恼人的“青春痕迹”,如此安全祛除
恼人的“青春痕迹”,如此安全祛除
近日,南京地铁内一女子因痤疮发作严重痛哭3小时的新闻引发热议。据统计,80%~90%的青少年患过痤疮,不少饱受痤疮之苦的人都纷纷表示该病所带来的心理压力会让人存在自卑感。那么,如何合理安全地使用药物来祛除这"青春痕迹"呢?
治疗痤疮药物分类
- 维A酸及其衍生物
第一代维A酸,用于寻常型痤疮,常用0.025%~0.03%维A酸乳膏剂或0.05%维A酸凝胶剂。第三代阿达帕林,用于以粉刺、丘疹和脓疱为主要表现的寻常型痤疮的皮肤治疗。
异维A酸,对于严重的痤疮,口服异维A酸是标准疗法,也是目前治疗痤疮最有效的方法,疗程以达到最小累积剂量60mg/kg为目标。
维胺酯,用于囊肿型痤疮。
维A酸类药物,又称“维甲酸”,同时也是治疗白血病的一种药物,对痤疮的治疗有效但不良反应也较多见,常见的有肝功能异常、血脂异常、甚至对精神状态也会有轻微的影响,因此应在医师、药师指导下权衡用药。
另外,由于维A酸类药物有致畸作用,故孕妇禁用。
外用制剂一般一日1~2次,于晚间睡前洗净患处,8~12周为1疗程,一般须用药6周后达到最大疗效。
涂敷于皮肤皱褶部,不宜接触眼睛或黏膜部,用药部位应避免强烈的日光照射。
图片来源:Pixabay
抗雄激素类药物
主要包括抗雄性激素药物如口服避孕药、西米替丁、螺内酯。
痤疮并非是青少年的“专利”,不少成年人因为情绪紧张、饮食不当、作息不良,导致内分泌系统紊乱,脸上就会冒出“痘痘”。
而要祛除痤疮,控制皮脂腺分泌,降低体内雄激素水平尤为关键。
避孕药中有一部分孕激素的衍生物,能对抗雄激素,适当使用能起到一定的祛痘功效。
但并非所有女性都适用,且一旦停药,会加重激素的平衡失调,使“痘痘”反弹,临床上并不很主张。抗菌药物
首选四环素类(米诺环素、多西环素等),其次为大环内酯类(红霉素)、克林霉素等,应避免选择常用于治疗系统感染的抗菌药物如左氧氟沙星等。
口服抗菌药物仅用于中-重度痤疮患者,不应单独使用,达到治疗效果后应尽快停用(通常使用疗程为6~12周),用药期间注意检查肝肾功能。其他药物
还有过氧化苯甲酰,皮质类固醇,口服锌制剂和中成药等。
锌在体内合成激素的过程中有一定作用,每日补充30~40mg有助于减轻炎症和促进痤疮的愈合,一般可以选择口服葡萄糖酸锌。
图片来源:Pixabay
药师提醒
无论是哪一种药物治疗方法,待皮损明显消退后应维持治疗,首选维A酸类药物,一般维持治疗6~12个月。
必要时可用2.5%~10%过氧化苯甲酰涂敷患处,晨起洗漱后应用,一日1~2次,但不宜用在有毛发的部位,因其有氧化作用而易漂白毛发。
痤疮分级治疗指南
根据2011年的中国痤疮临床治疗指南,一般痤疮应根据分级采取相应的治疗药物和手段:
1级(轻度):仅有粉刺。一般采用外用维A酸类制剂,同时还可选用抑制皮脂分泌抗菌的医学护肤品作为辅助手段。
2级(中度):除粉刺外还有炎性丘疹。可外用维A酸类制剂及过氧化苯甲酰或抗菌药物,必要时联合口服抗菌药物。
3级(中度):除粉刺、炎性丘疹外还有脓疱。这类需系统口服抗菌药物,在保证疗程足够的同时加用外用维A酸类制剂和(或)过氧化苯甲酰。有指征的女性患者可使用抗雄激素治疗。
4级(重度):除有粉刺、丘疹、脓疱外还有结节、囊肿或瘢痕。一般来说口服异维A酸是最有效治疗办法,皮损严重的患者也可先使用3级治疗方法待皮损明显改善后,再用口服异维A酸进行剩余治疗。
痤疮不可怕,郁郁寡欢更不可取。舒缓压力平和心态,积极向上,保持良好习惯,合理用药,“颜面”问题自然迎刃而解。
本文原文来自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