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古诗词考点解析与答题策略(内涵分析与情感把握)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高中语文古诗词考点解析与答题策略(内涵分析与情感把握)
引用
1
来源
1.
https://www.qqzexiao.com/tsjy/14413.html
在高中语文学习中,古诗词鉴赏是一个重要的考点。不同类型的古诗词有着不同的特点和答题策略。本文将为大家详细解析各类古诗词的题材分类、常见内容情感、表现手法等,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古诗词鉴赏的技巧。
山水田园诗
以歌咏闲适、恬淡的田园生活,描写美丽、清新的自然景色为题材的诗歌。这类诗歌的主要特点就是“一切景语皆情语”,即作者笔下的山水自然景色都融入了作者的主观情愫,或借景抒情,或情景交融。代表人物主要有谢灵运、陶渊明、孟浩然、王维、范成大、杨万里等。
鉴赏要点:
- 把握意象:
- 找准、找全典型意象;
- 观察物象的组合方式(上下、远近、高低、里外、俯仰等);
- 体会画面的色彩,感受画面的色调;
- 注意画面的动态、静态;
- 分析意境:
- 结合意象特点展开联想与想象,描摹诗歌图景。
- 概括景象(意境)特点。
- 体会情感:
- 结合意境特点剖析作者思想情感。一切景语皆情语。
- 鉴赏手法:
- 注意从描写、抒情、修辞等角度考虑,并结合诗作分析。
- 品味语言:
- 山水田园诗的语言风格多为质朴自然、清新洗练、清幽淡雅的。
常见内容情感:
- 表达对大自然的喜爱(通过描写壮美山河、自然风光,表现自然之美,表达热爱生活、自然或祖国山河的激情。)
- 表达对官场仕途的厌倦,对现实的不满甚至愤怒
- 表达对归隐生活、闲适恬淡的田园生活的喜爱、向往
- 对生活、人生哲理的感悟,禅意的寄托
常见表现手法:
- 描写、抒情
边塞诗
凡表现军旅生活的诗作都归为这一类。
要了解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
边塞诗是时代的产物,最能体现国运兴衰,所以,如能对作者所处的时代有所了解,对体会作品的内容和作者的感情是大有帮助的。如:
- 盛唐时期,即使是艰苦战争,也壮丽无比;即使是出征远戍,也爽朗明快;即使是壮烈牺牲,也死而无悔;即使是失败而归,也虽败犹荣。
- 中晚唐,国势开始衰微,虽然诗人们也仍然保持着昂扬向上的基调,但不免夹杂着几许悲壮,几多忧伤。
- 宋代,国家在民族斗争中一直处于劣势,外辱不断,国难当头,可统治者却软弱无能,边塞诗中流露出来的感情,更多地体现为报国无门的愤懑和归家无望的哀痛。
分类:
边塞诗可分为三类。一类是颂战,如卢纶的《塞下曲》;一类是反战,如杜甫的《兵车行》、柳中庸的《征人怨》;一类是反映战况或戌边生存状态。
内容:
- 景物:边塞风光(雄奇壮丽,残酷恶劣,荒芜凄凉,单调无味)
- 人:
- 统治者—— 穷兵黩武;将军贪功
- 将士——艰苦生活;报国豪情,(杀敌豪情);思乡念亲
- 百姓——战争带来的痛苦;对和平的渴望;思妇对征人的思念
风格:
- 雄壮豪迈 苍凉悲慨 凄凉悲愤 豪放旷达 慷慨悲壮 委婉清丽
常见思想内容:
- 描写边塞苍茫雄奇的自然风光,歌颂祖国边塞的大好河山。(雄奇壮丽,残酷恶劣,荒芜凄凉,单调无味)
- 表现战士们奋勇杀敌、建功立业、积极进取的思想内容。抒发报效国家、渴望建功立业的豪情;
- 表现塞外生活的艰辛、控诉战争的残酷和给人民带来的灾难。
- 反映征人思念家乡、厌倦战争、渴望团圆和安宁生活的思想。或家中亲人(妻子)的离恨。
- 抒发报国无门、壮志难酬而又无可奈何的郁闷之情。
著名诗人:
高适、岑参、王昌龄、李颀、王之涣、崔颢等。
咏物诗
- 咏物诗的特点:
- 内容上以某一物为描写对象,抓住其某些特征着意描摹。
- 思想上往往托物言志,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
- 常用比喻、象征、拟人、对比、寄情于物、托物言志、借物喻人等手法。
- 鉴赏步骤:
- 抓所咏之物的形象特点(外形、内涵)。
- 联系诗人自身经历和所处社会环境,揣摩诗人所托之情,所言之志。
- 分析咏物诗的写作技巧(见上)。
常见主题、情感:
- 表达诗人清高孤傲的人格,坚持理想绝不趋势媚俗不向恶势力屈服的坚定意志。
- 抒发政治上失意的郁闷苦恼,表达愤慨之情或渴望得到赏识重用的愿望。
- 表达诗人的人生理想或愿望:或远离尘世(污浊的官场),追求闲适的田园生活;或积极入世,渴望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
- 讽刺社会上丑恶的人性或现象。
送别诗
古代由于交通不便,通讯极不发达,亲人朋友之间往往一别数载难以相见,故古人特别看重离别。离别之际,人们往往设酒饯别,折柳相送,有时还要吟诗话别,因此离情别绪就成为古代文人一个永恒的主题。
送别诗特点:
- 形式标志:标题中有“送”或“别”等字眼;
