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从古至今:男性身材审美标准的演变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从古至今:男性身材审美标准的演变

引用
搜狐
1.
https://www.sohu.com/a/822978868_688039

男性身材的审美标准是如何演变的?从古至今,从东方到西方,不同历史时期和文化背景下,人们对男性身材的审美标准有着怎样的差异?本文将带你一探究竟。

“薄肌”身材,最近已经悄然成为女性心目中男性完美身材的新标准。
从明星到网红再到普通人,都在追求薄肌,在社交平台上,薄肌也已经成为了当下最高级的社交标签。
大家为什么开始偏爱“薄肌”了?
“薄肌”成为完美身材新标准?
“薄肌”,顾名思义,指的是肌肉线条清晰但不夸张,体脂率适中,整体身材呈现出一种既健康又轻盈的美感。
明星们的薄肌身材,显瘦脱衣有肉又能彰显自律,收获了无数点赞与好评。
李东海
正在巡回演唱会的小沈阳,靠薄肌身材爆改“铁岭王嘉尔”,让不少网友惊呼:小沈阳这是转行做了爱豆?!

早已经转行谐星的沙溢,最近也靠肌肉颜值回春了。

在社交圈,“薄肌”也逐渐成为了硬通货。
擦边博主宽肩窄腰的薄肌身材,随随便便就能收获无数点赞。
而另一边,曾经备受推崇的健美先生的大块肌肉,如今却频频遭到嫌弃,被形容为“油腻”“像牛蛙”。
这是因为肌肉过大的男性身材,往往给人一种过于强大、具有压迫感的印象,让女性感到距离感,觉得难以接近或交流。
肌肉过小,则往往显得柔弱、缺乏力量感和性张力。
而薄肌身材则恰到好处地避免了这种情况,既展现了男性的力量感,同时又不失温柔与细腻,更容易让女性产生亲近感和交流欲望。
薄肌身材的流行,反映了现代女性对男性角色的新期待。
隐藏在薄肌背后的社交加分项,其实是精英感和自律的生活方式。
想拥有薄肌的好身材,就要进行长期的有氧和无氧联合训练,保持规律的健康饮食和睡眠习惯。
其背后代表了高度洁净健康的生活习惯、充沛的精力和自控力,以及相对可控的休闲时间。
回顾历史,男性身材的审美标准总是随着社会文化的发展而不断变化。
每一次变化都反应着对男性角色的新期待与审美诉求。
古代偏爱高个、细腰、短腿?
中国古代普遍认为,理想的男性身材应该是高大挺拔的。
早在先秦时期,《国风•齐风•猗嗟》就有“猗嗟昌兮,颀而长兮”的说法。
形容美男子时,对身高的描述往往也在容貌之前:“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这最初是出于社会生产力的需求。
人们需要依靠体力劳动来维持生计,身材高大、体格健壮的男性在劳动中更具优势,能够承担更多的工作任务。
在战争频繁的时代,军事力量是国家强弱的重要标志。
身材高大的男性在战场上更具威慑力,能够发挥更大的战斗力。
统治阶级的审美,也会引领一段时间的潮流。
先秦时期“楚王好细腰”的典故,其实是针对男性的。
《墨子》记载:“昔者楚灵王好士细腰,故灵王之臣皆以一饭为节,胁息然后带, 扶墙然后起。”
楚灵王希望大臣们腰越细越好,所以他们每天只吃一顿饭,每天穿衣服的时候,需要先屏住呼吸,拿腰带把自己扎得紧紧的, 再扶着墙站起来。

连环画《楚灵王》插图
传统东方审美注重内在的气质和修养,男性身材的审美标准往往与品德、学识和修养等内在品质紧密相连。
魏晋时期的美男名士追求清秀瘦削、修身细腰的“秀骨清像”形象。
这主要是因为这一时期佛道、玄学盛行。
这些思想普遍强调清心寡欲、养生长生,节食吃素是其中的重要实践方式。士大夫阶层追求瘦削的体态,将其视为精神炼化的象征。
同时,在那个动荡不安的时代,文人墨客们追求的是超脱世俗、飘逸不羁的生活态度,而瘦削的身材则被视为这种生活态度的外在表现。

