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得越好看的女人,越聪明 | 心理学科普:长相与智商的关联性
长得越好看的女人,越聪明 | 心理学科普:长相与智商的关联性
有句老话说,当一扇门关闭时,总有一扇窗会为你打开。这句话为许多外貌平凡的人带来了自信。社会上有种刻板印象,认为那些外貌出众的人在智力、情感智商、社交能力等方面不尽人意。但真的是这样吗?心理学研究发现,长得越好看的女人往往也越聪明。
自然选择与择优繁衍
从进化心理学的角度看,择优繁衍与自然选择是关键因素。
伦敦经济学院的进化心理学专家们在进行了广泛的调研后发现,长相较好的孩子通常智商高于那些长相普通的孩子。基于这一发现,专家们提出了“美丽进化”理论,该理论指出在人类的繁衍历程中,女性的外貌逐渐变得更加吸引人,而男性的外貌变化不大。
此外,外表好看的父母往往会生下外表同样出众的孩子,而这些孩子的智商通常比同龄人高出12.4点。这一发现在学术界引起了激烈的讨论,更多的研究者开始关注这一领域。
在此背景下,学者们提出了“社会同型交配”(social positive assortative mating)理论,认为外貌是判断一个人基因品质的重要标准之一。在人脑的奖赏回路(Reward Circuit)中——也称为边缘系统多巴胺奖励回路——外貌吸引人的体验能带来愉悦感,因此在选择伴侣时,男性更倾向于选择外表出众的女性。
无论是在动物界还是人类社会中,雄性都通过竞争来获取配偶的选择权。因此,事业成功的男性更容易得到美貌女性的青睐。通常情况下,更成功的男性不仅智力较高,还可能具备其他生理和心理优势,这些优势可以通过遗传传递给后代。
美国的研究者发现,男孩的外貌与智商关联不大,但女孩的外貌越佳,其智商也越高。这可能与人类社会中选择配偶的标准有关。对男性而言,养育后代是他们的责任,在原始社会中,男性负责捕猎并供养家庭,对于男性的能力有要求,而外貌则不是主要考虑的因素。相反,外表出众的女性更容易被男性选为繁衍后代的对象。因此,对女性来说,美丽与智慧的基因往往会结合在一起。
进化心理学家对此表示认同。他们指出,人类在繁衍和进化的过程中,一直选择优良的基因,力求使自己的后代更加美丽。这种自然选择和优胜劣汰的社会机制,使得优质个体的后代变得越来越出色,尤其是女性,她们通常既美丽又聪明,这给人们带来了一种“越是好看的女人越聪明”的印象,实际上这是一种广泛存在的社会现象。
心理学效应:美貌可以掩盖平庸
“晕轮效应”(Halo Effect)或称光环效应,是影响人际交往中非常普遍的心理现象。它表现为一个人的某一显著特征影响了对其其他特征的判断,从而产生了认知偏差。确实,如果一个人具有非常显著的特征,这个特征往往会在他人心中显得突出,如同光晕般扩散,使得这个人的其他特质不再被关注。
这就是心理学中所谓的“晕轮效应”,它指的是在人际交往中,一个显著特征能够影响人们对一个人其他特征的看法,从而产生认知偏误。此外,还有一种被称为“刻板印象效应”的心理现象。这是人们对某一类事物或群体形成的一种固定而概括的看法,将这种观点广泛地应用于整个群体,而忽略了个体之间的差异。
例如:常见的刻板印象包括认为所有的教师都是严厉的,计算机专业的学生都是直男,只受过小学教育的人都是无知的,或者所有的数学家都具有强大的逻辑思维。这种思维定式是我们对事物的固定认知方式,它往往使我们忽视了个体差异,导致了认知上的误区,妨碍了我们对他人的正确评价。
在这样的心理机制下,对于那些外貌出众的女性,周围人的注意力大多集中在她们的外表上,而非她们的性格或体质等其他方面。
人们对她们的整体评价往往以外表为基础,从而形成了一个积极的总体印象,即使她们在其他方面有所不足,这些缺点也常被外表的光晕所掩盖。因此,美丽的女性在社会上通常会得到更多的正面评价,智慧也常被视作她们的一个“优点”。
社会价值观:颜值至上
现代社会中,颜值越来越被视为一种重要的社会资本。在“颜控”社会中,漂亮的人在人际交往中容易获得更多的好感,因此在社会中处于有利地位。有研究显示,长相漂亮的员工在企业中通常能创造更多的利润,因此在能力相等的情况下,雇主倾向于选择外表更吸引人的员工。
过去,外貌的不足只能通过加倍努力来弥补,提升个人能力。然而,随着化妆和整形手术的普及,那些有能力但不够美丽的人开始通过这些方式来改善自己的外表。
因此,成功人士也越来越注重自己的外观,这也解释了当下娱乐明星高比例的整形现象。有人观点认为,并非是美丽的女性更聪明,而是聪明的女性更加美丽。追求美丽是人的本性,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但是,美丽不仅仅来源于外貌,更多的是气质与内在的涵养。
许多女性真正吸引人的是她们由内而外散发出的魅力,聪明的女性对此尤其擅长。因此,我们不应只专注于外表的美容和装扮,缺乏内在支持的美丽并不能真正体现一个人的优势。
本文原文来自网易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