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除夕的来历、传说与习俗:一个凝聚着中华民族智慧与情感的传统节日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除夕的来历、传说与习俗:一个凝聚着中华民族智慧与情感的传统节日

引用
1
来源
1.
https://xinwen.bjd.com.cn/content/s67985cd5d5de895bf83fe462.html

除夕作为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不仅是一个辞旧迎新的时刻,更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传承。从驱赶恶兽的传说,到各种寓意吉祥的习俗,每一个细节都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智慧与情感。让我们一起走进除夕,探寻这个节日背后的故事与文化魅力。

来历和传说

  1. “夕”的传说

相传古代有一只名为“夕”的四角四足恶兽,因冬季食物短缺常到村庄觅食,给村民带来灾难。村民为躲避“夕”,每逢腊月底都会扶老携幼躲入竹林。后来,一位名叫“年”的孩子成功驱赶了“夕”,人们为了纪念他,将次日早晨称为“年”,即正月初一。

  1. 七郎射“夕”

很久以前,有一个名为“夕”的妖怪,专门伤害村民,特别是年轻女子。人们对其恨之入骨,但又无可奈何。于是,人们将腊月三十定为“除夕”,并在这一天守岁、放鞭炮,以驱除不祥,迎接吉祥。

  1. 门神的传说

贴春联的习俗可追溯至一千多年前。最初,人们在桃木板上写对联,既保留了桃木驱邪的意义,又能表达美好祝愿,同时还能装饰门户。后来,人们改用红色纸张书写对联,在新春之际贴于门窗两侧,以祈求来年好运。


网络图

除夕的禁忌

  1. 不能说“不要”

长辈给晚辈添饭加菜时,如果吃饱了不想再吃,不能直接说“不要”,而要说“有了”;如果茶果吃完了,要说“吃兴了”或“太多了”,以示吉利。

  1. 忌讳有人来串门

年夜饭前,必须先准备供品祭祀祖先。请祖灵时,家庭成员和物品必须齐全,否则意味着人不团圆、财不完整。供桌两旁的座位任何人不得占用,不得吵闹,更不准骂人,不得将喝剩的茶水泼在地上。正式进餐时,特别忌讳有人来串门,因为这叫“踩年饭”,会使全家人不得安宁。

  1. 不能大声喧哗

除夕守岁时,要遵守岁末禁忌,如不能大声喧哗,以免惊醒恶魔;不能照镜子,以免见“恶魔”;不能将灯油泼地,否则“恶魔”会醒来带来祸害;不能打碎器物,意谓这年会有“破运”,需用红纸包起,口中念“岁岁平安”等吉祥话,并放在神案上数天,以化解灾难。

除夕的习俗

  1. 贴春联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副大红春联贴在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这一习俗起于宋代,在明代开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提高。

  1. 贴窗花

民间人们还喜欢在窗户上贴各种剪纸——窗花。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氛围,也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剪纸在我国是一种很普及的汉族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因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所以也被称其为“窗花”。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张手法将吉事祥物、美好愿望表现的河流尽致,将节日装点得红火富丽。

  1. 燃爆竹

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爆竹是中国特产,亦称“爆仗”、“炮仗”、“鞭炮”。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放爆竹可以创造出喜庆热闹的气氛,是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可以给人们带来欢愉和吉利。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