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每日一字丨抽象篇(故)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每日一字丨抽象篇(故)

引用
搜狐
1.
https://www.sohu.com/a/791204660_121107011

“故”字在现代汉语中是一个常用字,但你是否知道它的原始含义是什么?为什么“事故”和“故事”中的“故”字会有不同的含义?本文将带你追溯“故”字的源头,探索这个汉字的演变历程及其丰富的文化内涵。

破坏古;老、旧

“故”,会意兼形声字,从攴古声,通‘古、固、辜’,‘故’字目前最早见于西周早期青铜器铭文。古,固定车轮的插销;攴,手持物(击打)。造字本义:破坏(击打)固定车轮的插销(古);老、旧。由“击打固定车轮的插销”引申为‘破坏稳固’,如事故、故障等;由‘破坏稳固’又引申为‘有心存心’、有罪的,如故意、明知故犯等;由“老、旧”引申为‘过去的’,如吐故纳新。

备注:西周早期的‘古’字有两个独立字义:一是“保护、固定、巩固”,其源自‘古’的本义;二是“老、旧”,其源自‘害’字的被创造。

“事故”与“故事”中的‘故’显然并不是一个字义,“事故”源于“故障”义,“故事”源于“老、旧”义。据此可以看出,‘故’字也存在两个独立字义:一是由“击打固定车轮的插销”的后果而引申出的‘破坏、损坏’义;二是继承‘古’字的“老、旧”义。

‘古’字的本义即已包含了“保护、固定、巩固”等的动词义,这一点在西周早期是有据可查的。而在本已是动词义的‘古’字旁又加表示动作的‘攴’字,那一定是取‘攴’的“手持物击打”义,会以“破坏稳固”之义。

‘故’字继承‘古’字的“老、旧”义,可能是由“破旧”而来。‘攴’可以表义“破坏”。

西周早期「班簋」释文(集成4341):“(昧)天命,故亡允。”,释义大致为:“枉顾天命,所以灭亡。”

西周中期「牧簋」释文(集成4343):“以今司匐厥辠召。故王曰:”,释义大致为:“司匐(官职)定罪召,所以王说:”

西周晚期「簋」释文(集成4469):“……又进退,于邦人、正人、師氏人,又辠又故……”,释义大致为:“邦人(城里人)、正人(官员)、師氏人(師氏管辖的人),有罪(辠,自残)有故(故,破坏稳定)。”

“辠”为西周时期造字风格,“罪”的本义是渔网,因“辠”与“皇”的先秦写法相似,秦始皇将“罪”字与“辠”互换。关于“辠、罪”的详细分析,请参见“皋”。

《金文集成》的释文偶有错误,请自行甄别,不予置评。

“释文”是指将古文转换成现代文字,“释义”是指将现代文字翻译成现代人能理解的内容,即白话文。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