风流名士的身材,也会引领一代潮流。
梁朝的美男沈约,以腰细闻名于世,被誉为“一时以风流见称,而肌腰清癯,时语沈郎腰瘦”。

古代对男性的身材审美,也具有很强的阶级属性。
在文官地位高、注重文化修养的朝代,清秀俊朗的男性外表就普遍更受欢迎。
比如宋朝,格外崇尚文质彬彬、风雅瘦削的男性身材。
在国力强盛、尚武的朝代,则更喜欢膀大腰圆、威武雄壮的男性。
比如唐朝,男子通常以刚健勇武为美,喜欢浓密的胡子和鬓角,无论文官还是武将都练习射箭、骑马、剑术和拳术,技艺高超者获得高度赞美。

在身材比例方面,古人也有独特的审美。
比如认为“长上短下”的比例特征是威仪的表现,腿短的人有王侯将相之风。
《三国志》记载孙权“长上短下,其难为下”,意思是孙权上半身比下半身长,很难屈居人下。
民间也有“上身长坐中堂,下身长走忙忙”的俗语,认为上身长是会稳坐中堂的富贵相,而腿长是劳碌命、四处奔忙的表现。
古代男性服装的腰线位置一直都是偏低的。

各朝代的人物雕塑类文物中,也都能明显看出“短腿”的造型风尚。
西方,肌肉和消瘦审美循环?
相较于传统的东方对男性身材的审美标准,现在我们对男性的身材审美似乎更偏向于西方。
古希腊古罗马时期格外崇尚肌肉线条美,喜欢标准的运动员身材。
定义这一时期审美趋势的,主要是古希腊的哲学家和艺术家们。
他们认为,完美的男性身材应该具备强健的体魄、清晰的肌肉线条以及协调的比例。

《掷铁饼者》
这种审美标准的产生,也与社会对体育运动的热爱密不可分。
体育运动被视为一种高尚的活动,能够培养人的勇气和毅力。
因此,拥有强健体魄和清晰肌肉线条的男性,自然成为了社会所推崇的榜样。

到了中世纪,大长腿的纤细美男最受欢迎。
这种审美标准的产生,与基督教的教义密切相关。
禁欲主义强调通过对肉体欲望的节制,包括对性的压抑,以实现道德自我完善。
在某种程度上说,“消瘦”的外表可以看作是对上帝虔诚、禁欲的象征。
因此,拥有纤细身材的男性,被视为更加接近上帝、更加具有男子气概的人。

到了16-18世纪,西方男性身材的审美标准再次发生变化。
这一时期的审美主体主要是宫廷和上层社会。
强健体魄和魁梧身材,更能够体现男性的力量和威严,被视为战斗力和领导力的象征。
男性服饰也大量使用填充物和绗缝工艺的服装,整体呈现倒三角形态,以突出男性的宽肩和健硕的上半身。
同时,科多佩斯装饰也被用来突出生殖器部位,进一步体现了对男性力量和阳刚之美的追求。

到了19世纪下半叶,西方男性身材的审美标准再次发生变化。
大肚子的富态形象和花花公子模样的消瘦帅哥都很受欢迎。

因为随着工业革命的推进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作为审美主体的中产阶级和新兴城市居民,开始追求更加舒适和享受的生活方式。
拥有富态身材的男性被视为更加成功和富有的人。
随着社交活动的增多和娱乐方式的多样化,花花公子也成了社会追捧的对象。

到了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随着第一批健美先生的出现,肌肉男再次引领了潮流。
随着大众媒体的普及、健身文化的兴起,人们开始注重身体健康和体型塑造。
因此,拥有肌肉线条清晰的男性身材成为了社会所推崇的榜样。

健美运动创始人尤金·山道
男性身材审美标准的演变是一个复杂而多变的过程。
它既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文化特征和审美观念,也体现了审美主体的思想转变和审美需求的多样化。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