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后备母猪要怎么养?规模化猪场后备母猪饲养管理与技术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后备母猪要怎么养?规模化猪场后备母猪饲养管理与技术

引用
1
来源
1.
https://jishu.zhuwang.com.cn/siliaoyy/20241104/587247.html

后备母猪的饲养管理是规模化猪场生产管理的重要环节。良好的饲养管理不仅能提高后备母猪的繁殖性能,还能为猪场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本文将从选种与引进、饲养环境、营养管理、疫病防控和发情管理等方面,详细介绍规模化猪场后备母猪的饲养管理要点。

一、选种与引进

  1. 选种标准
  • 体型外貌:具备良好的体型结构,身体匀称,四肢健壮,乳头排列整齐且不少于 7 对,无瞎乳头、副乳头。

  • 生长性能:选择生长速度快、饲料转化率高的个体。可参考其同胞或自身的生长记录,如日增重、达 100 千克体重日龄等指标。

  • 繁殖性能:关注其母系的繁殖性能,如产仔数、断奶窝重等。具有良好繁殖潜力的后备母猪初情期早、发情症状明显。

  1. 引进注意事项
  • 来源可靠:从正规的种猪场引进后备母猪,确保猪只健康无疫病,有完整的免疫记录和系谱资料。

  • 隔离观察:引进后应进行隔离饲养,一般隔离时间为 30 至 45 天。在隔离期间,对猪只进行临床观察、采血检测,确保无重大疫病后再混入大群饲养。

二、饲养环境

  1. 猪舍建设
  • 合理布局:后备母猪舍应与公猪舍、经产母猪舍保持适当距离,避免交叉感染。猪舍应具备良好的通风、保温和隔热性能。

  • 空间适宜:提供足够的饲养空间,一般每头后备母猪占地面积为 1.5 至 2.0 平方米。

  1. 温度与湿度控制
  • 温度:后备母猪适宜的环境温度为 18℃至 22℃。冬季要做好保温措施,可采用保温灯、地暖等设备;夏季要做好防暑降温工作,可通过安装风扇、水帘等设施来调节温度。

  • 湿度:保持猪舍相对湿度在 60%至 70%为宜。湿度过高容易引发皮肤病和呼吸道疾病,可通过加强通风来降低湿度。

  1. 卫生管理
  • 清洁消毒:定期对猪舍进行清扫、冲洗和消毒。消毒可选用高效、广谱的消毒剂,如过硫酸氢钾复合物等,每周消毒 2 至 3 次。

  • 废弃物处理:及时清理猪舍内的粪便和污水,进行无害化处理,如堆肥发酵等。

三、营养管理

  1. 饲料选择
  • 专用后备母猪料:应选择营养均衡、质量稳定的专用后备母猪料。饲料中应含有适量的蛋白质、能量、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成分。

  • 原料质量:确保饲料原料新鲜、无霉变。避免使用劣质原料,以免影响猪只健康和繁殖性能。

  1. 饲喂方法
  • 限量饲喂:后备母猪在生长阶段应采用限量饲喂的方法,控制其体重增长速度,避免过度肥胖。一般每天饲喂 2.5 至 3.0 千克饲料,分 2 至 3 次投喂。

  • 适时调整:根据后备母猪的生长发育情况和体况,适时调整饲料配方和饲喂量。在配种前 2 周可适当增加饲喂量,以提高排卵数。

  1. 补充营养
  • 维生素和矿物质:后备母猪在生长过程中需要补充适量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如维生素 E、叶酸、生物素、钙、磷等。这些营养成分对母猪的繁殖性能至关重要。

  • 青绿饲料:适当添加青绿饲料,如苜蓿、黑麦草等,可以补充维生素和膳食纤维,促进胃肠蠕动,提高母猪的食欲和健康水平。

四、疫病防控

  1. 免疫接种
  • 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根据当地疫病流行情况和猪场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后备母猪免疫程序。常见的免疫病种包括猪瘟、伪狂犬病、口蹄疫、细小病毒病、乙脑等。

  • 严格按照免疫程序进行接种:确保疫苗质量可靠,接种方法正确,剂量准确。接种后要观察猪只的反应,如有异常应及时处理。

  1. 驱虫保健
  • 定期驱虫:后备母猪在生长过程中应定期进行驱虫,一般每 3 个月驱虫一次。可选用广谱、高效的驱虫药物,如伊维菌素、阿苯达唑等。

  • 保健措施:在饲料或饮水中添加适量的保健药物,如益生菌、中草药等,可以提高猪只的免疫力和抗病能力。

  1. 疫病监测
  • 定期检测:定期对后备母猪进行疫病检测,如血清学检测、病原学检测等。及时发现潜在的疫病风险,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

  • 疫情处理:一旦发现疫情,要迅速采取隔离、治疗、消毒等措施,防止疫情扩散。对病死猪要进行无害化处理。

五、发情管理

  1. 诱情措施
  • 公猪诱情:从后备母猪 160 日龄左右开始,每天用成年公猪进行诱情。公猪与后备母猪接触时间为 15 至 20 分钟,每天 2 次。公猪的气味和行为可以刺激后备母猪发情。

  • 合群饲养:将后备母猪合群饲养,让它们相互接触和摩擦,有助于促进发情。但要注意避免过度拥挤和争斗。

  1. 发情鉴定
  • 外部观察:观察后备母猪的外部表现,如阴户红肿、有黏液流出、出现静立反射等。发情母猪会表现出食欲减退、烦躁不安等症状。

  • 压背反应:用手按压后备母猪的背部,如果母猪表现出静立不动,即为发情的表现。

  1. 适时配种
  • 配种时间:后备母猪一般在发情后 24 至 36 小时进行首次配种,间隔 12 至 24 小时再进行第二次配种。

  • 配种方法:可采用人工授精或自然交配的方法。人工授精可以提高优良公猪的利用率,减少疫病传播风险。

总之,规模化猪场后备母猪的饲养管理需要综合考虑选种、环境、营养、疫病防控和发情管理等多个方面。只有做好各项管理工作,才能提高后备母猪的繁殖性能,为猪场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本文原文来自猪网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