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孩子经常抄错数字、记不住字,建议查查“视动统合能力”
如果孩子经常抄错数字、记不住字,建议查查“视动统合能力”
视动统合能力不足的儿童,眼睛所看到的东西,不能正常、准确地传送到大脑,大脑就不能很好地指挥肢体进行正确的表达,主要表现在写字、绘画和运动方面。
“视动统合能力”不足的儿童,眼睛所看到的东西,不能正常、准确地传送到大脑,大脑就不能很好地指挥肢体进行正确的表达,主要表现在写字、绘画和运动方面......
如果视动统合能力出现障碍,孩子就会出现抄错数字、记不住字、听写困难、看漏题、竖式计算中错位等
小鹤是一名小学三年级男生,因为厌学,在妈妈简女士的陪同下来学习障碍门诊求助。
刚坐下,简女士就拿出两张试卷:“这是小鹤的期中考试试卷,您给看看,这孩子究竟是怎么了?”
试卷可以用“惨不忍睹”来形容:语文试卷上字迹潦草、偏旁部首错乱;数学试卷遍布红叉,“9”写成“6”,“b”写成“d”。两张试卷的成绩都不及格。
“这孩子考试这么马虎,一定是厌学了吧?”简女士焦急地问,“每天他做作业的时候,我都会在旁边陪着,苦口婆心地提醒,可是没用。我一急就惩罚他,让他把错字抄20遍,这孩子口头承认错误,可是抄写还是会出错,是不是在逆反?”
我没有回答,转而笑着问小鹤:“你讨厌上学吗?”
小鹤怯生生地望着我,点点头,又摇摇头。
“我们来玩个游戏,好吗?”我提议,“我说20以内的两个数字,你说出它们的和,如果10道题你答对了8道,就不用打针吃药了。”
小鹤听到“打针吃药”,皱了一下眉,看了一眼妈妈,随即冲我点头,一副豁出去的架势。
我出了10道题,小鹤答对了9道。
简女士又惊又喜:“很好啊!考试的时候怎么没有这样的聪明劲儿?因为老师不会给你打针吃药吗?”
“您可能冤枉小鹤了。”我说,“考试是笔试,刚才是口试,小鹤或许不喜欢动笔。”
我给小鹤做了感觉统合系统测试,证实了我的判断:他患有视动统合能力障碍。
所谓“视动统合能力”,是“视觉-动作统合能力”的简称,指的是视觉和手、眼的协调能力。比如眼睛看到的物体,能否用手同步画出来;打球时看见球飞过来,能否准确地接住;学了一个生字,合上书能否写出来。
视动统合能力不足的孩子,眼睛所看到的东西,不能正常、准确地传送到大脑,大脑就不能很好地指挥肢体进行正确的表达,主要表现在写字、绘画和运动方面。
比如,写作业时错字连篇、看错或漏看题目;一个字看很多遍才能写出来;在框内写字或涂色时,常突破框框;打球时总是接不到球;书写潦草;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等等。
研究表明,视动统合能力是学习的重要基础。学习中,近70%的知识信息要通过视觉传达到大脑,经过与过去经验的统合加工,变成有意义的信号,再经过手的动作传出,比如写作业。如果视动统合能力出现障碍,孩子就会出现抄错数字、记不住字、听写困难、看漏题、竖式计算中错位等。
简女士问:“视动统合能力障碍是天生的还是后天形成的?”
我告诉她,现在,视动统合能力障碍在小学生中很普遍,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学习负担过重、学习竞争激烈和难度增大以外,现代都市生活方式的影响也很明显。
城市中的孩子住在高楼林立的小区,缺乏足够的户外活动空间。踢毽子、打乒乓球、扔沙包等锻炼视动统合能力的传统游戏被抛弃了,孩子缺少玩伴,整天看动画片、玩汽车模型和变形金刚,这些游戏无助于视动统合能力的增强,出现障碍并不奇怪。
现在的孩子普遍看屏幕的时间过长,习惯于被动接收信息,视觉分辨能力不强现象十分严重
家长想帮助孩子增强视动统合能力,必须先做做功课。视动统合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视觉联想能力,指由视觉经验决定的联想能力
有的孩子看见某一图形、形象,便能联想到相似的或者相反的图形、形象,有的孩子则不能;有的孩子能将破碎的图形拼接起来,组成一个完整的、有意义的图形,运用联想弥补视觉信息的不足,有的孩子则不能——这便是视觉联想能力强弱的差别。
视觉联想能力对孩子解决几何问题、形象思维问题等均有很大帮助。视觉联想能力较弱的孩子,经验贫乏、创造力不足,只能机械地学习,成绩普遍欠佳。
2.视觉记忆能力,即大脑对所见事物的印象保留能力
有的孩子视觉记忆能力很强,对事物过目不忘,黑板上、教材上的文字和图形,看过一遍就能在很长时间内保持记忆,这对于孩子的辨认、思维、理解都有很大的帮助。有的孩子则对所见之物很快忘记,对老师在黑板上画的画和所写文字不善记忆,故而学习无法持续深入。
一旦孩子视觉记忆能力不强,则文字书写、阅读及图形辨认都会感到困难,自然会影响理解力与学习成绩。
3.视觉分辨能力,即对人、物、线条、图形、文字的辨别能力
