信号传输、不支持高分辨率显示,已经被更先进的数字接口取代。
DVI
DVI(数字视频接口)于1999年由Silicon Image、Intel(英特尔)、Compaq(康柏)、IBM、HP(惠普)、NEC、Fujitsu(富士通)等公司共同组成DDWG(数字显示工作组)推出的接口标准。用于高速传输数字信号,接口形式分为DVI-D、DVI-I、DVI-A三种。
类型 | 传输信号类型 | 信号线针数 | 支持最大分辨率和刷新率 | 备注 |
---|---|---|---|---|
DVI-I | 数字/模拟 | 18+5 | 1920*1200(60HZ) | 可转换VGA |
DVI-I | 数字/模拟 | 24+5 | 19201200(120hz)25601600(60hz) | 可转换VGA |
DVI-D | 数字 | 18+1 | 1920*1200(60HZ) | 不可转换VGA |
DVI-D | 数字 | 24+1 | 19201080(120hz)25601600(60hz) | 不可转换VGA |
DVI-A | 模拟 | 12+5 | 已废弃 |
DVI的优点在于视线里更高质量的数字信号传输,同时减少了信号在传输过程中的衰减,兼容性高。缺点在于DVI不支持音频信息的传输,达不到4K标准的分辨率。
HDMI
由HDMI组织(由日立、松下、东芝、索尼等传统电视厂商发起)在2002年12月9日发布HDMI1.0标准,标志着HDMI的诞生。
时间 | 特点/改变 |
---|---|
HDMI 1.0 | 2002.12.9 |
HDMI 1.1 | 2004.5 |
HDMI 1.2 | 2005.8 |
HDMI 1.3 | 2006.6.22 |
HDMI 1.4 | 2009.5.28 |
HDMI 1.4a | 2010.3.4 |
HDMI 1.4b | 2011.10.11 |
HDMI 2.0 | 2013.9.4 |
HDMI 2.0a HDMI 2.0b | 2015.4.8 |
HDMI 2.1 | 2017.1.4 |
优点在于支持高分辨率、支持热插拔、支持防止版权内容非法复制的HDCP(高带宽数字内容保护)、通过单根线缆实现对于视频音频信号的无压缩传输。缺点在于支持的帧率低,长距离传输信号时存在信号衰减问题,且受到HDMI线缆的长度限制,对于需要长距离传输的场景可能存在问题。且需要交纳每年10000美元的授权费和每个HDMI线0.15美元的销售费用,有HDMI标志收费0.05美元,遵循HDCP收费0.04美元。
DP
DP(DisplayPort)由VESA(视频电子标准协会)标准化,免认证免授权费。主要用于视频源和显示器等设备之间的链接,同时支持音频、USB以及其他数据的传输。
时间 | 特点/改变 |
---|---|
DP1.0 | 2006.5 |
DP1.1a | 2008.1 |
DP1.2 | 2009.12.22 |
DP1.3 | 2014.9.15 |
DP1.4 | 2016.2 |
DP2.0 | 2019 |
优势:高带宽高分辨率,多流传输(单接口连接多显示器),无需授权费。高质量音频传输。
雷电接口(Thunderbolt)
雷电版本 | 发布时间 | 接口外观 | 带宽 |
---|---|---|---|
雷电1 | 2011 | Mini dp接口外观 | 10Gbps |
雷电2 | 2013 | Mini dp接口外观 | 20Gbps |
雷电3 | 2015 | USB TYPE-C外观 | 40Gbps,支持6个设备菊花链 |
雷电4 | 2020 | USB TYPE-C外观 | 40Gbps,连接双4K或单8K |
优点:
- 全兼容(兼容UFS3.1(3.2),兼容DP1.2(1.4),兼容不需要任何转接设备就可以做到文件传输,视频传输,充电(DP1.3及以上),外接显卡坞,音频传输)
- 高带宽(支持雷电三及以上协议的接口的带宽则直接达到了40Gbps,超大的带宽可以完美的适应不同的场景,它可以直接驱动4K 120Hz的屏幕;同时也正是因为高带宽的特性,雷电接口可以支持显卡拓展坞。)
USB Type-C
USB Type-C在2014年由USB实施者论坛正式发布,设计目标是简化并同意设备连接方式,同时提高数据传输的效率和便利性。2015年苹果首次使用USB-C接口,标志着技术的普及。
技术特性:
- 通用性:支持多种传输和充电协议,允许传输数据、视频、音频等信号,也支持快速充电
- 支持高速率的数据传输和高功率的充电:支持最高240W的充电数据,支持最高40Gbps(雷电4接口)
- 方便性:设计接口允许正反插拔,便利用户使用,拥有高普及性,提高了使用的便利性
USB,通用串行总线
根据物理形态,分为USB Type-A、USB Type-B、Mini-USB、Micro-USB、USB Type-C。根据协议类型分为:
协议版本 | 发布时间 | 带宽 |
---|---|---|
USB 1.0 | 1996 | 1.5Mbps |
USB2.0 | 2000 | 480Mbps |
USB3.0 | 2008 | 5Gbps |
USB3.1 | 2013 | 10Gbps |
USB3.2 | 2017 | 20Gbps |
USB4 | 2019 | 20Gbps 40Gbp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