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网络“丧文化”对大学生的不良影响及引导策略研究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网络“丧文化”对大学生的不良影响及引导策略研究

引用
1
来源
1.
http://xxbzz.xxbcm.com/xxbzz/20240909/html/content_20240909189001.htm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信息时代的深入发展,网络“丧文化”现象逐渐凸显,大学生的价值观、生活态度及社会心态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种文化现象不仅影响着大学生的个人发展,也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本文将深入剖析网络“丧文化”的表征与特点、成因和影响,并提出针对性的引导策略,旨在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育积极向上的乐观心态。

“丧文化”由最初引起青年大学生内心共鸣和自嘲开脱的一种网络亚文化形态,发展到网络媒体的刻意迎合和积极营销。

研究背景

随着网络科技的迅速发展,信息传播的速度和范围得到了极大的扩展。在这样的背景下,一种被称为网络“丧”的社会现象在大学生群体中迅速崛起。“丧文化”主要通过社交媒体、网络平台等途径传播,表现为一种消极、颓废、绝望的情绪状态和行为倾向。这种文化的出现并非偶然,而是与大学生的多重压力、心理需求以及网络环境的特性紧密相关。“丧文化”由最初引起青年大学生内心共鸣和自嘲开脱的一种网络亚文化形态,发展到网络媒体的刻意迎合和积极营销,致使主流意识形态受到冲击。如果长期沉浸在“丧文化”的氛围下,理想信念和价值选择必然会受到影响。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青年强,则国家强。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因此,深入研究网络“丧文化”有助于理解大学生群体的心理状态,助推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对于培育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网络“丧文化”的表征与特点

反叛、自嘲与逃避

网络“丧文化”在网络空间的虚拟剧场中以一种批判的方式进行话语建构,是温和的抵抗,通常以反叛的姿态出现,通过自嘲的方式,对主流价值观持有怀疑、逃避甚至抵触的态度,并进行自我消解来暂时摆脱现实生活中的压力和困扰。网络“丧文化”的反叛特征表现在对主流价值观的挑战,对现实社会的一种反抗。在这种文化氛围里,积极乐观、追求上进的价值观被视为束缚,而颓废、消极、不在乎的态度则被看作自由和个性的象征。网络“丧文化”中充斥着自嘲和黑色幽默的元素,通过自我调侃和反讽来表达对现实生活的不满与无奈。“万事开头难,中间难,最后更难。”“谁说我不会乐器?我退堂鼓打得可好了。”这种自嘲并不是真正的自我贬低,而是压力的宣泄,想要通过幽默的方式来应对现实的压力和困境。网络“丧文化”中的很多元素都体现了对现实的不认同和疏离情绪,人们想要逃避现实世界,并沉浸在个人世界中,通过网上冲浪来寻找心灵的慰藉和寄托。不过,在网络中“丧”中带乐的自嘲与逃避后,回到现实生活中依然继续奋斗。网络“丧文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