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萤火虫之墓》到《秒速五厘米》,宫崎骏和新海诚的区别在哪里
从《萤火虫之墓》到《秒速五厘米》,宫崎骏和新海诚的区别在哪里
宫崎骏和新海诚是日本动画界的两位巨匠,他们的作品各具特色,深受观众喜爱。本文将从画面风格、故事情节和深层寓意三个方面,对比分析宫崎骏的《萤火虫之墓》和新海诚的《秒速五厘米》,探讨两位导演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创作理念。
画面风格
动画本身就是艺术的产物,它包容了美术、音乐以及多媒体,能够向视觉传达丰富炫彩的画面。艺术的表现形式是多样的,动画片作为载体,所承载的艺术创造也是种类繁多的。通常我们见过泥偶动画、手绘动画、水墨动画,也有版画等。动画的制作工艺纷繁复杂,但是却能够给我们带来丰富的视觉感受。
每一部动画片都有自己的特色,根据故事情节的需要其画面风格也各不相同。在日本风格的动画片中有两部代表,其画风写实、画面精良、情节丝丝入扣,让人体会到何谓视觉交响乐。
《萤火虫之墓》是一部纪实性的动画片,故事背景是二战期间所发生的事情。相对于通常记录战争描写英雄或是部队的影视作品不同的是,《萤火虫之墓》是以小孩子的视角来记录整个战争发生、发展的过程以及战争对人们的影响。
作为纪实性的动画影片,其背景画面也都以写实手法表现。动画片开篇出现了主人公身穿制服,但是却以画外音的方式交代自己死了,接着通过他的引领,我们看到了夜晚的车站,昏暗的灯光下几个衣衫褴褛的小孩几近残喘地倚在石柱旁。男主人公死了,僵硬地瘫倒在地上,车站的工作人员将其携带的糖果盒扔到草丛中,美丽的萤火虫星星点点在黑夜中闪烁,忽然看到草丛中出现了穿着红衣服的小女孩,然后男主人公拉着小女孩的手向画外走去,这就是动画片的开场。
开场昏暗的色调,压抑的画面,写实的场景营造出战争所带来的悲剧色彩,但是美丽的萤火虫在黑暗中闪烁的一瞬让我们感受到那些鲜活的生命对于生的渴望。天空中几架翱翔的飞机,营造了战争紧张的气氛。从奔跑的人们,到居家的摆设,再到火焰弾摧毁城市一幕幕的画面,虽然画面中的天空晴朗,但以灰暗的基调预示战争将要开始。
战争无法给人们带来色彩,能带来的只有伤痛和胸中的那层灰暗。《萤火虫之墓》就是以色彩并不鲜明的画面来刻画整个故事,但是人物塑造细腻画面精致,不知不觉中竟被导演引领到故事情节中,跟随主人公一同开启艰难辛酸的旅程。
相对于《萤火虫之墓》那触目惊心的画面,相反《秒速五厘米》唯美浪漫、精致柔和的画面不得不让我们享受其中。
《秒速五厘米》精致到无论哪一张面画拿出来都可以作为桌面,这样精良的画面,轻松明快的画风能够让观赏者立时感受到愉悦的气氛。《秒速五厘米》的第一幕出现水中倒映的樱花树,樱花瓣在空中缓慢散落,美丽而明快的色彩,清亮闪烁的光影变化构成了一幅幅美丽的画面。
明快的色调是整部动画的基调,基于这一原则,整部影片让人能够感受到美好尽收眼底,柔美的音乐配以色彩斑斓的画面一再让观赏者步入美丽的仙境。
