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自由必然孤独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自由必然孤独

引用
1
来源
1.
https://xueqiu.com/1033360346/324219263

"孤独通向精神的两极,一是绝望,二是无边的自由。"——作家冯骥才

是的,孤独有可能给人带来绝望而不是自由。但是,人,必须要学会承受孤独,接受孤独,享受孤独,才能够获得真正的自由。

一个不能享受孤独的人,不可能获得真正的自由。

试想,有一个人,总是喜欢呼朋唤友,总是喜欢被众人包围,总是希望被人提起,总是希望自己能影响别人,总是喜欢与别人比较,无论是成绩、财富、住所、车子、衣着、购物,甚至做了什么,去了哪里,都要跟别人比较一番,才觉得有意义,那你觉得这个人有可能自由吗?

诚然,人生如果能够有一两个知己,能够分享共同兴趣,也是人生一大快乐。但现实中,这样的情况是比较少的,尤其是到了中年之后。

少年的时候,我们都是一无所有,都是充满热情,而且都在进步,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信心,于是我们更愿意与别人分享,也更容易敞开心扉,也更容易接受比自己优秀的人,大家能够互相切磋学习。

那个时候,朋友之间差距不大,大家一起拼搏,一起喝酒,一起失意,一起谈理想,我们以为这种友情会一直保持下去。

可是到了中年,大家成家了,你买房了,别人还在租房,大家共同兴趣上,你取得了一些成绩,别人却在停滞不前。你开始以为把自己的好消息说出来,大家会替你高兴,但是实际上却是气氛渐渐变得尴尬了,而且再也回不去以前。刚开始你还不明白,为什么会这样,直到一天,你自己也遭遇各种挫折和不顺,而看到其他朋友变得更好的时候,你才开始明白这种感觉。

于是,你明白了,中年以后,假如你生活变得更好,你不用跟别人分享,因为别人不一定会替你高兴,甚至有可能被你伤害。假如你生活很差,也没必要说出来,因为别人不一定会替你分忧,反而可能怕被你连累。而别人过的好不好,也不用过分去关心,因为除了影响你的情绪之外,其实没有实际意义。当然,你也可以照样说,照样看,只要不抱任何期待就行了。

所以说,人到中年,孤独是常态。想要自由,必然要学会享受孤独。

当然,现在的人谈自由,一定会谈到"财富自由",又必然回谈到各种财富自由的标准,像最近,AI火爆,网上又盛传Deepseek生成的财富自由标准。好像Deepseek认为在一二线城市,要有房有车无负债,并且有2500万现金类资产才有资格财富自由。

其实这类财富自由的标准,每年都会被炒作,作者认为财富自由,或者觉得叫"财务自由"比较合适,因为觉得绝大部分普通人不需要富,也不可能富,够用就行。如果你想了解什么是财务自由,并不需要去网上看这些被炒作的标准,最重要是自己去亲身体验,怎么去体验?很简单,你去尝试一下失业就能够体验。如果你发现自己失业以后,生活居然还能长期保持跟工作领工资时差不多的,那么你基本上就是财务自由了。

像某位作者,就深有体会。九年前,还在一个体制内媒体工作,还在一个曾经的王牌节目组,也算是元老之一,那时候传统媒体虽然开始衰落,但摆烂也能摆个十年八年,也能混口饭吃。但是实在忍受不了,物质和精神双重下降的折磨,因为节目少人看了,节目组变得不重要,所以做节目能力不重要,会拍马屁就变得非常重要,又因为整体收入下降,所以即使你拍了马屁,可能你的收入还是在下降的,因为大家都在拍马屁上内卷。当时这个势头是刚开始,已经忍受不了,马上辞职离开了这个粪坑。

当初离开体制做职业投资只有六位数的本金。如果当时就去参考各种网上的标准,那么肯定什么也做不成。那么九年过来了,现在规模已经是当初的十倍以上,一年的收益也早已超过当初的本金,每年光算分红也超过当年工作高峰时期的收入。

而当年的那档节目,今年才知道,原来是晚上7点黄金时间播出的,现在已经被安排到了中午时间播出,而且基本上已经没什么人收看,也没什么广告收入了。如果当初不是破釜沉舟,选择自己的道路,而是选择留下来慢慢腐烂,那么到了今时今日,境况又会是如何呢?如果继续留在这个大酱缸里面,除了憋了一肚子气,还能学到什么呢?

当初从体制出走,也是一种孤独的选择。最近在看美剧《斯巴达克斯:血与沙》,这部美剧的天花板,看得人热血喷张,斯巴达克斯的经历让人感同身受。斯巴达克斯,从一名奴隶角斗士,最后变为一个起义者,反抗者,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被环境一步步压迫而成的。斯巴达克斯被夺去了妻子、好友,最后眼看着角斗士无论赢得多少次冠军,最终还是逃脱不了成为贵族玩物,被毫无尊严地羞辱并杀害的命运。于是,斯巴达克斯即使已经是角斗士当中最有特权的一个,他依然选择了反抗和起义。因为作为一个自由人而死,和作为一个奴隶而活,具有完全不同的意义。

斯巴达克斯的起义不仅是反抗奴隶制,更是对人性尊严的追求。正如剧中台词:"我们不是生来为奴,而是被逼为奴。"

而在告别了奴隶社会2000多年后的今天,奴役依然没有消失,各种工作制度、潜规则、社会成见、消费陷阱、世俗习惯、个人欲望,再加上现在的人工智能,依然在无形中奴役着我们。Deepseek的一句话:"2500-3000万才有资格财富自由",就已经宣告了社会上99.99%的人永远没有资格获得自由。AI随便说一句,就能让数亿人心甘情愿接受奴役的命运。其实归根到底,就是因为没有孤独的勇气,也没有孤独的能力。

在未来,孤独不仅仅指能够摆脱他人的影响独立生活,还包括能够尽量摆脱机器和人工智能等科技的影响,独立生活的能力。

我们必须记着,自由不是一种外在的表象,而是一种心灵的能力。我们不能失去捕捉自己内心感受的能力,也不能失去对大自然,对世界的感受力。

是时候重新翻出Radiohead的那张《OK Computer》,通过聆听这张三十年前的经典,重构我们对于孤独和自由的理解了。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