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甄嬛传》心理分析:五位主角的生存智慧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甄嬛传》心理分析:五位主角的生存智慧

引用
1
来源
1.
https://onyourpsy.com/empresses-in-the-palace-review/

《甄嬛传》自推出以来,已深深植根于观众心中,成为一部经典之作。该剧通过深刻的人物刻画、扣人心弦的剧情,以及对古代宫廷生活的细腻描绘,吸引了无数观众。特别是在春节期间,八大电视台的马拉松式连播更是让《甄嬛传》成为许多人过年的固定节目。2024年,"皇上驾崩"的场景更是引发了六万多人在线参与公祭的壮观景象。

《甄嬛传》之所以成为经典,不仅因为其复杂的故事线和丰富的人物设定,更因为它超越了一部单纯的宫斗剧,深入探讨了人性的方方面面。正如网络上流传的那句话:"没有甄嬛接不住的梗",从家庭、职场到感情,剧中情节都能与现实产生共鸣,让观众在不同年龄阶段都能找到情感的共鸣点。

接下来,我们将从心理学的角度,运用防御机制理论,深入分析剧中的五个重要角色。

压抑个人情感、展现成熟与利他的甄嬛

作为剧中的主角,甄嬛是全剧的灵魂人物。她的人生经历充满了苦难,但她始终保持着稳定的自尊,用成熟的方式应对各种挑战。在关键时刻,甄嬛常常能够压抑自己的情感,比如在面对婢女浣碧被赐婚给旧爱果郡王时,她忍住内心的痛苦,对果郡王说:"其实浣碧是我的亲妹妹,你一定要好好对待她。"

甄嬛经常压抑自己的个人情感和内心冲突,将伤痛化作对他人关怀与照顾的动力。这种成熟的心理机制使她在宫斗中立于不败之地,最终成为后宫的主宰。压抑并不意味着欺骗自己或否认情感,而是在必要时为了更长远的利益,如梦想、家人、工作等,进行自我克制,是一种成熟的应对方式。

理想化皇上、转移愤怒到他人身上的华妃

华妃年世兰是剧中人气第二高的角色。她是一个十足的反派角色,但她的敢爱敢恨、轰轰烈烈的爱和任性妄为却赢得了观众的喜爱。

华妃对皇上的爱充满了理想化的幻想,她认为皇上只喜欢她一个人,对皇后只是礼敬,对其他嫔妃只是一时被迷惑。然而,她怎么可能不知道皇上同时爱着好多人呢?但她却把皇上美化成完美的人,把与皇上的关系美化成完美的关系。

这种内心的矛盾和无法接受的情感,通过愤怒和嫉妒转移到位阶比她低的人身上,通过攻击和打压其他妃嫔、婢女和太监来安抚自己的不安全感,宣泄内心的不快。这正是所谓的"踢猫效应":爸爸在工作中遇到不顺,回家对妈妈发火,妈妈又骂小孩,小孩再踢猫,这正是转移作用在日常生活中的典型例子。

反向由爱生恨、用自贬来被动攻击的安陵容

安陵容是《甄嬛传》中心境转折最复杂、使用最多防御机制的角色。十年前,许多观众最看不惯的是自怨自艾的安陵容,但十年后步入社会、踏入职场,才发现自己拿到的恰恰是安陵容的剧本,缺少甄嬛的美貌、没有华妃的家世,原来只是想要凭借自己的力量,好好地活下去。

安陵容与甄嬛的初见,是受到甄嬛的解围,从此将她理想化为生命中的明灯,渴望得到同等的关爱与重视,但安陵容却经常扭曲甄嬛的善意,觉得甄嬛对她的关心只是一种施舍或安抚。这源于她内心的自卑和不安全感,她将母亲被父亲抛弃和利用的经历内在投射到自己身上。因此,出于自卑和嫉妒,再加上婢女宝鹃的挑唆,她对甄嬛由爱生恨,产生了一种反向作用的心理反应。