《秒速五厘米》的画面极其细腻,不似一般的动画片,有很多地方都可以以幻灯片的形式交代时间、地点,但是这部影视动画片观赏下来,足以让我们感受得到画面中的风云雪雨,即便是鸟语花香似乎也会在周身萦绕。通过画面,寂寥的夜幕伴随着最后的余晖滑下地平线,在茫茫人海中感受另一颗心的距离,就像樱花飘落每秒钟时速五厘米,当那久违的记忆在人群中擦肩,回眸,那人已不在原地。
等待、彷徨、找寻那曾缓慢流逝的记忆,就像发射到天空中的卫星,伴随着排放气体的推动力猛然向未曾熟悉的领域发射,游走的轨迹探索茫然的未知,余晖下的喷气划出一道美丽的风景,伴随着柔和的风四散开来,无法定格,也无法回首。
夕阳下的教室被余晖充满,明暗交错重叠,逆光的脸庞就像娇嫩的鸡蛋黄。车子的后视镜分明看得到车后的一切,细腻到都能捕捉到风的影子。排着人字型的大雁在飘雪的季节向南飞去,在空中不时交替位置、变换队形,跟随大雁飞过的痕迹,镜头在天空盘旋,云朵和夕阳的光晕不时变换。
明快晴朗的日光、柔和淡雅的夕阳、忧伤寂寥的月光,每一幅画面都深刻地感受到主人公成长的心路历程。
情节
故事都是一个个情节编织而成,作为好的动画故事影片,经典的情节也必不可少。宫崎骏的《萤火虫之墓》,情节紧凑,人物刻画细腻。
以倒叙方式讲述了故事的内容,开篇交代了结果,主人公死了,紧接着哥哥带着妹妹的灵魂踏上了回家火车,在霓虹闪烁的城市中,主人公寂寥的眼神将观众带到他那残酷的战争中。故事刚开始就有一个情节让人印象深刻,防空警报在城市拉响,所有人都紧张逃难到防空洞。
镜头切换到主人公的家中,哥哥在家里的院前埋下储存的食物,任性的妹妹不愿去防空洞向哥哥撒娇,而妈妈在那么紧急的时刻还要回房收拾东西,不知何为战争,没有意识到危险的一家人,闲散地整理各自的事情。
伴随着战机在空中抛洒火焰弹,哥哥慌乱的背起妹妹逃难,而妈妈则被大火淹没。事后,脱离危险的兄妹俩在临时救济站知道了妈妈还活着的消息,但是妈妈烧伤过于严重,满身包裹得像木乃伊,最终还是没有幸存下来。
在沙滩上哥哥为了不让妹妹知道妈妈死去的消息,强忍着泪水,在单杠上杂耍,逗哭着想找妈妈的妹妹开心,晴朗的海滩下两颗受伤的心灵震颤着。
两个无依无靠的孩子投奔到乡下的姨妈家,刚开始和颜悦色的姨妈悉心照料着两个孩子。当知道孩子的妈妈去世,爸爸音信全无的消息后,姨妈的态度180度地大转变。给自己孩子和丈夫吃丰富的饭菜,却给两个小孩子吃稀饭,并且逼着孩子离开自己家。通过动画片的细节可以感受到姨妈的势利,可以深深感受到人性的冷漠、世态炎凉。
可怜的两个孩子搬到防空洞独立生活,简单而艰难地过着日子,不过也有一段美好的记忆,伴随着痛苦,妹妹不再任性。当他们没有钱没有饭无法生存的时候,妹妹病倒了,哥哥想要让妹妹有足够的营养被迫去地里偷食物,以致被发现遭到毒打。当哥哥回到城里的银行取出所剩不多的钱为妹妹买回营养品时,妹妹已经饿得连咀嚼的力气都没有了。可怜的妹妹嚼着西瓜,眼睛黯然失色嘴唇微微颤动着,嘴里低声说着真好吃。这段细腻地刻画出小女孩无力的神情,最终小女孩还是被饿死了。
哥哥收拾了妹妹的骨灰,放在妹妹最喜欢的糖果盒中,伴随着节奏沉重的音乐,回到了影片开始的那一幕,哥哥领着妹妹消失在漫天的闪烁的萤火虫中。
唯美动画片《秒速五厘米》,整个影片分为三段《樱花抄》《宇航员》《秒速五厘米》。第一话《樱花抄》以插叙的方式讲述两位主人公小时候坚固的友谊以及转学后的重逢。
