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冥想?缓解身心压力和消除负面情绪的简单小秘诀
什么是冥想?缓解身心压力和消除负面情绪的简单小秘诀
冥想,作为一种古老的修行方式,近年来在心理学领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研究。它不仅能够帮助人们缓解压力和负面情绪,还能促进身心健康。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冥想的定义、效果、原理及其简单的实践方法。
为什么要了解冥想?
你是否经常感到压力很大?或者经常觉得心情忧郁、焦虑,难以开心起来?近年来,心理学界开始流行从美国传来的正念减压(MBSR:Mindfulness-Based Stress Reduction),发现这种方法有助于减轻身心压力和负面情绪,甚至能够调整认知思考,而逐渐被应用在心理辅导中。
追溯正念减压的根源,会发现它源自于南传佛教的禅修冥想(Meditation)。正念减压创始人卡巴金博士(Jon Kabat-Zinn),从自己学习冥想的其中一种技术发展出正念减压。目前,世界上至少有112种冥想方法可以使用,而不限于正念一种。
冥想有助于减轻身心压力和负面情绪,甚至能够调整认知思考
什么是冥想?
“冥想”,这个词汇源自英文的“Meditation”,其最原始的起源是梵文的“Dhyana”,也就是中文的“禅定”。它不是集中精神、不是沉思,也不是冥想,而是一种让自己的精神状态超越思考与自我的技术。用反面的话来说,就是一种让自己没有思考和自我的放空状态(no mind)。
你可能会觉得思考有什么错吗?社会和教育不是都鼓励我们要成为善于思考的人吗?或者你可能会认为有自我很好啊,社会不是都希望我们有自信主见,而不要懦弱自卑吗?超越思考和自我要干嘛?对我有什么好处呢?
其实,放空自我和思考的理由在于从冥想的科学研究中发现,人的自我和思考可能反而是一切压力和社会问题的根源。例如,现在地球面临的气候异常、人类战争频发,正是由于人类自大的以为可以无限制地开采资源、消耗能源、忽视其他生命的存在价值,导致了地球的反扑和无辜百姓的受苦。
如果人可以谦虚地放下自我,与地球环境和不同物种和平共处,有节制且环保地使用资源,可能我们就不会面临极端气候的灾难;如果各国或个人可以不要像宫斗剧那样争夺权力、竞争成为群体中的老大、成为世界第一的强权,可能就不会有人被霸凌,或有无辜的人民被战火烧伤。
回到你个人,你是否在心烦意乱的时候,也曾觉得被各种思考和情绪塞满,而觉得混杂、焦躁和忧郁,希望不要再想、不要再烦,可以放空休息一下?或者当遇到一些自我感觉良好、很自大的人,你是否也曾很想翻他白眼,希望他不要那么自我?如果你可以认同上述观点,或许你会开始明白为什么在人类文明中要发展出冥想,发展出超越思考和自我的方法。
冥想有什么效果?
当你开始冥想,练习消融思考和自我时,究竟会有哪些效果和好处呢?近代许多研究发现,当你练习冥想时,基础层面会让你感觉到身心的放松,甚至研究发现可以降血压、清胆固醇,减少压力和负面情绪。例如,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NIH)曾花费至少2400万美元,研究超觉冥想如何影响导致心血管疾病的高风险因素:高血压、胰岛素抵抗性以及动脉粥样硬化等,发现有显著的效果。
当你练习冥想时,基础层面会让你感觉到身心的放松
冥想的原理和机制是什么?
研究中发现,当人在练习冥想,进入一种超越思考和自我的状态时,在生理上,我们的身体会开始自动调节自主神经系统,让人从一种面对压力工作的交感神经运作状态(如心跳加速、身体紧张、分泌肾上腺素),切换成让身体修复的副交感神经运作状态。这便是为什么上述研究中发现冥想可以治疗心血管等疾病。
而在心理上,当你停止思考和自我时,你会发现你的心慢下来、思绪沉淀了,而能够觉察和意识到自己的盲点,更有效地处理烦恼,而不是被烦恼逼着不得不以某种不想要的方式生活。这就像当你车速很快时,视线会变窄,看不清周围的路况,无法欣赏风景或正确判断交通状况。当你慢下来,或甚至你今天改用散步的方式走这条路,你可能会意外发现,原来路上有这家店、有这片景色,甚至发现有其他的路线可以到达,让你的路程变得丰富多彩。
如何运用冥想照顾自己?简易冥想小步骤!
说了这么多冥想的原理和效果,究竟如何运用冥想来照顾自己的身心呢?以下分享一个简单的冥想方法:“把你的注意力转移到身体的感觉”。
这个方法的原理是通过注意力的转移,让我们从主动活动的交感神经状态,进入被动修复的副交感神经状态,从而达到身心修复的效果。你可以尝试躺在床上,闭上眼睛,专注于身体的每一个部位,从头到脚,感受身体的每一个细节。这个过程不需要任何特别的技巧,只需要保持专注和耐心。
冥想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自我照顾方式,它可以帮助我们缓解压力、改善睡眠、提升专注力,甚至促进身体健康。希望这篇文章能为你提供一些实用的建议和启发,让你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到一片宁静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