由于在宫中的地位与资源无法与其他人相比,不能直接表达自己的不快,安陵容只能用自我贬低的方式进行被动攻击。比如:她常对甄嬛说"妹妹卑微",看似是避免冲突,实则是挑起争端,传达出一种"是你负我"的氛围。但是,不得不提安陵容也有她成熟的一面,她不断在补偿自己的不足,费心苦练刺绣、制香、唱歌、冰嬉,你也可以感受得到她有多努力。

若你也在安陵容身上看见自己的影子,别忘了肯定自己的努力和才华,真心相信他人的好意,为自己的人生做主。

潜抑所有好恶、自卑又猜疑的雍正帝

接下来这位是《甄嬛传》中比较少被讨论,但可能是最可悲的人之一,男主角雍正皇帝。在剧情中,雍正的皇位得来不易,忌惮才华好、外貌帅又年纪轻的弟弟果郡王,皇上也很担心被推翻、被夺位,使得他无论是在前朝或后宫,都在猜疑中度日。

为了保护自己最高权力的地位,皇上只能潜抑所有的喜好和厌恶,久而久之也屏蔽掉自己的感情。比如在第一集中,皇后提醒皇上"老祖宗的规矩食不过三",就可以知道皇上连吃东西都不能同一道菜夹超过三口,以免不小心泄露自己的喜好。

皇上在面对后宫的嫔妃时,也很压抑自己的真心,他一直把她们都当成已故的第一任皇后-纯元皇后的替代品。直到他昏迷时无意识中叫出甄嬛的小名,而不是纯元皇后的小名-菀菀,大家才明白原来皇上早已爱上了甄嬛,甚至可能连他自己都还没有意识到。

所以,潜抑是指人在不知不觉中,将无法接受的念头、感情、记忆或是冲动,压到潜意识的深处。压抑也常伴随着情感隔绝,让人减少情绪上的痛苦。虽然这些感受被压下来了,却不会就此消失,而是在暗中影响人的行为,让人做出一些连自己也不太明白的事情。

运用幽默、化苦痛为手腕的苏培盛

最后,来谈一下皇上身边的总管太监,苏培盛。苏培盛是宫中的一位特殊存在,俗话"伴君如伴虎",能够在皇上身边侍奉几十年,他的社交手腕绝对是一等一。

在《甄嬛传》的一个著名场景"滴血验亲"中,当甄嬛被指控孩子并非皇上亲生时,皇上当下既混乱又震怒,这时,苏培盛展现了他幽默的一面,一句"奴才没有生育能力!这槿汐跟温太医怎么可能是奴才的孩子!"就逗乐了皇上,消解了皇上的疑心,也化解了甄嬛的危机。

虽然作为宫中的传统男性,不能生育是苏培盛内心一生的痛处,但他却能用幽默来升华这种苦痛,并达到利他的效果。这种幽默不同于表演或脱口秀中的搞笑,在心理学上,幽默更像是把自己的痛苦转化为一种推动生活前进的工具,或者是一种帮助他人的力量,这其实是一种非常成熟而高端的能力。

透过介绍《后宫甄嬛传》中五个重要角色的生存策略,除了对于这些防御机制有一些认识,也是希望大家更愿意去探索自己内心的需求,并试着反思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是否经常像某一个角色使用特定的方法来排解不安。

使用防御机制来保护自己并不是坏事。然而,如果过于频繁地使用某些方法,或主要依赖不成熟的防御机制,就可能对自己或周围的人造成伤害。不成熟的防御机制,像转移、扭曲、潜抑,往往是我们在不知不觉中使用的;而成熟的防御机制,像压抑、补偿、幽默,则是我们在有意识地使用来保护自己或化解心理冲突的方法。

不过,也提醒大家不必时刻分析自己或朋友,最重要的是,理解和接纳自己的情感,并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来应对生活中的挑战,享受每一刻,用心生活!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