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读】清•龚自珍《己亥杂诗·少年击剑更吹箫》赏析及同步练习
【悦读】清•龚自珍《己亥杂诗·少年击剑更吹箫》赏析及同步练习
龚自珍的《己亥杂诗》是中国诗史上最大规模的组诗之一,其中《少年击剑更吹箫》一首,通过"剑"与"箫"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复杂而又饶具魅力的内心世界。本文将为您详细解读这首诗的背景、内涵,并提供同步练习题,帮助您更好地理解龚自珍的诗歌艺术。
己 亥 杂 诗
清·龚自珍
其九十六
少年击剑更吹箫,剑气箫心一例消。
谁分苍凉归棹后,万千哀乐聚今朝。
【词句注释】
1.谁分:谁料。归棹(zhào照):归舟。棹,船桨。
2.哀乐:暗用谢安语。《世说新语·言语》:“谢太傅(谢安)语王右军(王羲之)曰:'中年伤于哀乐,与亲友别,辄作数日恶。’”作者当年四十八岁,适当中年。
【白话译文】
一位少年擅长击剑又擅长吹箫,他击剑的剑气和竹箫的音韵,在他剑舞乐音中融合为一。
谁也无法料想到,在他的剑气和箫韵中,涵韵着的是人世的苍凉还是步上归途之舟的释然,终归是万般千种的哀与乐都集中在这剑气和箫韵里了。
【创作背景】
道光十九年(1839),也就是鸦片战争的前一年,龚自珍已48岁,对清朝统治者大失所望,毅然决然辞官南归,回归故里,后又北上迎取眷属,在南北往返途中,他有所思,有所感,就用鸡毛写在账簿纸上,投入一个竹筐里。后来共“得纸团三百十五枚,盖作诗三百十五首也”(《与吴虹生书》),写就巨型组诗。这就是著名的《己亥杂诗》──那一年是己亥年。本文选自《己亥杂诗》的第五篇。作者当时愤然辞官,离别亲朋好友,愁肠百结。
【作品简析】
《己亥杂诗·少年击剑更吹箫》是清代诗人龚自珍所作七言绝句。《己亥杂诗》写于公元1839年(道光十九年己亥)龚自珍辞官返乡之时,由农历四月二十三日起,至十二月二十六日止,计315首,全属七言绝句(其中部分不依近体格律的古绝),堪称中国诗史上最大规模的组诗,又从某种意义上可视为龚自珍的诗体自传。可以说,在这一组诗中,定庵向时人、也向后人集中展示了自己复杂而又饶具魅力的内心世界。研究龚自珍其人、其文学成就,《己亥杂诗》应是重中之重。
此篇是《己亥杂诗》第九十六首。此处是“剑”、“箫”意象在定庵诗中的最后一次出现,亦是他对平生深有所感的“剑箫”心事即“一箫一剑平生意”的总结。“剑”和“箫”如同一枚硬币的两面,构建成了定庵心灵世界不可割分的两个层面。他也多次在反思“剑”与“箫”的命运。但这一次不同,诗人斩钉截铁地用到了一个“消”字,所谓“少年哀艳杂雄奇,暮气颓唐不自知”(《己亥杂诗》一四二),他真正意识到剑气箫心的“消解”的结局了。诗以“苍凉归棹”、“中年哀乐”作结,戛然而止,而一种心潮跌宕的复杂况味纡徐不尽,耐人幽寻。
【作者简介】
龚自珍(1792年8月22日~1841年9月26日)清代思想家、文学家及改良主义的先驱者。27岁中举人,38岁中进士。曾任内阁中书、宗人府主事和礼部主事等官职。主张革除弊政,抵制外国侵略,曾全力支持林则徐禁除鸦片。48岁辞官南归,次年暴卒于江苏丹阳云阳书院。他的诗文主张“更法”、“改图”,揭露清统治者的腐朽,洋溢着爱国热情,被柳亚子誉为“三百年来第一流”。著有《定庵文集》,留存文章300余篇,诗词近800首,今人辑为《龚自珍全集》。著名诗作《己亥杂诗》共315首。
【同步练习】
1.下列对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前诗从诗人心系边疆局势写起,“惘然”二字奠定了全诗低沉悲凉的基调。
B.前诗中的“负尽”和后诗中的“一例消”,都传达出了诗人忧愤悔恨之情。
C.后诗结尾二句写出了诗人归乡之后,百感交集、心潮难平的复杂况味。
D.这两首诗既豪宕激越,又沉郁悲慨,都表达出了诗人深沉炽热的情感。
2.两首诗都运用了“剑”“箫”的意象,这两个意象也被认为是龚自珍人生的真实写照。结合这两个意象,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诗人形象?
【参考答案】
1.B。解析:《己亥杂诗》中的“一例消”强调的是“全部消解”,表现的是“心潮跌宕的复杂况味”。
2.剑是诗人的武器,是壮志的象征,也是悲恨情绪的寄托;箫,其音宛转悲凉,借以传达幽怨愤慨之愁绪。二者连用,展示了一个既拥有报国立业的雄心壮志,又饱含忧国伤时之幽情的诗人形象。
【推荐阅读】
己亥杂诗(其五)
清·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译文:
浩浩荡荡的离别愁绪向着日落西斜的远处延伸,离开北京,马鞭向东一挥,感觉就是人在天涯一般。
我辞官归乡,有如从枝头上掉下来的落花,但它却不是无情之物,化成了春天的泥土,还能起着培育下一代的作用。
龚自珍《己亥杂诗·浩荡离愁白日斜》赏析及备考集锦
己亥杂诗(其二百二十)
清·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译文:
只有狂雷炸响般的巨大力量才能使中国大地发出勃勃生机,然而朝野臣民噤口不言终究是一种悲哀。
我奉劝天帝能重新振作精神,不要拘守一定规格降下更多的人才。
清·龚自珍《己亥杂诗·九州生气恃风雷》赏析及同步练习
漫感
清·龚自珍
绝域从军计惘然,东南幽恨满词笺。
一箫一剑平生意,负尽狂名十五年。
译文:
从军疆场的壮志难酬令人怅惘,只能将对东南形势的忧虑情怀注满诗行。
赋诗抒怀和仗剑抗敌是我平生志愿,如今十五年过去,白白辜负了“狂士”声名。
清·龚自珍《漫感》赏析及同步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