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电的困境:从高速发展到理性调整
风电的困境:从高速发展到理性调整
导读:风电作为清洁能源的代表,近年来在中国得到了快速发展。然而,随着国家能源局发布《2020年度风电投资监测预警结果》,风电行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本文从环境影响、技术缺陷、维护难题以及政策调整等多个维度,深入剖析了风电行业当前所处的困境。
3月30日,国家能源局发布《2020年度风电投资监测预警结果》的通知。通知显示,新疆(含兵团)、甘肃、蒙西被列为橙色区域;山西北部的忻州市、朔州市、大同市,河北省的张家口市和承德市,以及内蒙古的赤峰市按照橙色预警管理。
业界普遍认为,这一举措标志着国家对风电基建潮踩下刹车,风电行业将告别高速甚至疯狂的发展阶段。
风电真的对环境毫无伤害吗?
虽然风电被归类为清洁能源,但在实际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其对环境的影响不容忽视。风电设备的运输和安装过程会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特别是在山区和海上建设风电场时,需要修建高等级公路和进行深海打桩等高难度施工。
此外,风电运行时产生的噪音、对鸟类的威胁以及对地下水的影响也值得关注。研究表明,内蒙古地区的风电建设可能与北京等地的雾霾天气存在关联。
风电的先天性缺陷
风电最大的技术缺陷是其输出不稳定,被称为“垃圾电”。风电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大,夜间发电量往往较高,而用户需求主要集中在白天,这种供需错配给电网调度带来很大挑战。虽然储能技术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但目前尚未取得突破性进展。
维护难题与安全风险
风电设备的庞大体积和高空作业特点,使得维护工作面临巨大挑战。风电场通常位于偏远地区,如戈壁滩、山区或海上,这不仅增加了运维难度,也带来了安全隐患。例如,2012年甘肃风电场发生的一起重大事故,造成多人伤亡,凸显了风电行业在快速发展中所面临的严峻挑战。
政策调整与行业转型
2019年,国家发改委发布了《关于完善风电上网电价政策的通知》,明确提出了风电补贴退坡的时间表。自2021年1月1日起,新核准的陆上风电项目将全面实现平价上网,不再享受国家补贴。这一政策调整预示着风电行业将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面临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