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Facebook常见诈骗类型及防范指南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Facebook常见诈骗类型及防范指南

引用
1
来源
1.
https://www.keepersecurity.com/blog/zh-hans/2024/09/17/common-scams-on-facebook/

随着社交媒体的普及,网络诈骗手段层出不穷。本文将为您揭示Facebook上常见的10种诈骗类型,帮助您提高警惕,保护个人信息安全。

1. 虚假赠品

诈骗者常常伪装成知名品牌,通过虚假赠品活动诱骗用户提供个人信息。例如,用户可能在Facebook上看到一款平板电视的赠品活动,需要通过点赞、评论和分享来增加中奖机会。一旦用户"中奖",诈骗者就会要求提供信用卡信息等敏感信息以支付运费。这种要求通过社交媒体索要信用卡信息的行为往往都是非法的。在参与任何赠品活动前,务必直接联系官方品牌确认活动的真实性。

2. 慈善诈骗

诈骗者会创建虚假的慈善机构账号,以自然灾害救助、医疗费用等名义发起捐款请求。当诈骗者成功骗取足够多的捐款后,就会携款潜逃。在向任何社交媒体上的慈善机构捐款前,务必通过官网核实其合法性,并确认负责筹款的人员身份。

3. 婚恋诈骗

婚恋诈骗是指诈骗者通过社交媒体或在线交友平台创建虚假身份,与受害者建立感情联系后,以各种紧急情况为由要求汇款。这种诈骗往往通过频繁的交流和虚假的关心来获取受害者的信任。如果在网上遇到过于迅速表达婚恋兴趣的人,一定要保持警惕。

4. 虚假工作机会

2023年,工作诈骗案件增长了118%。诈骗者通常会提供看似诱人的远程工作机会,但在申请过程中要求提供详细的个人信息,如社保账号或银行账户信息。如果发现招聘信息中包含异常高薪或过于优厚的福利,要格外小心,这很可能是诈骗。

5. 虚假优惠券代码

诈骗者会冒充合法企业发布虚假优惠券代码,要求用户点击链接并输入个人信息才能使用。真实的商家不会要求用户提供电子邮件地址、信用卡信息或社保账号等敏感信息才能获取优惠券。在使用任何优惠券前,务必通过官方渠道核实其真实性。

6. 虚假好友请求

诈骗者会创建模仿用户好友或家人的虚假账号,通过克隆真实账号的帖子、个人信息和照片来骗取信任。如果收到看似熟悉但又可疑的好友请求,一定要通过其他渠道确认对方身份,并及时向平台举报虚假账号。

7. "是你吗?"链接

诈骗者常常通过发送包含恶意链接的消息,诱使用户点击查看被标记的内容。这些链接可能包含恶意软件,一旦点击就可能感染用户的设备。对于任何来自好友的链接,都要谨慎对待,必要时直接联系对方确认。

8. Facebook市场诈骗

在Facebook市场上,诈骗者可能通过极低的价格或虚假的买家身份来骗取钱财。卖家诈骗者会要求用户在第三方网站上支付,而买家诈骗者则可能通过跳票的支票或要求退款等方式实施诈骗。在交易时,务必使用安全的支付方式,并通过官方渠道完成交易。

9. Facebook测验诈骗

诈骗者会通过各种趣味测验来获取用户的个人信息。例如,一些测验可能会要求用户提供母亲的婚前姓氏等敏感信息。在参与任何测验前,要确保其来源可靠,避免在社交媒体上随意透露个人信息。

10. 网络钓鱼电子邮件和消息

诈骗者会发送看似来自Facebook的虚假邮件,要求用户更新密码或登录账号。这些邮件通常包含恶意链接,一旦点击就会泄露用户的账号信息。在处理任何要求登录或更新信息的邮件时,要仔细检查发件人邮箱地址,并通过官方渠道验证邮件的真实性。

保持警惕,防范诈骗

面对各种网络诈骗手段,用户需要时刻保持警惕。如果不幸遭遇诈骗或泄露个人信息,应立即更改密码,并考虑使用密码管理器等安全工具来增强账号保护。此外,定期检查账户安全设置,启用双重认证等额外的安全措施,也是防范诈骗的重要手段。

本文原文来自Keeper Security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