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必背诗词品鉴攻略(附音频朗诵)
学生必背诗词品鉴攻略(附音频朗诵)
诗词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是中华文化跨越时空的精神宝藏,有着独特且重要的意义。它不仅体现了诗人对社会事物、人情哲理的深刻认识,更是中华民族极致凝练的智慧结晶。因此,学习古诗词不仅能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激发孩子的爱国热情,增长文化底蕴,提升文学素养。
同时古诗词还是语文必考的知识点,学生仔们无论身处小学,还是在初、高中,古诗词都需要去学习、去积累、去记忆。我们一起来鉴赏几首学生仔必学诗词吧!
《悯农二首·其二》
【唐代】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盛夏中午,烈日炎炎,农民还在劳作,汗珠滴入泥土。有谁想到,我们碗中的米饭,都是农民辛苦劳动得来的呀?
此诗描绘了在烈日当空的正午时分,农民在田里劳作的景象,生动表现了农民终年辛勤劳动的生活,表达了诗人对农民真挚的同情之心。
《早发白帝城》
【唐代】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清晨告别五彩云霞映照中的白帝城,千里之遥的江陵,一天就可以到达。两岸猿声还在耳边不停地回荡,轻快的小舟已驶过万重青山。
全诗把诗人遇赦后愉快的心情和江山的壮丽多姿、顺水行舟的流畅轻快融为一体,运用夸张和奇想,写得流丽飘逸,惊世骇俗,又不假雕琢,随心所欲,自然天成。明人杨慎赞曰:“惊风雨而泣鬼神矣。”
《凉州词二首·其一》
【唐代】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黄河好像从白云间奔流而来,玉门关孤独地耸峙在高山中。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杨柳曲》去埋怨春光迟迟不来呢,原来玉门关一带春风是吹不到的啊!
此诗以独特的视角,描绘了远眺黄河时的特殊感受,展现了边塞地区那壮阔、荒凉的景色。诗中流露出的情感悲壮而苍凉,同时又洋溢着一种慷慨激昂的气息。边塞严寒映衬征人无法回归故乡的深深哀怨,然而,这种哀怨并非消沉与沮丧,乃壮烈广阔之情。
《山行》
【唐代】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沿着弯弯曲曲的小路上山,在那生出白云的地方巨人还有几户人家。停下马车是因为喜爱深秋枫林的晚景,枫叶秋霜染过,艳比二月春花。
此诗描绘秋日山行所见的景色,展现出一幅动人的山林秋色图,山路、人家、白云、红叶,构成一幅和谐统一的画面,表现了作者的高怀逸兴和豪荡思致。
学习诗词能够提升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素养。诗词是汉语言文化的精华,其语言优美、精炼、富有感染力。通过学习诗词,孩子们可以学习到丰富的汉语词汇和修辞手法,从而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积累。