- 常见意象:时间(傍晚、月夜);地点(长亭、渡口、古道、南浦等);意象(柳树、芳草、瘦马、晚风、浊酒、笛声、远山等)
- 基本主题:
- 依依不舍的留念;
- 情深意长的勉励;
- 坦陈心志的告白;
- 别后情境的想象、担忧与对友人的思念。
- 感情色彩:
- 恋与不舍——低沉哀婉,伤感惆怅;
- 安慰与祝愿——旷达刚健,乐观向上。
- 常用手法:借景抒情、对比衬托、虚实结合、修辞
从风格上来看,送别诗分为两类:伤感型和豪迈型。
常见情感:
- 大多数写离别的依恋、悲伤或分手之后的孤寂、凄凉、沉重、落寞。如杜牧的“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李商隐的“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 有豁然开朗、意气风发的,重在劝勉、鼓励、安慰。如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高适的“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 有一部分是“惜而不伤”的,虽充满依依惜别之情,但并不悲伤,反而透露出一种诗情画意,充满友情的深情。或通过别后情境的想象表达对友人的思念、关切、担忧、祝福、嘱托。 如王维的“渭城朝雨 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怀古咏史诗
这类诗多叙述登临凭吊之事,描写所见所闻所想,常常运用今昔对比、用典、借古讽(伤)今手法,表达出:
- 物是人非的惆怅,盛衰无常的感慨,
- 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奢侈淫逸
- 借对古人的不幸遭遇的同情,感慨身世,抒发自己渴望建功立业或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感伤
- 借古讽今,忧国伤时,劝谏批评当今统治者。
思乡怀人诗
古人或久宦在外,或长期流离漂泊,或久戍边关,总会引起浓浓的思乡怀人之情,所以这类诗文就特别多。或写羁旅之思(自己旅途中孤单寂寞的愁苦,内心的凄凉),或写思念亲友,或写征人思乡,或写闺中怀人。写作上或触景伤情,或感时生情(中秋望月、重阳登高、伤春悲秋、日暮)
闺怨诗
古来闺怨诗词非常多,多以弃妇、思妇为主要描写对象,以伤春怀人为主题,剖析女子们在特定社会情态、生活遭遇下或悲悼、或悔恨、或失落、或惆怅的复杂心理状态。
- 表现闺中女子的后悔、怨恨。青年士子为了博取功名利禄、荣华富贵而远离妻室,使得妻子在无尽的等待与无边的愁闷中生出怨恨之情。
- 表现对游子的思念。丈夫在外出征或在外谋取功名,闺中的妻子自然是日思夜想。
- 表现对丈夫的关切、牵挂。唐代王驾之妻陈玉兰的《寄夫》:“夫戍边关妾在吴,西风吹妾妾忧夫。一行书信千行泪,寒到君边衣到无?”写的是一位女子不顾西风吹在自己身上的寒冷,却对丈夫体贴入微,嘘寒问暖,十分生动地写出了少妇的焦虑。
- 表现闺中人的寂寞、冷清。这类诗犹以表现宫女的寂寞之情的最为突出。古代的最高统治者为了满足自己的淫欲和役使的需要,把民间大批的美貌女子掳人宫中。这些宫女在深宫里被高墙深院锁着,一呆就是一辈子;除非特殊的原因可以被放出宫,不然就只能老死于这寂寞冷清的皇宫里。一些宫女进宫后,连皇上的面也没见过。她们的痛苦、怨怼可以想见。
热门推荐
中医产妇饮食护理指南
太原火出圈,凭的是什么?
春节走街串巷去!这些街巷名,藏着三千年的“老长沙”
东野圭吾:我将记忆里的黑暗写进《白夜行》,明亮的部分留给这本书……
豪华旅游专列,到底有多“豪”?
道教三清分别指的是什么?掌管哪些事务?
民法典中关于监护权的规定有哪些
【细胞自噬】 是轻断食的底层逻辑 抗衰减肥的解题方法 更是获诺贝尔奖的科学发现
重塑健康:科学减重饮食攻略
迎风流泪的那些小秘密
熊猫伙伴,在世界;熊猫家园,在成都!
8个案例详解智慧牧场管理平台如何推动行业变革
VPN使用指南:如何选择和使用合适的VPN服务
2025年城乡居民医保与职工医保的差异对比及解决方案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主要学什么-专业课程有哪些
腔隙性脑梗塞怎么回事?什么原因引起的?注意这8个临床表现!
A岛狼患规则怪谈:沉浸式叙事的巅峰之作
交易员需要克服的十大心理问题
《哪吒2》文创周边刮起“风火轮” 好产品“点燃”消费热情
财务智慧:精准管理,驱动企业稳健增长
“四链融合”“链”接重庆涪陵产业向上向新之路
人工心脏纳入医保,百万元单品医保报销!
网络主播底线事件引关注:审核标准与道德伦理的边界探讨
超声在产前检查中的应用有哪些?
杨绛:和周围人搞好关系的秘诀就是,不要和他们分享任何成功的喜悦,和任何开心的事儿
热门的美食游戏有哪些?五款可以制作美食的游戏推荐
抗艾滋病药能否报销?详解医保报销政策
高血压不能吃柑橘?注意:是这类降压药和一种柚、一种橙有禁忌!
揭秘区块链隐私黑科技:零知识证明如何改变未来
MP4视频打不开?原因及解决方法一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