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2024高考志愿填报的18个注意事项:错过后悔一生!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2024高考志愿填报的18个注意事项:错过后悔一生!

引用
搜狐
1.
https://www.sohu.com/a/787852236_121651744

高考志愿填报是每位学子人生中的重要环节,正确的志愿填报不仅能帮助学生进入理想的大学和专业,更能为其未来的职业生涯奠定基础。本文总结了高考志愿填报的十八个关键注意事项,希望能为2024年广大考生和家长提供有益参考。

志愿填报基本原则

衡量学校实力时,应重点关注三个核心指标:一流学科、学科评估和就业质量报告。这三个指标能全面反映学校的综合实力,是填报志愿时需要重点关注的。

十八个注意事项详解

第一,注意大类招生的陷阱

一些学校会将冷门专业和热门专业混合招生,然后在后续学习中进行专业分流。这种招生方式看似给了考生更多选择空间,实则存在风险。因为学校会根据学生大一成绩进行专业分流,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可能被分配到不理想的专业。

第二,警惕直博班的附加条件

部分学校设立直博班以吸引优秀生源,但这些直博班往往附带严格条件,如要求所有课程及格。考生在选择时务必仔细阅读招生简章,了解清楚相关要求。

第三,考虑医学和法律专业的地域性

这两个专业就业地点受限较大,考生在选择时需结合未来就业地点考虑,避免为了追求名校效应而选择无法接受的就业地点。

第四,医学专业选择长学制临床八年

医学专业学习周期长,中途考研或换专业会浪费大量时间和精力。计算机专业考生可考虑本硕联读,以便更早进入职场。

第五,电子类专业区分方向

电子类专业包括电子与光工、民口通信与军口抗干扰等方向,考生需结合兴趣和职业规划选择合适的方向。

第六,以专业为主,不迷信名校光环

除了清北两所顶尖高校外,其他学校的专业选择同样重要。考生不应过分迷信名校效应,而应根据兴趣和职业规划选择适合的专业。

第七,查看就业质量报告

就业质量报告是评价学校毕业生就业情况的重要指标,考生在填报志愿前需仔细阅读相关学校的就业质量报告。

第八,参考官方学科评估

考生在选择学校和专业时,不要过分依赖所谓的“野鸡榜”,而应结合一流学科和学科评估等权威指标进行综合评估。

第九,选调生考虑副部级985高校

对于有意向参加选调的考生来说,副部级985高校在选调生选拔中具有较大优势。

第十,不要对转专业抱太大希望

虽然有些学校允许转专业,但转专业的条件和名额都有限制。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应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职业规划选择适合的专业。

第十一,警惕本硕连读的陷阱

如果一个学校在全国承诺了大量的本硕连读名额,考生需要谨慎对待。因为这种情况下,普通班的保研率可能会非常低。考生在选择这样的学校时,一定要了解清楚相关的保研政策。

第十二,选择传统高校而非新式学校

对于家庭背景一般、试错成本高的考生来说,选择新式学校如南科大、上科大等需要慎重考虑。尽量选择传统的综合性大学或行业特色鲜明的学校,而不是那些新式学校。因为这些传统高校拥有较为完善的教学体系和师资力量,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和发展机会。而这些新式学校往往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一旦选择不当或者不适应,试错成本你无法承担。

第十三,避免选择低性价比的非一流学科专业

一流学科大学的非一流学科专业往往性价比较低。考生在选择这些专业时,需要充分考虑其未来的就业前景和发展空间。

第十四,留意不提核心指标的学校

考生在填报志愿时,一定要留意那些不提一流学科、学科评估、就业质量报告等核心指标的学校。这些学校往往缺乏足够的实力和优势,无法为考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就业前景。

第十五,理性看待学校提往年分数线的做法

清北提往年分数线是因为其招生实力确实强大,而复交提分数线则可能是为了维持表面光鲜。一些实力远小于名气的学校提往年分数线可能是为了掩盖真实招生情况。

第十六,不要过分相信极端成功案例

个别学校出过敲钟几百亿的大佬并不意味着所有毕业生都能取得如此成就。考生应结合大多数毕业生的就业情况综合评估。

第十七,理性看待推免到清北人数

中国特别重视第一学历,研究生阶段要看院系。假如你本科已经上了前十名的大学,选择在优势系科做嫡系应该远比去清北做旁系强些。只有差校的学生才义无反顾的去考清北的研究生,因为在本校做嫡系也远不如去清北做旁系。

第十八,宁可浪费分数,不要浪费生命

志愿填报指导者不会负责你四年之后的事情,只让你和你的亲戚现在觉得划算即可。因此,眼光一定要放长远,充分结合个人的禀赋选择最合适的院校和专业,而非盲目地追求不浪费分数。

高考志愿填报是一个需要慎重对待的过程。考生需要充分了解自己的兴趣和特长,了解学校和专业的情况,遵循注意事项和原则,做出明智的选择。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人生规划和职业目标。同时,也提醒各位考生和家长,不要盲目追求所谓的名校效应或热门专业,而是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未来发展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校和专业。记住,宁可浪费分数,也不要浪费人生。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