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省级开发区跃升发展典型模式之三:区域协同发展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省级开发区跃升发展典型模式之三:区域协同发展

引用
1
来源
1.
https://xueqiu.com/7842369805/298314103

省级开发区作为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其升级发展路径备受关注。基于对100余个成功升级的省级开发区跃升发展路径研究发现,处于经济发展繁荣的都市圈、城市群、经济带区域的省级开发区,通过充分发挥比较优势,与周边地区合作推动产业链、创新链和价值链互补发展,共同构建产业集群,从而形成了区域协同发展升级路径。主要做法包括:加强交通、信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提高区域连接性;"带土移植",与邻近地区共同制定政策,共同解决跨区域发展中遇到的问题。

案例一:东莞松山湖高新区

东莞松山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001年11月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于2010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升级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升级前,2007-2009年3年间,开发区GDP年均增长111%,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50%,税收年均增长155.7%,出口总额年均增长70%。开发区主要人均经济指标均高于同期国家级高新区平均水平。

松山湖高新区地处东莞中部,北靠广州,南临深圳、香港,地理区位优势突出,积极融入区域发展格局,在广州、深圳、东莞产业一体化基础上承接广深产业溢出,通过锚定电子信息产业方向,明确产业转型升级目标,引进国家大科学装置,不断吸引龙头企业和优质产业入驻开发区,形成区域协同发展升级路径。

松山湖高新区升级后,不断深入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2015年成功入围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2020年7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批复建设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十三年来,松山湖高新区在全国高新区的综合评价从中游迈入第一方阵;同时,松山湖材料实验室、粤港澳中子散射科学技术联合实验室等一批高水平研究机构相继落地东莞松山湖高新区;此外,园区集聚了一批龙头企业,并围绕龙头企业构建了全链条覆盖、多平台支撑、多主体合作、多领域交叉的产业生态圈。随着粤港澳大湾区战略快速推进,东莞松山湖高新区的发展空间将更加广阔,发展潜力进一步提升,将成为粤港澳大湾区重要的"发展极"。

案例二:昆山高新区

昆山高新区前身是分别初创于1992年的昆山市城北火炬开发区、玉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在1994年,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批准建立为昆山国家级星火技术密集区。2006年,经江苏省政府的批准、国家发改委核准,成为省级开发区,并正式命名为江苏昆山高新技术产业园区。2010年9月,经国务院的正式批复,昆山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升级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昆山高新区位江苏东南部,毗邻上海、苏州,凭借优越的地理位置,在长三角区域协同发展过程中吸引了大量的资本、技术和人才资源,形成了独特的发展优势。升级前,昆山高新区综合实力强劲,在江苏省2007年度的经济开发区建设发展评价中排名第五,2009年该开发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38.2亿元,工业总产值达到1326亿元,实现全口径财政收入74.4亿元。区内集聚的高新技术企业108家,高新技术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超过一半。

图片来源:赛迪顾问,2024.03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