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催热消费市场 实体商业加速入局——透视“双11”消费新动向
政策催热消费市场 实体商业加速入局——透视“双11”消费新动向
"双11"走过16年,已经成为观察消费新动向和经济脉动的重要窗口。今年的"双11"叠加了多项政策和平台优惠,不仅激发了消费市场活力,也折射出消费理念和行为的深刻变化。
11月11日,河北省石家庄京东物流园工作人员在分拣商品。新华社发(梁子栋 摄)
以旧换新激活消费动能
"双11"期间,多地政府和电商平台纷纷推出家电以旧换新政策,有效激发了消费市场活力。数据显示,京东平台500多个家电家居品类成交额同比增长超200%,苏宁易购门店客流增长超六成,以旧换新销售额增长247%。
以旧换新热,是当下消费市场显现暖意的缩影。中国商业联合会数据显示,11月中国零售业景气指数为51.0%,零售业三大分类指数均处于扩张区间。国家信息中心数据显示,10月线下消费热度指数同比增长8.2%,较上月提升2.9个百分点。
"购物车"折射消费之变
从"井喷式"到"松弛感"——过去"双11"是百米冲刺,如今则是一场马拉松。消费者更看重质价比,而不是单纯追求低价。口腔护理品牌参半负责人表示,企业生存发展的关键在于不断满足和创造消费者需求。
"悦己消费"渐成潮流——多个电商平台数据显示,骑行、露营、观演等悦己类、体验类消费受到年轻人青睐。"交个朋友"直播间运营负责人表示,旅游专场直播的下单主力群体是25岁至35岁的年轻人。
国货国潮"乘风出海"——今年"双11",新加坡、泰国、日本等地加入淘宝天猫境外"包邮区",京东全球售新增马来西亚、泰国两大包邮站点。包邮效应下,海外"爆单"加速。
实体商业抢滩"双11"
近年来,实体商超通过优化供应链降低成本,在价格上具备了竞争优势。同时,实体商超的即时性和服务性也给了消费者更多选择和体验。数据显示,消费者更喜欢在线下挑选商品的真实体验感。
各地纷纷推出一系列促消费活动:上海举行"进博首发新潮流"系列活动,重庆推动"渝味360碗"美食进商圈,天津推出28条城市City Walk路线,满足游客游览和消费需求。
商务部市场运行和消费促进司司长李刚表示,将继续指导各地因地制宜开展促消费活动,同时积极推进首发经济,丰富服务消费供给,创新服务消费场景,促进商旅文体健融合发展。
11月11日,浙江省杭州市闹市区一家商超内,顾客从“双11”促销标识边走过。新华社记者 韩传号 摄
本文原文来自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