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一个读了三十万本书的男人——蔡志忠,教你三个读书妙招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一个读了三十万本书的男人——蔡志忠,教你三个读书妙招

引用
1
来源
1.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1124/15/2020402_1140287321.shtml

一个读了三十万本书的男人,究竟有何读书秘诀?漫画大师蔡志忠用他独特的视角,为我们揭示了三个实用的读书妙招。

“三十万本书”这个数字,足以让许多人倒吸一口凉气。而更让人惊叹的是,这位读了三十万本书的漫画大师蔡志忠,不仅把书读进去了,还把书的精华画了出来。
他用浅显易懂的漫画,将孔孟老庄的深邃智慧传递给了千万读者。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蔡志忠的读书世界,看看这位'阅读狂人'是如何以简驭繁,让读书变得简单而有效的。

妙招一:串珠成链,以小见大

很多人读书,常常是东一本西一本,看似广博,实则零散。蔡志忠却告诉我们,要'一个系列一个系列地看'。这让人想起了串珠子的过程——一颗珠子很美,但串成链才能戴在身上;一本书很好,但成系列才能形成知识体系。

举个例子:如果你对古希腊哲学感兴趣,不妨从苏格拉底开始,然后是柏拉图,再到亚里士多德。这三位师徒的著作前后呼应,思想脉络清晰,读完整个系列,你就能看清古希腊哲学的发展脉络。这远比随机读几本希腊神话来得深刻。

蔡志忠在创作漫画时,就是按照系列来规划的。他先后创作了《老子说》《庄子说》《禅说》等系列,每一系列都能让读者对某一个思想体系有完整的认识。这种方法,就像是在建造一座大厦,一层一层往上盖,最终呈现出完整的建筑,而不是东一块西一块地砌砖。

妙招二:读懂思想,见树更见林

“看书是看其思想,而不是看其故事”,这是蔡志忠的第二个妙招。很多人读《三国演义》,记住了“桃园三结义”、“草船借箭”等故事情节,但错过了书中蕴含的谋略智慧和人性观察。

记得有一次,我在读《论语》,总觉得是一些零散的对话记录。直到看了蔡志忠的《论语说》,才恍然大悟:孔子通过这些日常对话,其实是在传达“仁”的思想。比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表面上是处世技巧,实则蕴含着深刻的人文关怀。

蔡志忠提醒我们,读书要像剥洋葱一样,层层深入,找到作者要表达的核心思想。故事是果,思想是根。把握住了思想,就掌握了这本书的精髓。

妙招三:用心揣摩,与作者对话

最后一个方法是“用心去揣摩作者的思想要表达什么东西”。这让人想起了王阳明说的:“读书须用心玩味”。读书不是填鸭式的记忆,而是要和作者展开心灵对话。

举个例子:当我们读老子的《道德经》时,“上善若水”这句话,表面上是在赞美水的品性,但如果用心揣摩,就能体会到老子在告诉我们:处世要像水一样,柔和而不失刚强,低调而自有境界。这种领悟,需要我们放慢阅读的脚步,细细品味作者的用意。

蔡志忠在创作漫画版的经典著作时,正是运用了这种方法。他不是简单地把文字变成图画,而是深入理解作者的思想,然后用现代人易懂的方式重新诠释。这种“心领神会”的阅读方式,让经典著作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结语

蔡志忠的读书方法,看似简单,实则深刻。系列阅读让我们能够建立知识体系,关注思想让我们能够把握要领,用心揣摩让我们能够与作者对话。这三个方法相辅相成,帮助我们在浩如烟海的书籍中找到明灯,在纷繁复杂的知识中寻得真谛。

读书不在于数量多少,而在于我们能否真正理解书中的智慧,并将其转化为自己的精神财富。正如蔡志忠所展示的,一个好的读书方法,能让我们事半功倍,在阅读的海洋中自在遨游。让我们跟随这位智者的脚步,开启自己的读书之旅吧。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