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媒称中国在药物研发领域也震惊世界,国际制药格局迎来新变局!
英媒称中国在药物研发领域也震惊世界,国际制药格局迎来新变局!
近年来,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迅猛发展已然让世界瞩目,而在生物制药领域,一场更加低调但同样深刻的变革正在发生。英国《经济学人》2月16日刊文指出,中国不仅在AI领域取得突破,在药物研发方面也展现出了惊人的创新能力。中国生物制药企业正在以更快的研发速度和更具竞争力的成本,迅速崛起于全球市场,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新药研发国家。
过去,中国在国际医药产业链中的角色主要集中在仿制药生产、原材料供应以及临床试验承接等方面。然而,近年来,中国制药企业逐渐摆脱了“仿制”标签,转向创新驱动的发展模式,研发出的创新药物不仅在疗效上超过西方竞品,而且具备更高的性价比,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国际制药巨头寻求合作。
以默沙东的可瑞达(Keytruda)为例,该药物是全球最畅销的癌症免疫治疗药物之一,自2014年上市以来,累计销售额已超过1300亿美元,仅2024年销售额就高达295亿美元。然而,在2024年,一款名为依沃西(Ivonescimab)的新型抗癌药物取得了突破性成果,直接挑战了可瑞达的市场地位。在2024年9月举行的世界肺癌大会上发布的临床研究结果显示,依沃西在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试验中表现优异,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达11.14个月,远超可瑞达组的5.82个月。
这一成果引起了全球医药界的广泛关注,而更让外界震惊的是,依沃西的研发公司——康方生物,竟然是一家中国企业。《经济学人》指出,康方生物的成功不仅代表着中国企业在创新药物研发上的突破,也显示出中国在全球制药行业的竞争力已经大幅提升。
随着中国创新药企的崛起,西方制药企业也开始将目光投向东方。由于药品专利到期的压力不断增大,到21世纪20年代末,西方制药企业每年可能面临高达1400亿美元的销售损失。在这种背景下,越来越多的西方制药公司选择与中国企业合作,共享中国的技术优势和市场资源。
数据显示,2024年,西方与中国达成的价值5000万美元以上的药物授权交易数量已达到2020年的三倍,约占全球药品授权交易总额的三分之一。据LEK咨询公司统计,2020年至2024年,西方从中国获得许可的药品总价值增长了15倍,达到了480亿美元。
以默沙东为例,该公司在2023年10月与中国创新药企礼新医药达成了一项总额近33亿美元的合作协议,获得了礼新医药在研肿瘤药物LM-299的全球开发、生产和商业化独家许可。该交易包括5.88亿美元的首付款,以及最高27亿美元的里程碑付款。这一合作不仅表明西方制药企业对中国创新药的高度认可,也凸显了中国制药企业在全球市场上的影响力日益增强。
中国创新药研发提速:快两到三倍的速度完成临床试验
中国制药企业之所以能在短时间内迅速崛起,与其独特的研发环境密切相关。康方生物创始人夏瑜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我们的研发速度比世界上任何地方都要快两倍甚至三倍。”
在药物开发过程中,临床试验是耗时最长、成本最高的阶段,而中国企业在这一环节的效率远超西方国家。中国庞大的患者群体使得临床试验的志愿者招募变得更加容易,同时,政府也积极鼓励医院和医生参与新药研究,进一步缩短了研发周期。这种高效的试验机制,使得中国制药企业在全球竞争中占据了独特优势。
此外,随着中国临床试验数据质量的提升,越来越多的国际监管机构开始认可中国的数据。例如,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已接受康方生物的临床试验数据,并允许其直接进入后期试验阶段,这一变化大幅提升了中国创新药物进入国际市场的速度。
中国药企全球化布局:授权合作与跨国设立新公司
目前,大多数中国制药企业尚未直接在美国市场销售药物,而是更倾向于通过授权合作的方式,将药品在中国以外地区的销售权交给西方企业,以换取预付款、里程碑付款以及未来销售的特许权使用费。
例如,2022年12月,康方生物与美国Summit Therapeutics公司达成合作协议,授予后者在美国、加拿大、欧洲和日本的依沃西商业化独家许可权。康方生物将从中获得5亿美元首付款,以及总额最高可达50亿美元的交易收益。
另一种模式是在海外设立新公司。部分中国药企将其临床资产拆分成独立的美国企业,由熟悉当地市场的管理团队运营,而母公司仍保留部分股份。如果新药在国际市场获得成功,母公司将不仅能够获得特许权使用费,还能从资本市场获益。据投资银行杰富瑞(Jefferies)估算,自2023年5月以来,已有8家中国制药企业采取这一策略。
尽管中国在生物制药领域的进步令人瞩目,但仍面临一些挑战。《经济学人》指出,投资放缓和中美紧张关系可能对中国制药企业的全球化进程带来一定影响。
美国国会曾试图通过《生物安全法案》,以所谓“国家安全”理由,限制中国生物技术企业在美国的业务。但最终,该法案并未纳入2025财年《国防授权法案》(NDAA),意味着美国对中国生物制药企业的封锁计划暂时搁浅。不过,考虑到美国政治环境的不确定性,未来中国制药企业在全球市场的发展仍需应对潜在的政策风险。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对此曾明确表示,美方应尊重市场原则和国际经贸规则,不应无理打压中国企业。中国政府也将继续维护本国企业的合法权益,确保生物医药行业的持续发展。
全球医药产业格局重塑,中国制药企业迎来黄金时代
中国生物制药行业的崛起,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全球医药产业格局。从仿制药制造商到创新药研发领军者,中国企业已经站在世界生物技术竞争的最前沿。
未来,随着更多中国创新药进入国际市场,并与西方制药巨头展开更深层次的合作,中国制药企业有望在全球市场中占据更大份额,推动全球生物医药行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