视觉分辨能力是影响孩子学习的重要因素,不仅影响对文字的辨认,还会进一步影响对事物归类、比较、分析等抽象能力的发展。视觉分辨能力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增强,但其发展是不平衡的,同一年龄的孩子,常有不同的辨别能力,有的孩子能迅速辨别较复杂的图形,有的孩子则不能。
如果孩子视觉分辨能力不强,抄写、阅读课文就会感觉力不从心。现在的孩子普遍看屏幕的时间过长,习惯于被动接收信息,视觉分辨能力不强现象十分严重。
4.手眼协调能力,即视觉与动作的配合能力
视觉与动作是密不可分的。小学的教学方式,无非是眼睛看课本,动手书写,或语言表达,所以,手眼协调能力是视动统合能力的重要内容。
手眼协调能力的强弱体现在跳绳、抛接球、拍球、画画、剪纸等很多活动中,多多训练可以增强,进而提高学习效率。
5.视觉追踪能力,即以协调的眼动跟随物体的能力
视觉追踪能力是阅读文字材料的前提。视觉追踪能力不够强,会直接影响孩子对视觉信息的接收。通过训练孩子的视觉追踪能力,可以增强其视觉的广度和速度。
家庭教育是帮助孩子克服视动统合能力障碍的主战场,家长要做好这四个方面的工作
简女士对号入座,发现小鹤的表现与上述5种能力的不强相当吻合:“您快说说,视动统合能力障碍这病能治吗?”
我告诉她,视动统合能力障碍可以通过专业训练来矫正。不过,家庭教育是帮助孩子克服视动统合能力障碍的主战场,她要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降低要求,培养兴趣。
通过沟通,我发现小鹤的上进心很强,渴望取得好成绩,赢得老师的表扬,让家长开心,同时他感到力不从心,一次次受挫使他形成了畏惧和逃避心理,对学习渐渐失去了兴趣。因此,想让他全身心地投入学习,必须先恢复他的学习兴趣,而恢复兴趣的最有效办法是让他找到成功的感觉。
怎样让小鹤找到成功的感觉呢?我建议简女士降低要求。比如背诵课文,老师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大多数同学可以做到,但小鹤患有视动统合能力障碍,简女士应该降低要求,只要他能正确地背诵下来,就要及时表扬,让他体验难得的成功感。
当然,简女士的要求不能停留在低层次上,当小鹤有了进步,就要及时提高要求,步步为营地增强他的学习能力。
第二,扬长避短,恢复信心。
视动统合能力障碍并非心理疾病,只是小鹤在成长过程中的能力发展不平衡。我提醒简女士,要善于发现小鹤的闪光点,并把这些闪光点作为他恢复自信的出发点,多给他创造机会,让他体验成功的快乐,恢复学习的信心。
第三,强化训练,克服障碍。
想让小鹤在学习上迎头赶上,光培养兴趣和增强信心是不够的,还应在家庭生活中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配合专业训练,纠正视动统合能力障碍。
减少看电视的时间。看电视时间过长对小鹤有负面影响,特别是情节紧张、连贯的连续剧,长时间沉迷其中会分散注意力,制约他的语言运用能力,形象化的画面也遏制他的注意力发展,更会导致他认识文字和记忆文字能力的减弱。
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多引导小鹤做手工、画画、练书法;多玩有利于手眼协调的游戏,如拼图、寻宝、安装模型等;多参加球类体育活动。
我建议简女士,除体育运动外,应该多带小鹤参加户外活动。如果去游乐场,可以适当鼓励小鹤玩荡秋千等钟摆类游戏、蹦床等腾空类游戏、过山车等行驶类游戏,增强速度、重力等动态信号对大脑皮层的刺激。
第四,爱心呵护,弥补缺陷。
对于有身心问题的孩子来说,家长的爱比任何矫正方法都重要。因为患有视动统合能力障碍,学习成绩欠佳,小鹤在班里比较自卑,在家也小心翼翼,对老师、家长的态度格外敏感,所以家长要有耐心。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认为:“只要给予足够的学习时间和适当的教学,几乎所有的学生对几乎所有的学习内容都可以达到掌握的程度。”
小鹤缺乏视动统合能力,但并不缺乏智力,只是需要更多时间而已。家长的耐心可以转化为小鹤的信心,最终表现在孩子的学业进步上。所以,家长永远不要灰心,永远要相信孩子能行。
简女士问:“接受专业训练,小鹤要多长时间才能恢复正常?”
我告诉她,一般情况下,经过3~6个月的训练,孩子的视动统合能力明显好转:“但不要高兴得太早,此后的巩固性训练最少要保持两年。所以,对您来说,任重而道远。”
END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
第一时间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