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招招都是狠招?“打”出健康好身体!普通人也能练......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招招都是狠招?“打”出健康好身体!普通人也能练......

引用
1
来源
1.
https://static.nfnews.com/content/202407/30/c9170384.html?enterColumnId=27522

咏春拳是岭南武术的重要代表之一,它在岭南大地上生根发芽、流传海外。不少的影视作品中的咏春拳更是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其实,普通人也能练咏春拳。

不了解的咏春起源

咏春拳是岭南地区具有代表性的拳种,是优秀的民间传统武术,那咏春拳的起源又是怎样的呢?

咏春拳传承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关于咏春拳的起源有很多种说法,但流传最为广泛的是:五枚师太根据生活中蛇鹤打斗的实际情况,再根据白鹤拳与女性的特点改编而成。随后经传几人,直到传给了严咏春。而严咏春去世后,其丈夫为了纪念她,将这一拳种命名为咏春拳。而另一种较为流行的说法是:严咏春看到蛇鹤相争而受到了启发,在原有的武术基础上进行改编,形成了咏春拳。

咏春拳的广泛流传,与岭南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文化脱不了干系。岭南地区水网密集且为沿海地带,同时流动人口众多,不乏出海经商的人们,形成了兼容并蓄的文化氛围,为咏春拳的根植和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而如今,咏春拳已经成为连接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认同的重要纽带。

在广东,梁博涛是咏春拳历史上的重要人物,他将咏春拳技艺传入了广东戏班,弟子主要有梁二娣、黄华宝、陆锦等,自始咏春拳开枝散叶,主要形成两大主线发展。

其中,黄华宝传授咏春技艺于梁赞。而梁赞被认为是近代佛山咏春拳的关键传承人物,他在1870至1890年间在赞生堂内收徒授拳,亲力亲为传授技艺。他的弟子有陈华顺、陈费、梁奇等,而再传弟子有吴仲素、吴小鲁、雷汝济、陈汝棉、叶问等人。

而广东咏春的另一主线为陆锦。陆锦技成之后,被礼聘传技霍保全、冯少青等人。冯少青经军旅生涯、身经百战后传授阮奇山、邓算等,而后阮奇山续传给岑能。岑能继承衣钵,带技遍访东南西北,交流传授咏春拳艺。岑能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落户广州,从此开启广州咏春拳的历史,弟子无数,被誉为“广州咏春拳”的奠基人。

咏春拳技艺特点

“三拳一桩一刀”是学习咏春拳的歌诀,咏春拳究竟有何魅力?它的技艺又有何特点?

咏春拳是南方拳种之一,而南方的拳种向来以多手法为主。阴阳子午、黏摸熨荡、二桥上势、来留去送、舍己随人、顺势而为、甩手直冲等都是咏春拳的特点。不难观察到,咏春拳立足于实战,是一种集内家拳法和近打于一身的拳术。咏春拳的技术内容可以分为散式基本功、套路和功法训练三个方面。

其中,拳术套路主要有小练(念)头、沉(寻)桥、标指三套拳,主要练习知觉、力角、力距、腰胯马桥手内劲功法。实际应用有离桥黐打及黐桥黐打。而“本人桩”是咏春拳进入黏手(实用 )阶段的柱功拳法。

相对于其他的功夫,咏春拳则更加注重出手求变、以柔克刚、借力打力,“稳、静、定、劲”是咏春拳的显著特点。咏春拳是一种实战性强的拳术,拳快而防守紧密,马步灵活且上落快,攻守兼备或是守攻同期,优势在于埋身搏击。

在实战中,咏春拳使用“寸劲”来攻击和防守,理论和心法方面注重中线、左右兼顾、来留去送、甩手直冲等。“寸劲”是武术中采用的一种短促爆发的力量,即当动作加速至临近结束时突然收缩肌肉发力;而中线即注重两人中线之间的连线,自身从头顶垂直到下阴的一条直线,选择最短时间和最短的距离进攻和防守。

咏春拳——强身健体好帮手

咏春拳的传承主要以家族传承与师徒传承为主,家族传承指通过具有血缘关系的人相互传承,而师徒传承则是以传授某种技艺为纽带而形成的传承方式,大多为精英化的培养。如今,随着咏春拳的广泛传播,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可以学习到咏春拳。那咏春拳对于我们的身体有什么好处呢?

广州市非物质文化咏春拳代表性传承人岑兆伟介绍,咏春拳有着强身健体的作用,简单实效,符合现代人的保健需求。

咏春拳是一项传统的武术,不仅以其实战技巧闻名,更蕴含丰富的健身功效。在咏春拳的传承内容中包含着与中医穴位联系密切的“肾气归元功”,与人体的健康息息相关。

提高身体协调性

咏春拳的动作要求全身协调,能有效提升身体灵活性和协调性。咏春拳通过其独特的训练方法,如黐手练习和各种拳套动作,要求练习者在快速准确的攻防转换中,保持身体各部位的协调一致。

这种训练不仅锻炼了手眼协调,还强化上下肢动作的同步性,促进身体左右两侧的平衡发展。通过反复练习,咏春拳能够有效提高身体的整体协调性。

锻炼心肺功能

咏春拳强调动作与呼吸的协调,正确的呼吸方法可以提高氧气的利用效率,促进心肺功能的改善。实际上,咏春拳通过其连贯而快速的拳法动作和灵活的步法,要求练习者在运动中保持呼吸的协调和节奏,从而促进心肺功能的增强。这种武术形式的高强度训练不仅提高了心肺耐力,还锻炼了心血管系统,有助于提升体能和耐力。

通过持续的咏春拳练习,可以有效地增强心脏的泵血能力和肺部的氧气吸收效率,进而提高身体的整体心肺健康水平。

增强肌肉力量

咏春拳通过其拳法、腿法和其他身体动作,要求学习者练习与实战中必须动用全身多组肌肉群,在短距离内快速发力,从而锻炼了手臂、腿部和躯干的主要肌肉。

此外,咏春拳中的木人桩和沙包等训练,也进一步增强了肌肉的力量和耐力,使练习者在提升技巧的同时,也显著增强了身体各部位肌肉的爆发力和持久力。

咏春拳在当代

“咏春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岑兆伟表示咏春拳是具有哲学层面的拳种,练功黐手搏击实际上是一种身心的交流。除此之外,咏春拳也有着深远的影响力,简单实用、强身健体、自保,具有现实生活意义。

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武术门派的咏春拳,咏春拳是一种传统文化,“生活化”将是咏春拳在当代环境下能够继续传承下去的重要因素。

随着社会对传统文化的重视,众多的武馆和分支传承人也通过系统的教授拳法、标准化的练习套路、咏春拳进校园、举办咏春文化节等“生活化”的方式传播推广着咏春拳,使得咏春拳一直传承着,生生不息。

咏春拳线下体验地点

1.广州市非遗传承基地(岑能咏春拳)优秀传统文化与科技中心
地址:荔湾区丛桂路179号

2.状元府咏春拳国术馆
地址:越秀区海珠中路宋家巷10号203房

3.刚柔咏春拳馆
地址:白云区金沙街凤冈西前街14号

本文原文来自南方新闻网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