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如何辨证施治“甲亢”和“甲减”?
中医如何辨证施治“甲亢”和“甲减”?
甲状腺是一个蝴蝶形的小腺体,位于脖子底部喉结的正下方。腺体产生甲状腺激素通过血液流到身体的所有区域。
这种至关重要的激素调节身体新陈代谢的多个方面,包括燃烧卡路里的速度和心跳的速度。甲状腺疾病会导致腺体产生过多或过少的这种激素。 您可能一直感到焦躁不安或疲惫不堪。
您也可能会减轻或增加体重,具体取决于您的甲状腺产生的激素量。甲状腺疾病在女性中比在男性中更常见,尤其是在怀孕或更年期之后。当您的甲状腺不能产生足够的甲状腺激素来满足您身体的需求时,您就患有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或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在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早期阶段,可能没有明显的症状。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什么是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中医虽无甲亢病名,但其发病特点、临床证候在中医古籍中早有记载。古人将甲状腺肿大类的疾病归为“瘿气”“瘿瘤”,1997年颁布的国家标准《中医临床诊疗术语·疾病部分》将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归属于“瘿气”范畴,定义为以颈前肿大、善饥消瘦、急躁心急、畏热多汗、手颤、眼突等为主要表现的瘿类疾病。
如果您患有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您可能会感到紧张、易怒、疲劳、肌肉无力、睡眠困难、震颤和腹泻。除此之外,快速和不规则的心跳、体重减轻、情绪波动和甲状腺肿也会让您感到困难。请记住,60 岁以上的成年人可能会出现明显的甲亢症状。
中医如何认识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病因:关于甲亢的病因病机,虽各地医家各有偏重,但基本认可其病因与先天禀赋、情志内伤、饮食体质、水土环境等有关,病后失养、外感也可成为其发病因素。其中最重要的两个病因为体质与情志。基于《黄帝内经》《伤寒论》等理论和临床探究,甲亢易发生于少阳及厥阴体质之人;甲亢发病与情志密切相关,属于七情致病范畴,而心烦、失眠、抑郁等七情所扰之症归因于肝,长期忧思郁虑,肝失条达致气机郁滞,气不布津,津液输布障碍,易凝聚成痰,痰气凝结于颈项,发为瘿病。
病机:甲亢的病机多以“气”“痰”“火”“瘀”为主,与“阴虚”关系密切。在脏腑病机方面,多位医家认为肝气郁结为甲亢的主要病机,肝郁进一步造成其他脏器失调,以心、肝、脾尤甚。由于“气郁”与肝的密切关系,许多学者都以肝为切入点研究本病。有专家认为甲亢基本病机属阴虚阳亢,但肝失疏泄在本病发展中起到推动作用。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中医特色治疗?
治疗原则:辨证论治是中医治疗疾病的核心,目前临床对于甲亢的辨证分型尚无统一标准。针对郁、热、痰、瘀、虚等将其分为以下5个证候:
①肝失疏泄,肝郁化热,治应疏肝解郁、清热消瘿;
②火炽风动,乘土侮心,治应清肝息风佐以消瘿;
③灼津伤气,阴虚风动,治应益气养阴、息风消瘿;
④肝郁气滞,痰凝血瘀,治应理气化痰、活血消瘿;
⑤气随液脱,真阳衰微,治应益气回阳固脱。
甲亢病程长、病机复杂、证候表现多样,由于甲亢的发病与“肝”关系密切,因此,主张本病初期应疏肝解郁、理气化痰,后期宜益气养阴、宁心安神。甲亢患者需要生活规律,保持情绪稳定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同时顾护脾胃。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什么是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中医对甲减的认识关于瘿劳,《千金要方》提出“石瘿、气瘿、昔瘿、土瘿、忧瘿、五瘿"的名称,将甲减归为“瘿劳”。不同类型甲减在中医古籍中对应的证型也有所差别。未伴有甲状腺肿大,依其主症在中医当属“虚劳”;伴有不同程度甲状腺肿大,如桥本氏甲状腺炎所导致的甲减,应归于“瘿病”;伴有轻度水肿或黏液性水肿者应归于“水肿”。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症状可能包括疲劳、关节和肌肉不适、体重增加、面部肿胀、不耐寒、便秘、皮肤干燥、头发稀疏和出汗减少。除此之外,月经周期过多或不规律、女性生育问题、抑郁、心率减慢和甲状腺肿都可能是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警告信号。
中医如何认识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病因病机:甲减的发生,虽然既有先天之因,也有后天之因,但就其病机而言,关键在“虚”,不论是先天禀赋不足,亦或是后天情志失调、感受外邪、饮食失节、手术损伤等原因,均导致人体阳气虚衰为先,主要病位责之于肾,随病情发展波及心、脾、肝。因阳气虚衰,导致气对人体的推动、调控、温煦、固摄作用的降低,而出现瘀血、痰浊、水湿等病理变化;气血亏虚亦可导致甲减,治疗上,可用真武汤、补中益气汤、十全大补汤等益气健脾,行气利水。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中医特色治疗?
治疗原则:甲减属本虚标实之证,虚多实少,阳虚为本,邪实为标。本病病理变化复杂,累及脏腑较多,重责于脾、肾,与肺、肝、心有关。对于甲减的临床分型,归为五型:肾阳虚衰,脾肾阳虚,心肾阳虚,阴阳两虚,阳微欲脱、气阴两竭(甲减危候)。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应多吃温阳食品,如胡桃肉、羊肉、羊肾、狗肉、鹿肉等;因为维生素B1对甲状腺功能具有抑制作用,所以应选用富含维生素A、维生素C和B族的食物,如胡萝卜、绿色蔬菜和水果等,日常饮食中应多配海带、海藻等海产品。
专家推荐
闫秀峰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内分泌科专家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内分泌专业委员会理事
中西医结合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分会内分泌代谢病专家委员会委员
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内分泌分会委员
主任医师、副教授。中西医结合内科学和中医临床评价方法学双博士后、中医内科学博士,师从国医名师林兰教授、世界中医联合会刘保延主任委员和国家级名师栗德林教授。发布核心期刊论文 20 多篇,专著6部。
擅长领域
擅长:糖尿病及其心、脑、肾、周围神经、周围血管、糖尿病足病、甲状腺各种疾病,如甲状腺结节、亚急性甲状腺炎、甲状腺功能减退、原发及继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成人尿崩症、及其他内分泌代谢疾病,如高脂血症、动脉硬化、高尿酸血症等;以及更年期综合征、月经不调,失眠等杂病的诊断及中西医结合治疗。
专家出诊信息
出诊地点:北京西鹤年堂中医医院
门诊时间:周一下午(提前预约)
预约咨询:010-6764 8799
医院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嘉园路大台子9号
地铁路线:地铁4号线公益西桥站下A口出,向北行至路口向西500米路西(嘉园路与赵村店路口西南角)
公交路线:66\144\72\646\368外\377\48路至城南嘉园北,向北200米路西。
温馨提示:专科医院、持卡就医,无需定点,直接就诊。西鹤年堂已开通门诊慢特病跨省直接结算、京津冀就医结算“一卡通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