第二话啊《宇航员》以叙事的方式,通过暗恋贵树的女孩—花苗的视角来展现贵树与明里分别后的生活状态。第三段《秒速五厘米》中分别刻画了明里长大后的生活以及内心的彷徨,最终在城市中无数次地擦肩依然错过了相见。这是一部记录了岁月的成长以及青涩情感的唯美爱情影片。
唯美的画面,纯真而挣扎的情感,也许让我们有着些许遐想,也许让我们在某一时刻驻足,也想回首一下青涩年代。清晨里贵树一个人在教室里孤单写信的身影、破败而静默的邮筒、樱花瓣飘落在空中、灯火通明的城市以及雨天里的足球场,这一个个场景即美丽又让人感到些许落寞。
在两位主人公分别后的一个大雪天的晚上,男主人公贵树为了去看望明里,不远千里乘坐火车到明里所住的小岛上。
城市中弥漫的大雪,凄凉而寂静的火车站,贵树焦急地等待延误的火车能够奔向明里所在的站台。在转站的过程中,贵树丢掉了写给明里的信,迫切与失落的心情交织,最后贵树终于在末班车上来到了明里的站台。彷徨的心情,担心无法见到明里的焦灼,又带着能够见到明里的喜悦错综复杂。
最终两人见面,明里的便当菜色宜人瞬间温暖了整个冰冷的画面。第二日的清晨,带着不舍两人最终道别。情节上《太空人》那一段,令人印象最为深刻的是火箭发射,唯美干净的天空,云朵飘飘夕阳西下,红霞映照半边天。
火箭发射的喷气云划过的痕迹将空间分隔,伴随微风拂过,痕迹被缓缓吹散。夜色降临,贵树和花苗在超市买酸奶的场景,不大的便利店,被货物整齐的堆满,精致的画面,即便是货物上的每一个标志都能清晰可见。
《太空人》的最后,因为贵树落寞的眼神、孤单的身影,最终花苗没有选择表白。
她们走过的小路,风将草地的叶子层层吹起。花苗为排解心中的秘密,在海浪中翱翔,拍打的浪花迎合着滑板翻滚,霎时让人感受到清新爽朗,从男主人公的孤独中走出来。最后一段《秒速5厘米》,情节也是最为纠结的,和第一段里呼应的过火车道那一定段。
男女主人公一同回身,两列火车先后从他们的身后疾驰而过,明明感受到再次重逢的两个人再次错过。形单影只的贵树长大后的彷徨,与晴朗的天气形成鲜明的对比,而女主人公明里面对无名指上的订婚戒指又有着些许的失落,影片最后以画外音的方式诉说着两人梦到十三岁时的情节,影片在唯美又带着些许遗憾的歌声中结束。完美的情节,细腻的画面,每分每秒都使得观赏者心弦震颤。
唯美浪漫的画面,却深深感受到男女主人公那种无奈与寂寞。两部美丽而伤感的片子,美得让人疼惜又让人心碎。
启示
战争也好,和平也好,心灵总希望被温暖充斥。世态炎凉、战争的残酷,多少人经历过支离破碎生死别离。战争、瘟疫、饥荒,带来的是恐惧是疲惫,没有光明的明天是多么的残酷。看到冰冷的夜,萤火虫的闪烁或许不能照亮前方的路,但是在冷漠的黑暗中增添些许慰藉。无论是火车碰撞铁轨的铿锵声,还是微风拂过的草丛声。
无论是贵树吹起的衣角,还是明里被吹散的头发,吹散的仿佛是彼此细碎内心的呐喊声。寂寥的夜空、刺眼的霓虹、冰冷的城市,孤独的我们总是在这钢筋混凝土的城市中寻找那张熟悉的面孔。清脆的钟声在校园明朗的阳光中作响,散落在水潭里的樱花瓣细碎而无声,好听而稚嫩的声音“我们明年还在一起看樱花吧”。
毕业季,分开后又有多少的重逢?细腻美好的影像仿似只能在梦中奢望徘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