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新春首场发布会释放强信号:30亿加码人工智能 全速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东莞新春首场发布会释放强信号:30亿加码人工智能 全速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新闻发布会现场 摄影 程永强
2月6日,东莞召开新春首场新闻发布会,发布一号文《关于加快推动人工智能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二号文《关于促进生产性服务业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等重磅政策,明确2025年高质量发展路径。东莞市委副书记、市长吕成蹊携市政府班子成员悉数出席,强调将锚定“人工智能+先进制造”主赛道,投入超30亿元财政资金,力争2027年人工智能相关产业规模突破3000亿元,以硬实力扛起经济大市“挑大梁”重任。
锚定AI+制造:3年冲刺3000亿产业规模
制造业是东莞立市之本。今年市政府“一号文”聚焦人工智能与制造业深度融合,计划未来3年统筹超30亿元财政资金,设立规模不少于50亿元的人工智能子基金群,目标至2027年实现可调度算力超10000P,打造100个AI+先进制造示范场景,培育300家重点企业,推动核心产业和相关产业规模分别突破300亿元、3000亿元。
东莞将围绕智能算力、工业数据、模型算法三大基础要素发力:设立最高5000万元算力券和1500万元模型券,支持企业开发行业级数据集;聚焦智能制造与智能终端方向,构建“全身+全屋+全车+全厂”AI产品矩阵,投入3亿元开展示范场景开发;依托滨海湾新区打造人工智能产业集聚区,争创国家级智能终端应用基地。
生产性服务业“领航行动”:4.5亿赋能制造业升级
同步发布的市政府“二号文”瞄准生产性服务业短板,提出“领航行动”,未来3年投入超4.5亿元,支持软件信息、科技服务、物流、贸易等8大重点领域,目标培育超100家领军企业,建设10个特色产业集聚区。
具体措施包括:推进国家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培育1-2个全国性产业互联网平台;强化中试服务能力,打造50家概念验证中心和中试平台,最高奖励200万元;发挥外贸优势,建设行业垂直独立站,打造数字贸易新高地。
“企莞家”升级:一站式服务覆盖全市企业
营商环境优化再出实招。东莞整合“企莞家”平台与企业服务专员机制,打造线上线下统一对企服务体系。升级后的“企莞家”整合多部门服务资源,企业可一站式查询政策、办理业务、反馈诉求,实现“像网购一样找服务”。
服务范围从原有近2万家“四上”企业扩展至全市企业,专员队伍提供“全链条”服务,企业问题分类分级处理,确保“有求必应”。平台同步开发移动端应用,企业可掌上办理政策查询、诉求管理等业务。
民生福祉再提质:新增学位3万个 医疗资源下沉
高质量发展成果将更多惠及民生。教育领域,东莞计划今年新增公办学位3万个,推进9所公办高中建设,试行跨区域调配学位;高等教育方面,加速大湾区大学设立申报,推动香港城大(东莞)二期动工。
医疗领域,推动高水平医院建设,力争在全省率先实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部达国家推荐标准;优化医保数字化服务,全面推广医保码和移动支付。针对“一老一小”,将建成市级托育综合服务中心,新增托位6000个,支持医院建设医养结合机构,试点残疾人居家托养服务。
市长吕成蹊表示,东莞将以“抓早赶前”的拼劲,加速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全力打造“最懂企业”的政府,让城市发展更具温度,为广东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